金良百荷图~积乡野风韵,汇彩墨风流

子钦

<p>  先生成长生活在有着“江北水城”之称的山东省聊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勤劳淳朴的聊城人,也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画家,李金良就是其中之一。</p><p> 先生以画荷见长,无论是长幅巨作还是小品均能游刃有余,潇洒自如。大画注意整体气局的把握,景与境的交汇融合,犹如优秀的电影镜头有机的衔接,让人醉心于其间,技法上,小写意与大写意相结合,大幅荷叶常用泼墨之法,墨韵生动,酣畅淋漓,对荷花的勾勒兼工带写,含苞待放的,花瓣微张的,完全盛开的……各具情态,自然鲜活。他在颜色上特别讲究,我认为最主要的突出一个“清”字。第一,“清”是荷花的品格,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第二,是调色上的层次感,讲究颜色上的过渡,这又是一个清,曰“清晰”。在长卷副式的点缀上,你会看到飞旋而下的翠鸟,早立荷尖的蜻蜓,轻吻荷瓣的蜜蜂,戏舞花间的蝴蝶,自由游弋的金鱼,游于水面的鸭鹅。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幅画,不如说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自然生活阅卷。另外,他的小品荷花往往小中见大,情由心生,韵从画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类似如此诗境的荷花图,在他的笔下皆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所以,我对李金良先生画荷的整体感受是:“依诗赋画画亦诗,依画赋诗诗亦画”。</p><p> 通过欣赏他大量的山水写生画稿,我们能感受画家浑厚的功力与执着精神。他多次去太行山,沂蒙山以及安徽等地写生,每次写生都有大量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山水画稿产生。他能从整体地布局把握住眼前景物的精神气韵,无论是山体的勾勒,还是山石的皴裂,陡峭的山壁,依山而傍的小别墅,贫劳人家残砖旧瓦的房屋,扎枝劲节的老树,都能形象传神地呈现给观众。</p><p> 绘画之余,金良先生也经常操刀治印,他创作的篆刻作品已有两千余方细细品来,无论是朱文印还是白文印,均严谨整饬,刀笔流畅。看到这些,我认为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凭着对绘画艺术的爱好,深刻的感悟能力以及他的艺术天分和执着的探索精神,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制作、文字:子钦)</p> <p>  一朵只如初见,一朵五百年擦肩,一朵幽冷的乡愁。娉婷的恍惚里,集结七月的青思。昨夜,透过诗歌,一抹虚幻和美丽,刺痛干枯的灵感。剪裁墨绿的布衣,成为今生的托趁和风景,依偎半面,我宁愿抱着你入睡。</p> <p>  尖尖休憩的蜻蜓,透明羽衣占据大片的福祉,与整个夏天对话。不离不弃的约定,凝视一枚童谣,匝紧抵死的爱情。一颗心托付给荷塘月色,耽往事呢喃。我是你乡下的妹子,无暇不渝的初恋和数不清的祷念,凝碧仙成。泅渡弱水,却越不过沧海,跌倒彼岸,羽化一只白蝶,飞进了庄周的梦。</p> <p>  静观以往,稚笑的唇瓣间,飞白一轴丹青。掠过雾幔,象水一样温柔,缱绻半帘羞怯。开残冷蕊,抹去伤悲,相思一地,消瘦了酸涩的华年。透明的胴体,被鲤儿游出的风仪刺青,洁乳嘬成寤寐的瓷瓶。汤沐波烟,乘乌篷船划向水一方的你,隔着因缘,与岁月对视。</p> <p>  夏日落幕,不枝不蔓的周敦颐,图画媚影。衣袂整修,罗袜驿动,所谓伊人的意象向我飘吹。宁静的秋波,以水的态度读你,梦幻如仙,大美如诗。弹拨中通外直的合弦,音符在你的发肩漫溢,以一种独特的袅娜,融于自然。在破败家园里,与你相拥,我将守望一生。</p> <p>  欣赏荷花,是一种享受。浸浴在荷花的海洋中,呼吸着扑鼻的芳香,是多么美好啊!我爱花,更爱荷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活泼艳丽,拥有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美!</p> <p>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那么亭亭玉立、秀姿天成,当然少不了荷叶的衬托。它们大如车轮,小如圆盘,虽然默默无闻,但也毫不逊色。荷叶上还托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微弱的光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有的又像顽皮的孩子,滚来滚去,甚至“扑通”一下跳进了水里。这时,我托起一片荷叶,贴在脸上滑滑的,好舒服啊!</p> <p>  大部分的花都开在春天,可荷花却偏偏在夏天绽放,显露出它那份独傲的气质,往烈日炎炎的夏季注入了一丝清新,更让汗流浃背的人们多了一份舒畅。远远地,我就闻到了阵阵清香,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往前走。哇,池塘里,满眼碧绿,上面还星星点点地散落着朵朵粉中带白的荷花,宛若天上的繁星,美极了!池中的荷花千姿百态:它们有的含苞欲放,犹如害羞的小仙子;有的才开了几瓣,像一把倒放的半开伞;还有的已经全部盛开了,如同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仰着头,沐浴着阳光的温暖。</p> <p>  荷花不奢求浓艳,不遗憾平凡。当生命火花最炽热时,它微微含笑,给蓝天的画卷上点金涂丹。它不强求浮华,却拥有新鲜活泼的美丽内质;它不强求辉煌,却拥有默守一枝的宁静;它虽然水中独立,但却不离群生长。当它枝头最后一瓣“云霞”飘落水面时,它也毫不忧伤,仍在寂静的湖面下留下沉甸甸的收获——藕节。</p> <p>  荷花柔得似棉,静得若水。但是烈日不能使其枯萎,风雨不能令它弯腰。它的根,紧扎地下;它的叶,相触水面。它是那么地依恋着水和泥土,以至到了秋天,一片片枯萎了的老叶还要落到水中,烂在泥里,为来年护花再尽最后一份力量。</p> <p>  走近观赏,只见红荷托露,晶莹欲落;白荷带雨,冰洁无瑕。盛开的,宁静安祥;带蕾的,娇羞欲语;还有那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圣洁得使人不能说,只怕言语不慎玷污了它。</p> <p>  如此凝神地赏荷花,是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远远望去,肥大的荷叶,绿汪汪一片,托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如绿纱托着红缎,漂浮在清澈平静的湖面上……</p> <p>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荷花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么美好的花,却不需要人们专门施肥、松土,没有一个花房或花坛能适合它生长。它的头上只有广阔的天空和淡淡的白云;它只是宁静、充实而顽强地生长着。它并不想取悦人类,但却给人们带来愉悦、欢欣和享受。荷花的确很美,它的风韵、雅致、飘逸、洒脱,令我心旷神怡,留恋忘返。但是,我心中在意的,却并不仅仅是它的美……</p> <p>  我爱荷花,爱它的柔美,更爱它的精神,它为骄阳似火的夏日增添了艳丽和生机。我双手抱着腿,坐在池塘边,陶醉在这仙境般的迷人景色中,久久不愿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