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资格踢鲁迅吗?

河东散人

<h3> <font color="#167efb"> 近日浏览网上的文字,拜读了一篇《鲁迅的文章为何被踢出中学语文教材》。文章署名“周老师说历史”。<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周老师认为鲁迅被踢的原因有四条:一、鲁迅的文章过时了;二、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三、给其他文学作品挪点位置;四、不利于青少年的三观培养。<br> 鲁迅也曾是一位“周老师”,我们还是先来拜读一下“周老师“的遗言:<br> 1.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br> 2.赶快收殓、埋掉,拉倒。<br>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br> 4.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br>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br>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br>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font></h3> <font color="#167efb"> 鲁迅的短短七条遗言,第一至三条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实在“人。他从不刻意做到”伟光正“。比如丧事收钱,他允许收朋友的钱。<br> 我倒是觉得,说历史的“周老师“,应该多读读第四条遗言。鲁迅既然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当然不在乎”身后“名。该忘掉的时候,理应忘掉。他或许也不想让自己的文章出现在语文教材中。<br></font><div><font color="#167efb"> 说历史的周老师,应该清楚文学的历史。所谓“文以载道“,文字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让很多人担心:因为一旦愚民们觉醒了,就很难再愚弄了。所以,才有了焚书、文字狱、封杀、敏感词。文字的使命,不光是传递”正能量“,还有揭露黑暗、痛击时弊。以前,有好多诗文传递的就不是什么正能量。《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长恨歌》,其中《长恨歌》最为放肆,竟敢拿帝王的风流韵事来爆料!很多诗文,虽然不如鲁迅的文字”凶猛“,但也有”刺“。<br> 周老师认为,现在四海升平,鲁迅的文章已经过时了。似乎没有什么“时弊”了,似乎到处充满正能量了。小周老师给“大”周老师按的罪名是------“不利于青少年三观培养”。</font><br><h1> <b><font color="#ed2308"> 我去!</font></b></h1> <font color="#167efb"> 这完全是圣教士的口吻啊!<br> 难道读了鲁迅的文章,青少年会吸毒、会自杀、会信仰虚无会道德滑坡?</font><br></div> <h1> <font color="#167efb"> 鲁迅从执笔开始,便活在骂声中。林语堂骂、梁实秋骂、胡适骂、郭沫若骂,还有一部分人不具备“骂战”的资格,就变骂为“怕”。怕被鲁迅榨出皮袍下的“小”字来,怕揭露出人性的丑恶。<br> 鲁迅的文字,是一面照妖镜,令很多小鬼恐惧。建国后,曾经有个人就恶狠狠的说:“鲁迅先生如果还想写文章,只能在监狱里写!”。幸亏,先生去世的早。否则,他是何等的失望啊!<br> 这世上不仅需要喜鹊,也需要乌鸦。如果灭绝了乌鸦,就会打破生态平衡。<br> 吴亦凡进了语文教材,鲁迅被踢出去了。麦克风代替了匕首,浮浅代替了深沉。<br> 无所谓,我的枕旁有一本《鲁迅全集》,看了三十年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他们或许上初中时看不懂鲁迅,但此后余生便离不开鲁迅了。鲁迅在不在语文教材里不重要,他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文人的血液。即使中考高考作文不再以议论文为主,即使当下不再喜欢有“刺”的文字,杂文也不会绝种。<br> 鲁迅的对手们,如胡适,曾经在台湾收藏鲁迅的作品。而我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不喜欢甚至踢他。仿佛只要举起</font><font color="#ed2308">正能量的“圣火令”</font><font color="#167efb">,就能一统江湖!</font><br>--<font color="#167efb">---说历史的周老师,你有资格踢鲁迅吗?!</font><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