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的家乡在漓江的尾端,是“中国沙田柚之乡”,也盛产柿子,境内中低山、丘陵和岩溶一体,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地区之一</p> <p> 漓江起点从桂江源头的越城岭猫儿山,终点是我的家乡平乐的三江口,</p><p> 三江口是荔浦河、恭城河、漓江段的分界点,三河汇一后成为桂江,然后河流一路向东缓缓地从城边流向下游,经广运、梧州再进入广东西江流入大海,沿江河床多为水质卵石,泥沙量小,水质清澈,两岸多为岩溶地貌</p> <p> 河的两岸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树木生长茂盛,河道旁也很多碧绿的凤尾竹,随风摇曳,清澈的水面奇峰倒影,早上雾里又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沿江风光旖旎……</p><p> 令公庙,是平乐最著名、最雄伟的古迹之一</p> <p> 印山亭,县城西面马河的三江回合处的江中小岛上,印山亭似三条龙要抢的龙珠,平乐古景之一</p> <p> 印山亭日出</p> <p> 县城连接金子岭的观光桥</p> <p> 桥头有休闲广场、宾馆</p> <p> 金子岭上的观景阁,外观五层内登九层,在观景阁上远眺三江口、县城及附近的乡村一览无余</p> <p> 县城是一座古城,街道沿河建,以前靠河部份都是木头吊脚楼,楼四、五层不等,因为是木制楼房,还时常有火灾事故发生,现在基本改成水泥房,老街仍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由于河面窄,每年春季遇上大雨河水都水浸街,以前汽车和人过河都是摆渡,非常不方便,现有四座桥分别连接柳州、南州、阳朔普益……</p> <p> 观景桥</p> <p> 清晨,一艘小船划破平静的河面,徐徐的从恭城河驶入三江口</p> <p> 由于下游的大型水电站,大量的储水让河道水平面提升,水流平缓而水面宽阔</p> <p> 桂江第一湾</p> <p> 美丽的昭平湾</p> <p> “不是桂林,胜似桂林”,一片一片的山,山奇怪状,姿态万千,有的山体巨大,有的顶部尖细,有的像孔雀开屏,座座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p><p> 新村、后为小林村</p> <p> 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奇峰突兀,处处皆景,胜过十里画廊,大山脚下有我的家</p><p> 山脚下是翟家村</p> <p> 喀斯特地貌的岩峰一座连着一座,这里还盛产水稻、山下的田里不同的季节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芋头不比荔浦芋头差,茨菇煮肉是当地的一道美味</p><p> 田里大面积种植的芋头</p> <p> 青龙月亮山是桂林地区穿山中跨度最大、造型最秀美的一座穿山</p> <p> 月亮山横卧于一片稻田之中,山顶部有三个相连的小峰,形同笔架,当地人又叫“笔架山”</p> <p> 山中部呈镰刀型镂空,镂空部分几乎全山的三分之一大小。近看此山,似虹桥飞架,气势磅礴,远眺好像一轮硕大弯月在碧空中扶摇,又象是一个巨大的立体山字</p> <p> 雄狮回头</p> <p> 慕名而来</p> <p> 阳安是一个镇,镇中有座七十年代的礼堂,也是旧时当地的一所小学</p> <p> 镇旁有座山、山下有个村、村前的田里有座农业学大寨时修建的水漕,可惜年久失修,部分倒塌,只有五、六十年代年纪的人才能体会那时的生活,响应号召、兴修水利、抓革命、促生产、深挖洞、广集粮,社会主义农村一派繁忙景象,解决了生产生活水源,粮食生产丰收,彻底解决了温饱,那时的农村,从不锁门闭户,日出而作,落日而归</p><p> 如今的农村,虽然旧房不见,都成了二、三层高的水泥砖瓦房,青壮年都外出城市务工,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守着自己的家,但再也回不到曾经生产队集体生活、一起干活,有基干民兵、青年突击队的日子了……</p> <p> 第一次到平口水库,这个小时候就听说过的水库,是桂林地区第二大、平乐最大的一座水库</p> <p> 1958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修水利,经过勘察评估,在阳安平口村的一处天然的山塘湖泊筑坝建水库,县里组织各地的青壮劳力,历经5年的艰苦劳作,终于修筑成水库,水库建成蓄水后,解决了周边几个乡镇十多万人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实现了千百年来先人所祈求和期盼的梦想</p> <p> 水库水浅浅的绿色,透明清澈,当微风拂过水面时,整个湖面呈亮晶晶的鱼鳞片状,当水现平静时,湖面变成一面大镜子,将周边美丽的山、岭倒映于湖中,形成一幅天地巨画,湖中有一座绿色的小岛,岛上林木郁郁葱葱,水库的周围是优美的山林,建有休闲林间小路、小屋、小草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p> <p> 休闲凉亭</p> <p> 水库旁最高的主峰海拔834米,古称“诞山”,相传古时有谭氏二仙女在此得道,民间又称其为“圣山”,圣山山势雄浑险峻,山里古树苍苍,藤缦缠绕,怪石嶙峋,泉水甘甜,四时云雾笼罩,即便是盛夏,朝为艳阳高照,暮亦甘露飘洒,自古以来,山上有“仙岩灵雨”之传说,是平乐一座圣洁的仙山,古代“平乐八景”之一</p> <p> 相传,圣山上谭氏二女,在山上学了黄道之术后,能够呼风唤雨,有一年此地大旱,眼看就要颗粒无收,于是二女下山,见到一老翁,与老翁说,你只要施舍些谷米给我们,天就会下雨,这老翁心地善良,虽然心里将信将疑,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向二女施舍了谷米,也就在二女刚刚离开不久,突然一阵骤雨从天而降,那雨水有如一串串珍珠般洒在稻田里,洒在古老民居的瓦屋顶上,洒在了勤劳淳朴的农民心中……</p> <p> 千年传说,有仙则名,灌木葱葱,山花簇簇,圣山初夏,引人入胜</p> <p> 沿途大片松木,有的已一人难以合抱,山下村民仍然有采集松油之习惯</p> <p> 登山道高低不平,林木葱郁,沿途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竹子林,树中间偶而夹杂的枫树,点缀着红红的星星点点,景色非常的迷人</p> <p> 这块四方石,叫二仙姑棋盘,传说是二仙闲时下棋的地方,来一盘……</p> <p> 半山腰处的观景亭</p> <p> 徐徐微风拂面</p> <p> 登高圣山,俯看山脚,十里八乡美景,尽收眼底</p> <p> 不同的高度、不一样的风景</p> <p> 穿竹林、攀悬崖、过岩石、</p> <p> 接近山顶的二仙岩有一座庙,据说很灵验,每当初一或者十五,都会有不少的诚男信女翻山越岭到那里祭祀,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信众前来祈愿</p> <p> 夏天,不会吧,时而阳光灿烂,云朵如絮,一会大雨降临</p> <p> 平乐土特产多,著名的有柿子,在平乐柿子是部分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二塘镇是全国最大的柿饼购销集散地,每年交易量都有3万吨左右,百分之七十产品是销往日本、韩国、澳洲和加拿大,在深圳的各大超市、小店均有注明产地平乐的柿饼,柿饼既可食用也有药用,浑身是宝</p><p> 平乐沙田柚是县农业局从1980年起发动科技人员在全县寻找高产优质的沙田柚,不仅果大、味甜,而且固形物含量高</p> <p> 平乐石崖茶是生长在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绝壁上的茶,古时驯猴采摘,民间又称为“猴摘茶”, 茶色碧绿,馨香爽口,含茶碱量低,品后回味无穷,不影响睡眠,长期早晚饮用,还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日、消炎润肺,养颇、降血压.减少脂肪、防癌等作用,对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p> <p> 茨菇是平乐县的传统产品之一,茨菇是广西餐桌上较为常见的食物,在冬天里才能吃到,其磷元素也高过众多的蔬菜,常吃有助于帮助人体消化,用茨菇配以冬笋、腊肉一起炒着吃,那真的是绝配;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p> <p> 欢迎你来平乐看看,不仅风景秀丽,土特产多,饮食更特别:早上街边一碗桂林米粉,中午尝一尝平乐十八酿,晚上再吃几块同安扣肉,说到扣肉,想必大家都未见过吃过,瑶山里的“竹鼠扣肉”,绝对没吃过,再清蒸桂江鱼,倒上二两“三花酒”再来几瓶冰镇漓泉啤酒;霄夜再到滨江边上,一锅油茶,再来几样耙耙,三五知己,天南海北的海侃,人生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