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树祭苏堤~杭州游之三

深圳小白

<p>  苏堤,也称苏公堤,因南宋临安太守苏东坡组织修堤成型而得名。经过900多年的多次修缮, 这条长约2800米的苏堤已成为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由此可见,苏堤,不是天然形成的堤坝,而是两千年历代人民逐步治理,尤其是苏东坡规划并组织修建的一条人工堤。</span></p><p> 西湖为什么这样美丽?它不是黄山,它不是张家界,它不是长白山天池,这些都是天造地设的美景,西湖不是,它是华夏文明的结晶。</p><p> 公元7世纪,隋炀帝挖运河的时候把杭州作为一个运河的终点,用堤坝把湖和海隔开来。钱塘,就是当时的一个堤坝,接下来用运河的水来冲入西湖,让它变淡,越来越淡,做了6个井,通向人口聚居的6个方向。</p> <p>  按照史料的记载,“开凿六井”是唐代宗时期杭州刺史李泌的业绩。六口水井说是水井,实际上却是水池,池中的水道又径与西湖相通。自六井开凿以后,杭州人口慢慢聚集,才在真正意义的杭州城。</p> <p>从北山街走过去,最先进入眼帘的是杭州著名餐馆~楼外楼。</p><p>杭州楼外楼菜馆有160年历史,主营杭州菜,最著名的当属“西湖醋鱼”,2斤左右的西湖鲤鱼🐟,端上桌时,还可以跳动几下,大师傅的功夫可谓高超!</p> <p>  楼外楼与西湖风景中的一些很有名的自然和人文景点: 平湖秋月、放鹤亭、玛瑙坡、西泠桥、苏小小墓、六一泉、四照阁、西泠印社、俞楼、秋瑾墓、中山公园、文澜阁、浙江博物馆等为邻。</p> <p>骑自行车去白堤的路上,看到一个御城遗址,据说,老临安古城在这个位置,900多年前,被元朝打败时,被烧毁,只剩城墙基座。</p> <p>苏堤入口处,风景特别美。</p><p>西湖上所有的柳条都是向着湖面飘荡,这儿,看得最清楚。</p> <p>附近的每一栋建筑,都有一个特有的故事。</p> <p>由于时间紧,没能进去瞧瞧。</p> <p>  苏东坡,字 苏轼,我去过他的家乡眉山旧居,父亲有才,教子有方,他和弟弟都很优秀,号称苏三祠。</p><p> 苏东坡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进可当官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一生演绎着超旷豁达的人生传奇,大起大落,悟透人生,赋诗作画,交友美食,留下诸多佳话。</p><p> 据说,全国的苏东坡纪念馆不下20处,遍布大江南北,我去过的就有山东蓬莱仙境、广东惠州西湖等处,每一处都有很多故事。</p> <p>转过一片树林,苏东坡纪念馆就隐藏在苏东坡雕像后面。</p> <p>纪念馆不大,约一千平方米左右,是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清楼阁式建筑,很是雅致,符合苏氏平民作风的为官思想。</p> <p>馆内一楼展出了苏东坡家谱、年表和生平,突出详尽记录了苏东坡两次来杭担任地方官的政绩及其在杭的文学艺术成就。</p><p>二楼疫情刚过,没开。</p> <p>  几千年前,杭州本无城。钱塘湖水冲积形成一块陆地,饮水只能靠留下的内海海水,非常苦涩。</p><p> 后来,唐朝时候就有人挖了六口水井,并且分布在了全城各处,解决了杭州百姓的饮水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六口井有的就被堵塞了,虽然后来进行过2次疏通,但是没有解决过根本问题。</p> <p>1400年前,公元610,隋炀帝命人开凿杭州南运河,将河水引入西湖内海,六井成为活水。</p> <p>北宋时期的1089年,苏轼任杭州知事,看到西湖长期淤塞,水流不畅,臭气熏天,市民怨声载道。</p> <p>苏太守 张榜求策,亲率20万众疏浚西湖,割除葑田里的茅草,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和葑草堆筑而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苏堤和白堤将西湖分为3部分,里湖、外湖、后湖。</p> <p>又在堤上修了六座拱桥,除了便于行船,也增加了观湖的美感。湖的最深处修了三个石柱,成为西湖一景~三潭印月。😋</p> <p>苏堤的建设,解决了西湖长期以来的淤积问题,不仅使杭州人气大旺,经济兴起,又赶上了宋代重文的好时光,西湖十景逐渐流传开来: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p> <p>西湖的美景,令诗人苏轼诗兴大发,赋诗多首,最著名的当属《饮湖上初晴后雨》:</p><p>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p><p>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 <p>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p><p>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p> <p>花港观鱼</p> <p>2只小松鼠,在一群游客的注视下,泰然自若地大快朵颐,那是它的地盘嘛!🐿🐿</p> <p>曲院风荷</p> <p>面对着平静的湖水,我想起了一轮明月亮悬挂空中的景色~平湖秋月。</p><p>啊,太美啦!</p> <p>  苏堤,西湖上这条像长龙卧波一样的人工堤坝,已经存在了近千年,它还将与伟大的中华民族一道,在神州大地上继续造福人类!</p> <p> 苏东坡只活了66岁,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物质遗产:</p><p>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p><p>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 这些巨大的树木就是见证者。</p><p>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