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温泉小镇的欢乐之行

Tianying

<p>8月27日吃完中餐离开云舍前往石阡温泉小镇,早听说石阡的温泉不错,一直就没机会体验,今天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心情有点小激动,期待期待再期待。😀😀😃</p> <p>御汤生温泉小镇栖息在石阡佛顶山脚下,这里是都市忙碌者的休闲港湾,退休老人的夕阳乐园。这里不负度假养生的盛名,开创了独一无二的温泉理疗法。以无心汤院、寻川汤隐为主,以良好的山地森林为景观背景的森林之汤。在一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温泉养生意境中,沐浴汤池,和风做伴,与泉为友。</p> <p>温泉小镇以石阡温泉资源为基础,以丰富而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为支撑,以温泉乐养理念为指导,打造成以温泉三养为核心,集观光旅游、度假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运动康体、养老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特色温泉小镇。</p> <p>这里共计40余个不同种类的森林温泉泡池,借助日本“秘汤”概念,以良好的山地森林环境、清新的空气和安静的山地空间为依托,按照国家五星级温泉标准建造,以梵净山深厚的佛禅文化为主题,植入石阡独特的长寿文化,以温泉保养和佛禅养心养性为核心功能,面向喜欢参禅悟道,追求心灵清净的幽雅之士而打造的佛禅主题森林之汤。泡池一泉一景,回归自然,具有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温泉养生意境。</p> <p>这里以自然环境为主,但人文景观也非常有特色,原生态的古朴装饰伴您与大自然零距离亲近;庭院中的绿树与鲜花簇拥,醉人迷香。白天清风和煦,夜晚星月明照,凭栏临风或床头小憩,郁郁青山与悠悠碧水尽收眼底。</p> <p>石阡温泉小镇水乐园总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园内建设有12个水上娱乐设备,其中最大项目-海啸池/海浪池-面积为10000余平方米,浪头最高可达5米,可同时容纳5000人游玩;迷城水寨共计30余条滑道,可同时容纳2000人游玩;园区内最高项目-高速飓风滑道-高度为28米,滑道最大下滑角72度,5秒可滑行到终点。</p> <p>御汤生温泉酒店内的游泳池,我们住的房间正好对着它,在泡汤池之前当然要感受一下这里的百米冲刺!😀😀</p> <p>看看我们的滕姐姐有点游泳健将的风范吧!😃😃</p> <p>虽然不会游,但是姿态要到位!🤣🤣🤣🤣</p> <p>我们瑛子姐姐就不用说啦,水中的美人鱼🧜‍♀️</p> <p>此次之行的唯一男同胞兼驾驶员,在水里特别灵活,像只可爱的海豚😄😄😄</p> <p>游泳池里几个来回已经近下午六点,因为晚上还要正式泡汤浴,不得不离开。走出游泳池大门,夕阳刚刚写照在镂空设计的长廊上,阳光透过长廊普射在地面上,地面上的倒影加上丽人三人行,形成一幅绝妙的水墨画!😀😀😀</p> <p>晚上,吃过晚饭再次换上了泳衣,一路直奔水乐园的夜场温泉区。穿过大厅和走廊,就踏上了一条水泥小道,暖黄色的路灯映照在漂流的水道上,变成粼粼波光,延伸到夜场温泉的入口——汤街。温泉休息区采用简约装修风格,精致的彩色灯笼,还有多样的小吃饮品,构成进入露天温泉的通道。泡累了在这里小憩片刻,寻一些小食补充能量,也真真是极好的。</p> <p>也许是下午游泳池还没过足瘾,我们“张爷爷”居然在温泉小镇门前即兴表演游泳姿势,有几分酒意的我疯疯癫癫的配上了歪歪倒倒的解说!🤣🤣🤣</p> <p>静谧仙境山野温泉</p> <p>进入夜幕下的山野温泉,光源就是来自路边暖黄色的小灯,向山里望去,星星点点,似是误入了银河。初秋的风不再黏腻,带着凉意扑面而来。</p> <p>顺着石阶,寻一处位于山林溪谷里中意的泡池,仿佛在找寻藏匿于深林中的宝藏,在某一个转角就能发现惊喜。据说大小共计50余个泡池,所有秘汤的设计与风格,遵循着生态、原汤、静谧、天人合一、秘密、禅境的宗旨。</p> <p>按照温度,功效,种类的不同,每个泡池都有它自己的名字。找到人少的池子赶紧占为各自的领地,逐渐适应之后慢慢没入水中。放空自己,抬眼入目皆是草木,夜晚的空气格外清新,星空,虫鸣,安静的融于天地之间。奔波的劳累不知不觉已经消散在清澈的泉水中。</p> <p>老妈妈泡温泉性质很高😃😃😃</p> <p>“张爷爷”泡汤池的激情万丈扬起了水花四射!</p> <p>哈哈😄</p> <p>汤池丽人合影</p> <p>待到满头大汗的时候,心满意足的爬起来,喝了一杯温水准备回去睡觉。在温泉旁边都配有饮水机,以防体验温泉期间会出现脱水的状况。只是不舍离开如此梦幻之地,慢慢沿着石板路前行,顺便散散身上的热气,沿路回去的时候游客已经很少了,在城里几乎听不见的,虫鸣协奏曲此起彼伏,真正感受到自己身处于自然之中,天地之下,心里一片清明。</p> <p>8月28号清晨吃完早餐,大家商量还是去石阡赶集,因为这里有些农作物还是不错的。找到农贸市场我又有了新的收获,一栋古建筑正好矗立在市场西角吸引了我的眼球!🤣🤣🤣</p> <p>石阡禹王宫又称湖广会馆。位于今汤山镇长征路北端,坐北面南,与万寿宫并列。明万历十五年(1588年),知府林大经始建,称“水府阁”。淸顺治十四(1657年)毁。康熙五十 五年(1716年),知府黄良佐重建,占地1300平方米。宫宇四面为砖砌高墙、顶部花砖镶 边,四角鳌屋高起。南墙正中辟牌楼式山门,额塑“禹王宮”三个大字。宮内建筑分戏楼、 正殿、后殿三重,前后有二石院,院左右建有钟鼓楼。解放后,禹王宫改作粮食仓库。</p> <p>禹王宫民国初期发展成为闹市,当时的下司两边的街道就像这样林立着商铺,每逢赶集,街道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来自全国各地满街琳琅满目货物在此交换,饭铺、火铺、商号可谓是通宵达旦、彻夜不歇、灯火通明。</p> <p>戏台</p> <p>你能猜猜我哪合影——这么精致的粮仓</p> <p>这个动作估计是“张爷爷”传授的😂😂😂</p> <p>要说贵州老乡们真热情,看看妈妈姐姐们农贸市场赶集结束,居然坐在别人非遗博物馆前总结赶集的收获!🤣🤣🤣</p> <p>一个旅程的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大家彼此都很开心,满满的美好回忆已经留存,期待下次新的起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