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家河,(西延铁路记忆)

北方白杨

<p>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简称《五七指示》)。</p><p>在这个指示中,毛主席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毛主席在指示中还指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p><p>我们学校为贯彻“五七”指示,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工,学农,学军。</p><p>1974年初冬,那年我14岁正上初二。学校组织我们这级同学去西延铁路建设工地去学医。我同刘、姬两位同学分到了铁一局四处的一个施工点的医务室里学习。</p><p>我们去的这个工点紧邻北洛河,在白水县史官镇境内,一个叫狄家河的地方,距仓颉庙约14公里。当时我们乘坐一辆老解放汽车从西安经过经临潼、阎良、富平、蒲城、向白水进发。车行驶在八百里秦川,平平坦坦,绿色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过了蒲城县城越往北就到了丘陵山区,这里有个五龙山,简称龙山,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因山形蜿若游龙而得名,在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东苇村,因秦大将白起曾驻军于此,又名白堂山。山为丘陵地貌。山南多石,山北较为平缓,果林密布。车接近白水县,这里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广人稀,山梁凸岇比较荒凉,偶尔看到几处窑洞,或依坡而建的村舍。这时节,公路旁的杨树已经凋谢零落,汽车过后一地树叶随车飞起。我们对着大山呼喊,喊声在山谷中共振回荡。</p><p><br></p> <p>车进入白水地界后,汽车沿着河谷穿行,给我的感觉象掉进了几十米深的大沟里,后来知道,白水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由于洛河及白水河各支对塬的切割,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山少沟多。据老师讲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西端最高海拔约150O多米,东南洛河边最低约450米。所以感觉汽车是在大沟底行进。塬变成了山,石崖陡峭,形态怪异,有的象人非人,而有的象虎非虎,面目狰狞,阴雲映衬着这里的环境的确有些恐怖。</p> <p>终于到了狄家河,这里不是山川就是塬峁,工地基地建在土塬的坡下边一块空地处,西北面都是几十米深的大沟,沟底就是北洛河(洛水)。东面是塬,南面是峁顶。这里是狄家河村的地界,但离村很远。这里除了工程队的十几顶帐篷,和一处棘耙工棚外,四周是荒无人烟。</p><p>队领导和医务室的同志们忙着卸行李,李大夫把我们领到了早已准备好的帐篷里。</p><p>帐篷里还生着炉子,掀开门帘,热气扑面而来,让我们感到特别的温暖。初冬的荒塬上不背风,晚上还是很冷,早上起来去厕所,小路上的灌木和枯草被雾凝聚成了冰霜,打湿了脚面,寒气透过裤角凉到了腿上。河的两岸浓雾弥漫,看不到对岸,几十米深沟被大雾笼罩深不见底。慢慢地太阳的光芒漫过东边的塬上,浓雾才渐渐地散去。当阳光照在灌木上时,冰霜都化做了水珠,侧眼望去是五光十色,玲珑剔透。</p><p>李大夫给我们讲基本的卫生知识。我们沒有书,全凭李大夫口头传授。怎样洗针管消毒,给病人打针,打什么部位,消毒要从里向外,打针要“两快一慢",减少病人的疼痛。</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我记得第一次给一个神经衰弱的病人打针,这人很瘦,见是学生给打针,表情上显得很紧张,但是嘴里却说着“打吧没事”,其实我心里也没底,第一次给人打针,也怕打不好,越怕越出错,一针扎下去只扎破了皮,流血了,我看了一眼病人,只见他咧了咧嘴,没有吭声,大夫鼓励我说针要垂直用点劲,没想到这次整个针头都扎到肉里。同学们笑话我,尤其是姬同学,笑也不是好笑,刘同学到罢了,因为眼小,你也看不出他的表情,只看着他摇头晃脑。我只觉得对不起病人,可是轮到了我们的姬同学了,沉着冷静,脸上没有表情,一看就胸有成竹,一针下去,针头却弯成了90度。</span></p><p>除了学习有时也要参加工程队组织的各种劳动,比如卸车,帮厨等。星期天给我们放假一天。我们也常跟着工人们去河边去玩,初冬,洛河水量很小,河床大多裸露着,有爱钓鱼的职工,在河边一待就一天。我们看到河岸山体被河水冲刷了空洞,空洞有很多吸水石,做假山或鱼缸里都用这种石头,想搬块拿回去,怎奈力气小搬不动。一同去的老工人嘱咐我们不要走远,这里有狼。</p><p>我们有时也跟饮事班的去赶集去史官镇,我们走的是近路我们过了两个山梁,爬过一道沟才到了公路边,去的时侯不觉得,回来时有些走不动了。我很佩服炊事班的炊事员,没有车,背个竹背篓背着小半扇猪肉,足有七八拾斤,翻山越岭走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工程队没有专供生活用的汽车,除了拉粮食集中几个点用一次大卡车,剩下自己解决。</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初冬的狄家河,土塬没有了生机,枯萎的草使塬变得光秃,山坡上有时有农民放羊,经常有放羊的来到驻地附近,他们穿着传统黑色的粗布的棉衣,带着当地重重乡音夾着皮鞭和我们攀谈,他们既带有关中口音还有着陕北的声调,我问他一只羊能卖多少钱,他说:小点的七、八块一只,大的十一丶二块一只,当时真的很便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晚上狼在河对岸嚎叫,一直叫到临晨。我们几个同学在一顶帐篷里,出去解小便,都要相约。我们同在一起的同学性格不太一样,刘同学较胖,鼻梁根部平坦些,眼晴一条缝,爱说笑,本来眼晴就小,一笑缝成了一条线。姬同学文一些,不爱说话,惹急了,脸耳红成一片,但也蔫坏,刘爱睡觉,睡起来没完,他就用草毛毛扫他耳朵,刘翻身还睡,后来给他鼻根处滴水,你别说,还真能存住。我喜欢吹笛子,《牧民新歌》《扬鞭摧马运粮忙》吹的有模有样,在荒原上吹笛子人和自然浑然一体,自然飘逸,有古韵之风。刘同学从这里开始跟我学吹笛子,从基础音开始,他很有灵气,不到半个月就会吹歌曲。同学在一起的日子,除了学习和工作就是玩,游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p> <p>我们年龄小,光知道这里是修的西安到延安的铁路。那时工地也没有现在的企业形象策划让人一目了然。只是听李医生讲西延铁路为国家南北干线西包铁路的一部分,由西安东临潼新丰镇编组站出线,横跨渭河进入蒲城县坡底,沿洛河峡谷北上至延安。我们来到这里己经开工一年多了。据说是1973年1月8日就开工了,沿线由铁一局3万多现场施工。</p><p>我们在狄家河学习了两个多月,又回到学校学习文化课,后来听大人们讲1975年1月,新坡段建成通车,开办临管由铁一局新运处承担临管运输。</p><p>我们高中毕业后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下乡蒲城。因为我们是一局的子弟大部分又回到了铁一局工作。</p><p>我是1982年参加铁路工作。分配到了铁一局。那时西延铁路在198O年就己下马,主要是没钱,国家调整计划,压缩建设规模,西延铁路全线停建。1985年1月,国家计委批准坡秦段(坡底到秦家川)93.5公里恢复施工。1986年7月,坡秦段完成铺轨。9月22日首列运煤专列试运行开出秦家川车站,开创了延安煤炭铁路外运的历史。</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1986年,铁路修到秦家川,我去那里出差,那时未通火车,搭承运送路料的工程火车到了狄家河。一条单线铁路沟通了山川梁峁,由于是单线,桥上的护栏还没有安装好,桥面显得很窄,桥墩又很高,我站在桥上,看着那一道道山梁那一条条沟,不禁想起了陕北民歌,对着那圪梁梁吼上几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这里我曾经待过地方,那河那沟依然是原来的样子,我没来的急多转,为赶时间去下一站施工点,坐上了工程队的小爬虫。何物,矿山车的轮子加一小型柴油机,用链轮传动,轮子用支架和轴承固定,支架上焊一块长约三米五宽约两米五的钢板,是工程队运铁路料用车,四周没有护栏。速度很快,能达到每小时六七十公里的速度,在荒道上飞驰起来,耳边生风,惊心动魄,小爬虫在铁道上飞驰,几十米高的桥上没有护栏,眨眼之间小爬虫就到大桥上,我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上,要知道一个小的颠簸很可能飞出路基,跌落山崖落入谷底。返回时我宁可绕行,也不在坐这小爬虫,这哪是虫呀!分明是猛兽。</span></p> <p>1987年,西延线秦延段再次提上日程。施工仍然由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承担。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对这条铁路也特别关心重视。铁一局局长董峰贵是延安桥沟小王庄人,他对复工积极性更高。铁道部及时下达了开工命令,铁一局立即调整队伍,垫资进场施工。</p><p>1991年12月15日,秦延段胜利铺轨到延安南站,20日,延安南客站竣工。26日下午2时,西延铁路铺轨到延安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当时下着小雪,延安万人空巷,车站人山人海。铁道部部长李森茂、副部长孙永福,省委书记张勃兴、省长白清才、省政协主席周雅光等领导出席典礼。部省领导和延安地委书记遆靠山、行署专员贾治邦共同为最后一节钢轨拧紧了螺栓。火车的汽笛声鸣响延安上空,鞭炮声、鼓乐声、欢呼声汇成欢乐的海洋。</p><p>1992年7月1日,铁一局新线运输处开通了货运业务,8月1日,客运列车正式开通。</p> <p>当时狄家河站是个五等小站,位于白水县史官镇狄家河村。这里每天通过32对货车和一对“小慢车”,车站12名职工主要负责运休、换挂和会让车。车站虽小,却是狄家河村民出行唯一通道,也是澄城、黄龙,白水北部唯一有客运列车停靠的车站。</p><p><br></p> <p>西延铁路从修建到运营己经过去了几十年,经过多次的改造升级,已今非昔比,开通了多列动车去延安。西延高铁正在建设之中。老西延铁路历史意义重大,它的修通结束了革命老区延安不通火车的历史,完成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的夙愿。他给我的印象是那样深刻,时常让我想起,狄家河我少年时代待过的地方,我终生难忘的山沟沟圪梁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