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乒乓球

了了

<p><br></p><p> 我打乒乓球始于小时候上初中,那时学校只有一个水泥案板,学校小,打的人也少,就拿两个光板在那当当的戳几下。</p><p> 后来上了中专,学校有乒乓球室,玩的时间也多。学校有个教职工袁斌,球打的好,市里得过奖,和我关系比较好,偶尔和我打一两板;我的班主任刘大为老师,球打的也不错,教我最多,有时竟然不让我去上课,在那打球。我的乒乓球应当说是那时候接触的。三年下来,打的一般般,所以在毕业的前晚袁斌和我聊天时说:可惜我这身乒乓球没有教给你。</p><p> 毕业到了工作岗位,上班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去市里宏源商场为单位买了一个乒乓球案,价格是500元。那时单位打乒乓球的人少,初中学校的赵光连经常来打,高中部的王龙来打过几回,隔壁粮站的杨健来打过几回,没想过什么技术提高,就是消磨时间打打玩。</p><p> 2000年进城,打篮球多些,几乎不碰乓乓球了。后来家里盖房子,刚好有几块银行退下来的防弹玻璃,尺寸与球案接近,就在院子里支了个球台,每每空闲里,教媳妇和儿子打球。没过多久,县教体局办了个全县教职工乒乓球赛,媳妇报名参加,没想到竟一路过关斩将,拿了个全县第一。</p><p> 后来,媳妇去市里参加比赛,碰到高手了,屡屡吃发球,首轮游,回来发狠,要练球。于是我在网上买了发球机和球案,在工厂整理个球室出来,板板正正的,她也就当时热乎劲一下,没打三回球,就挂拍生娃了。那球室也就在那闲着几年,我也只是偶尔去打一下发球机。 </p><p> 我打乒乓球的兴趣真正的源于一个“饭前打两板”游戏,几个同学聚餐,如果离开饭尚早,就打两板,那会时飞觉得自已球打的不错,挑战曹鑫,没想到曹鑫是个狠角,王飞不服,冲上前去,接着一个个摩拳擦掌,大家兴趣盎然热火朝天的,感觉很好,便约下了天天来打两板。</p><p> 我乒乓球的提高,必须感谢曹鑫。自从那晚打两板之后,他是天天必到,把大家都带动起来了,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学习。听曹鑫媳妇说曹鑫开车等红绿灯就那一小会,也要揣摩动作在那挥手臂,晚上看乒乓球视频看到深更半夜。我也是从那时起知道什么是直板横打、扭拉等。最主要的是大家在一起谁也不服谁,争强好胜,都想把对方干倒,所以打的特别上劲,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唉,上学时如果有打球这劲头学习多好!</p><p> 后来,来打球的人多了,任磊弧圈球拉的那是相当的厉害,按他自已的话来说“只见一道白光”,并且球发的是滋滋的转,什么逆旋转什么的,那时候心想如果有一天我能打到这水平多好。季岩有个同事刘阿四,球杀的是啪啪的啊,一局下来我也就只能得个一分两分的。</p><p> 我的朋友王龙是打长胶的,号称泗县长胶第一人,看我和他们打球,指出我的缺点吃发球,旋转球十个九吃,“那咋整?”“换长胶!”。从此,吃了他的药,走上了打长胶之路。</p><p> 长胶,别人不适应,自已也不好掌握。为了找到适合自已的家伙,我换子好几块底板,胶皮换一大摞。没有人陪练就打发球机,一段时间下来,有点感觉了。有回去学校和几个老师打,那平时我都不感抬头看的人物竟被我打的措手不及,感觉心里美美哒,愈加喜欢长胶打球了。</p><p> 每每在外赢了球回家眉飞色舞的给媳妇说叕谁说我厉害了的时候,总是受到媳妇的笑批:你不就是靠长胶赢人的么。嘻,这是她的观点,何尝不是很多的人想法呢。我公开给自已的总结也是:99%的胶皮加上1%的汗水,我的技术是一片空白。</p><p> 后来,球室另有他用,大家也各自有了自己新的追求。都在进步,都在提高。</p><p> 我现在和王龙几个人在工商局打球,以锻炼为目的(你信么?),李健,长胶,教体局上届冠军,现在一天到晚在那蹶腚练拉球,人称李大侠,别人球打丢了啥的他在那点评:抬肘了、太随意了、蹶腚了等等满嘴跑火车;王龙,泗县长胶第一人,我们称他为王教练,有自己的绝活,不拉弧圈,就是猛打;崔会松,弹板一绝,防守的好,无论远近弹笑自如,江湖人称崔一弹;李彥鹏,三中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打长胶如探囊取物尔,特别是和我打,指哪打哪,游刃有余,有时还一边打一边问:这局你可想赢?我豆想一脚把他从五楼踢下去,大家亲切的称呼他鹏鹏;杨健,偶尔来打打,球风犀利,干脆利落,常常是一板下去口中喝道:”再见!”,打球时爱说话嘴不闲着,人送外号:杨不闲。我在这里,属于水平最臭的一位,常常以能赢他们一球两球为快乐。</p><p><br></p><p> 乒球快乐,快乐乒球,能有项运动,把大家聚在一起,打打球,聊聊天,偶尔再喝个小酒,不亦乐乎。</p><p> 孙权</p><p> 2020.9.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