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按照学校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平,9月13日上午理化组以模拟课堂方式开展了区优质课推选工作。</p> 评委团 担任评委的有杨清亮老师、张立华老师、秦明老师、王亚娟老师和杨志意老师,他们仔细听课,认真评分。 参赛教师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物理组参赛教师</p> <p>高艳君老师《科学研究:摩擦力》,以有趣的小组活动导入,整堂课巧妙的设计问题引导教学,通过精彩的展示交流,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这节课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p> <p>张清远老师《来自地球的力》导入简单自然,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教学任务,最后的总结归纳再次突出课堂的重难点。</p> <p>邵赟赟老师《科学研究:摩擦力》,让课堂在“筷子提米”这个有趣的小游戏中开始,精心整合教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巧妙的渗透了学科素养。</p> <p>王娟老师《科学探究:摩擦力》,课堂环节紧凑、高效,突出了课堂的实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由物理中的摩擦力,走向生活中的摩擦力应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生活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体现了物理的生活美。</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化学组参赛教师</p> 三位老师都采用了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解新课,利用微观分子模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p>张然老师《水分子的变化》,通过展示图片,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导入。她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参与学生讨论,有效引导,环节连贯。</p> <p>孙灵飞老师《水分子的变化》,用一杯水导入,先给学生直观映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从化学角度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在讲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时类比玩积木,让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薛慧老师《水分子的变化》,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并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教授新知时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p> 青年教师观摩学习 <p>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青年教师认真观摩,记录新理念、好做法,虚心学习,收获颇丰。他们纷纷感慨,参赛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课堂生动而活泼,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对几位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点评课 <p> 活动最后,秦明老师、杨志意老师代表评委团对参赛教师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从问题引入、实验过程、再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整堂课指示明确,学生主动性得到发挥。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成长建议,要增强板书设计的科学性,注重课堂问题的生成。</p> <p> 此次区优质课推选评比活动,本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活动过程公开透明。评委教师深入探讨、公平量化,青年老师积极参与听课并认真记录和思考,参赛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个人教学素养。</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