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个人、家庭,乃至一个国家、民族生命的根本保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p> <p>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为践行习爷爷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指示精神,普及餐桌文明知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乌市99小三一班在班主任苏老师带领下召开了“文明餐桌,勤俭节约”线上主题班会。</p> <p>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习爷爷的谆谆教导饱含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注。</p> <p> 勤俭可以塑造人,素质可以成就人。通过今天主题班会的学习,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 <p> 据估算一粒米从种子到餐桌,需要经过3072个小时。农民伯伯辛勤播下每一粒粮食,精心浇灌培育,经过很多工序才有了我们餐桌上的美食。因为来之不易,所以要倍加珍惜。勤俭节约,爱粮节粮,是对粮食的敬畏,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p> <p>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人类历史上,天灾人祸导致饥荒,奢靡浪费导致社会动荡也屡见不鲜。居安思危,我们更要秉承老一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p> <p> 因为有了革命前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安心地吃着美味佳肴。但即便是在今天,还是有许多人在忍饥挨饿、食不裹腹。</p> <p> 看到老师发的一张张穷苦孩子的生活,我颇为震惊;看到那一个个骨瘦如柴,营养不良的非洲儿童,我不寒而栗。</p> <p> 面对这样的饥荒问题,我们力不从心,但总可以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每人每天节省一口粮食,积少成多,就可以减少几个挨饿的儿童;我们全民厉行节俭之风,或许就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倒掉的不是剩饭,是血汗!</p> <p>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美德,是品质!浪费是恶习,是犯罪!</p> <p> 我们要从小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生活中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爱惜粮食、节约用餐、不剩饭剩菜,做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p> <p> 餐桌小习惯,社会大文明。让我们告别旧陋习,涵养新风尚。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坚守粮心、光盘行动的校园之星,在校园、家庭掀起一股新食尚、新风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