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江南古镇南浔地处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腹地,历史悠久,被誉为“江南古镇的封面”。</p> <p>1851年,南浔“辑里湖丝”在伦敦首届世博会上一举夺得金银大奖。俗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大贾巨富们,集中西方文化之精华,留下了中西合璧,领人叹为观止的豪门名宅,私家园林。</p> <p>凭借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南浔古镇已获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殊荣。</p> <p>欢歌起舞,迎接四方游客,“南浔四象”,隆重登场。</p> <p>张灯结彩,古色古香</p> <p>【小蓮莊】——江南私家园林的巨构。</p> <p>小蓮莊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始建于1885年。位于鹧鸪溪畔,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味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意境。</p> <p>经刘家四十年的精心经营,由其孙刘承干于1924年全面建成,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刘湖涵教育基金会史料馆。</p> <p>刘氏家谱</p> <p>荷花池🌸</p> <p>嘉业藏书楼因清朝傅仪皇帝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名。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孙子刘承干于1920年至1924年建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总体设计为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寓肃穆的书楼于优雅的园林之中。最盛时有藏书60万卷,约18万册,其中不少为海内外秘籍和珍本。</p> <p>走进古镇老街</p> <p>【江南第一宅】的张石铭旧宅(又称懿德堂),由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石铭所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整个大宅由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式建筑风格群组成,号称“江南第一巨宅”。</p> <p>【刘氏梯号】由刘镛第三子刘梯青所建。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个部分组成。</p> <p>【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融入欧洲罗马式风格。洋楼下还沉埋过一场不可忘怀的历史悲剧——清初第一文字狱“庄氏史案”。</p> <p>建筑风格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为主体,大宅高敞恢宏。</p> <p>【清醒书店】就设在大宅内。</p> <p>【“中华第一奇人”张静江故居】</p> <p>张静江故居又称“尊德堂”,由张静江之父张宝善所建。</p> <p>故居的整座建筑为典型的江南传统的豪门大宅风格,高大深渊,尤其是韵味独特的封火山墙,堪称江南一绝。</p> <p>【初见国父】张静江与孙中山。</p> <p>【百间楼】——“江南明清沿河民居建筑群”。</p> <p>“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连”。</p> <p>百间楼依河立楼,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与骑楼式长街相连。屋宇之间均有形式各异的封火山墙。</p> <p>河埠石阶,木柱廊檐,与映在河中的倒映,构成一幅江南水乡人家的画卷。</p> <p>骑楼串门,古朴雅致的百间楼凸显其本色。</p> <p>夜幕降临,温馨的灯光渐渐起亮,古镇更具风采。</p> <p>双桥之灯迷人,游船载着游人,悠哉悠哉。</p> <p>投影打在白墙上面——《南浔欢迎您》,体现了古镇人民的热情好客。</p> <p>流光溢彩,古镇更显得分外妖娆。</p> <p>河边砌墙上随着音乐🎶的跳动,不时地会出现“灯光秀”,引人注足。</p> <p>河边“灯光秀”。</p> <p>拱桥下的水帘幕上“水乡舞蹈秀”,更令人耳目一新,欣喜若狂。</p> <p>“水帘幕上的舞蹈秀”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