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3----追寻童年

Jade

<p> 好多年没有回厂里,小伙伴们都在说即将拆迁,有时间要赶紧回来看看,不然以后难以找寻。我也趁着八月的假期,回到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地方,找寻记忆中的童年。</p><p> 如果记忆是条大河,那支撑它的分支就是那些小溪小流。厂里最有名的河流就是进出厂这座石桥下面的这条浊溪,当然天晴不下雨的时候还是清澈见底,里面会有些小鱼小虾。它们被童年的我们摸来摸去,我记忆中就算堵个小水坝都很少能抓住。</p> <p>  曾经在小学的盛夏,五六月的午后,我会约上几个同学跑到这条小溪玩水,那时候叫的比较多的是朱剑、老范、小绿豆他们。我们会约好一般十二点半在哪个河滩集中。谁先到一般会等等,最少有两个人才会下水,把书包一扔,脱光衣服挂在河边灌木上(那时还不知道泳裤为何物,最多就是穿条内裤下水),跳进只到大腿深的溪水里游弋。记得那时溪水很凉,能解解少年心头面对盛夏的燥热。我们会在水里憋气看谁久,经常是老范会耍滑头,中间抬头一次再深入水中,我们发现后也会拍水追打他。那时候很是快乐,每年总盼着五六月的到来,能够重新跳入冰凉的小溪。一般玩到一点半就要往学校赶,走到学校大概二十分钟,我们夏天一般两点上课,湿漉漉的短发在赶路中就会被太阳晒干,这样只要自己不说,谁也不知道你去玩过水。😄</p><p> 那时总有几天老表们种田会打农药,小溪也会被污染发出农药的臭味。我们如果遇上会非常失望,回头的路上就会偷几个不管熟不熟的菜籽瓜,掰开中间啃几口就扔到小溪中,仿佛能出这口恶气。哈哈,想起来也真是好笑。</p> <p> 这么多年只叫它“厂门口小河边”,原来它也有名字,叫刘家坊河,真是今天看这牌子才知道,以前是没有的。</p> <p>  在食堂门口停好车,旁边就是宣传栏。以前里面会张贴最新的报纸,在那些信息闭塞的年代,这里可是了解国家、甚至世界大事的舞台。我最喜欢看的是《中国体育报》,97年十强赛中国队折戟的信息大部分就是通过这里看见的,那时边看还边难受。</p> <p> 厂电影院门口,以前每到放映电影的晚上七点半,这里总是人声鼎沸,是夜里803最热闹的地方。小时候看了很多电影,记得门票最便宜的是三毛,好一点的大片是五毛。但那时候穷,父母也很少来看,当时个子矮,孩子是免票的但是得一个大人领着。记得左右两个进放映室的大门只会开半边,另半边有位叔叔守着,我常是趁着人多拥挤时,拉着一位陌生大人的衣角溜进去。里面放映厅很大,可以坐上一千多人吧,差不多半个厂的人都能塞下。向前走的路是倾斜的,走的时候要扬着头一脚一脚走,不敢走太快,怕摔倒。在里面看的印象最深的电影是《大决战三部曲》和《世上只有妈妈好》,都是小学学校组织全校免费看。记得播《世上只有妈妈好》到小孩子被带走,和妈妈要分离,孩子向着远处大声哭喊“妈妈,妈妈……”,整个黑漆漆的电影院里也同时哭声一片,挺震撼。</p> <p>  这是以前的工会娱乐室,里面很早就有台21寸彩电,经常吸引单身汉们围观。</p> <p>  上厂部办公室的大道总是被樟树照顾着。</p> <p>  现在看来厂里最经久不衰的建筑就是办公区门口的这座假山,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霍老板(霍老师原谅我,这样叫习惯了,😄)和刘老师带全班来这里合影。但大合照那张没有我在场,你要问我为什么,因为那天我去隔壁老铁家打小霸王游戏机,玩到一半错过了时间才想起来有合影这回事,赶紧跑到假山来,还是没赶上合影😄。</p><p> 这座假山内部会有流水,水源开关就在办公室大门口,右边矮墙下。我是看见有人开过一回才知道,一般是有重要领导来访或国庆春节才打开开关,把活水动起来。以前假山下的池塘里有养红色小鱼,一直很想下手捞,但胆子小不敢。</p> <p>  这里的二楼以前是厂里的舞厅,以前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指定时间的夜晚,里面会亮起旋转的七色灯和迪斯科的乐曲。小学时有两年的儿童节全校聚会也是在这里举行,现在楼下印着2046,摆着一个大力神杯的杂物。</p> <p>  从舞厅的下坡路向下走到头,就是1985年我刚来厂里,和父母住的单身宿舍。那时还没有这个左边厨房,中间是片大空地,里面种着两颗高高的梧桐树,树下不知被谁家的材火堆占着。以前这一通平房住着 张星慧、谢微、李杰家,好像还有老姜头家,不过他家没几年就搬走到二区。</p><p> 以前的夜晚,我们一群小孩子总是在院子里追逐嬉闹,要弄得满身大汗,被家长催着才回家。</p> <p>  以前住的好像是这家,现在也是人去房空,已经成危房。</p> <p>  勤劳的妈妈、外婆和外公,在单身汉房子后面的犄角旮旯开垦出了几片微小的荒地,常年冒着酷暑进行浇地浇尿。为养鸡搭的鸡棚子现在还在。91年搬到三区住后,妈妈还是放不下这片自己辛苦弄出的地,经常还要回来打理,一直到2009年后,来广东帮我带孩子才荒废。老一辈人对土地的眷恋,让我等自愧不如。</p> <p> 这栋单身汉宿舍的二楼右边第三个房间,老乡朱叔叔住过,以前他结婚买了TCL彩电,我来他家看过几次电视。但在那个屋里他家也有不好的回忆,每次路过这里心里总是不太好受。</p> <p>  门球场现在已变成谁家的养鸡场所。</p> <p>  这里是以前的粮站,九十年代初以前全厂只有这么一个地方卖大米。记得那扇小门的后面有一个更矮的大厅,买米还得走下楼梯。</p> <p>  灯光篮球场的看台已渐渐被植物占领,初高中的我在这里度过很多难忘的时光。那时候足球更受欢迎,周末的下午四点半开始,喜欢踢球人们会慢慢地向这里聚集。黄刚、加兵、老邝、郭胜、老姜头、宝宝、陶亮,钟斌还有加上达华等等,都是我们踢球的队友。还有一些更长辈的厂友也来踢,感谢他们,组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光。我们那批人各奔东西后,球场就没有往日的喧闹,像极了现在的中国足球,从根已经烂掉,也没人关心。</p> <p>  看看现在的篮球场上面休息区变成什么样,快成森林了!以前我们打完球去单身汉宿舍喝自来水总会路过这里坐一坐。别问我为何喝自来水,因为那时候踢球不管是谁从来没想到带瓶水,因为总觉得大口喝自来水更爽,😄。</p> <p>  大树上长了像白色飞蛾样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虫害,在小时候是见不到这样的情况。</p> <p>  小时候的幼儿园,现在也还是幼儿园,还翻新了。上幼儿园的我以前总是在四点半就站在出口大门,隔着铁栏杆翘首以盼,希望爸爸妈妈能早点来接我回去,最开心的是听到爸爸的二十八大杆单车铃响声,说明他马上就要到了。</p> <p>  现在杂草丛生的滑滑梯,在以前可是被一道门给锁着。以前读幼儿园时最喜欢的就是这座滑滑梯和那座能旋转的小飞机,由于进不去幼儿园,不知道小飞机是否已经锈迹斑斑。</p> <p>  幼儿园的时候,记得调皮捣蛋排名榜,我们班状元是HICO,榜眼是朱剑,我也忘了跟谁是并列探花。他们头两位的老兄,经常下午还没有等到家长来接,就从这个教室的排水沟口溜出去先回家。那时人小,这个洞口还是恰好能钻走。他俩只敢乘放学比较纪律混乱,老师们看不过来的时候才敢实施逃跑计划,不然真被老师逮到可是要提耳朵罚站,并且没有一周的下午小饼干吃,老师还让他们罚站的站在旁边看着我们吃,流一嘴口水下来😄。</p> <p>  延着幼儿园的小路走下去就是二区平房,那里有很多老友的老宅。</p> <p>我记得这里是老范家。</p> <p>  这里好像是朱剑家,以前在他家看过葫芦兄弟的连环画书。</p> <p>  现在二区的房子大部分被荒草占据,在最后一排房子里还碰见几只流浪猫家庭。</p> <p> 二区转过一圈就来到洗澡堂上面,现在自己塌了大半。右边那座灰白色的平房以前是厂里唯一的公家理发店,我对里面坐在那张黑色转椅上的记忆印象不是很好,好像总是剪得不高兴。</p> <p>  一二区交界处有两栋二层的单身宿舍,以前姑父在这座楼里帮别人家打了几个月家具,顺便也做了几件我家家具。</p> <p>  因为这栋楼已成危房被封锁上,只能从门口看看里面的老木楼道。</p> <p>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区,这是刘戎家老房子后面,以前常看见有人在这跳皮筋。</p> <p>  这里是黄璘家,几十年了,没啥太多变化。</p> <p>从一区转出来是厂门口</p> <p>  这里是胡强家,左边红色房子里,以前开过一家游戏机厅。视力就是玩游戏机毁的,以前玩游戏机还被爸爸在里面提着耳朵抓回去。😄</p> <p>  朱剑家包子铺就是开张在这里,早餐时偶尔会买几个尝尝,印象中他家的酸菜香干包比较好吃,很辣过瘾。</p> <p>向下走过这个斜坡,就是上学的路。 </p> <p>  斜坡下的水塘,现在已被野草占据,荡然无存。</p> <p>  这是老谭家的大门,我们小时候经常在他家阴暗的房间里买画片、零食、酸菜吃。</p> <p>  记得初三放晚自习时路过这段,我们会双手窝起来,用嘴吹出号声,有几回吵得路边人家把灯灭了。😄</p> <p>  这个院子以前是顾百顺家住,院子里长着一颗高高的石榴树,果子特别甜。有一回八月放暑假的午后,艳阳高照,我趁着院子里人都在午睡,摸着去偷过两颗红色石榴,那种提心吊胆的经历一直刻在脑海中。后来不知为何把树砍了,让我惋惜许久。</p> <p>这是彭云飞家</p> <p>  这是以前陈澜、朱春华、孔梦可家老楼。</p> <p>  路过穆莉家的豪宅,那天她老爸还在院子里戴口罩打磨东西,老一辈真是什么时候都闲不下来。</p> <p>  三区的公共厕所,我住三区时每天必定报到的地方😄。</p> <p>  下厕所的路,这路边左边的斜墙上经常有黄蜂筑巢。我发现后总是用竹杆把巢捅下来,吃里面的蜂蛹。那时候不是贪这口吃的,主要是这个过程刺激好玩,孩子总是追求这点乐趣。</p> <p>  回到了我家三区的老房子,从90年住到96年,以前觉得路很宽,现在看着怎么这么窄。</p> <p>  这扇青门后面第一间是我和外公的房间。</p> <p>  穿过这条小路,尽头可以下到后面老表的村里,这是我们爬山的必经之路。</p> <p>  这是老蔡和谢睿钰家门口,小菜园还一直存在着。</p> <p>  这条路是去三车间和四车间的路,以前我们初中体育课时候,刘老师让我们拉练跑长跑,就会从学校操场跑到四车间门口才能返回,大概来回有七八公里。这是体育课最不想上的时候,很多人跑得慢,就会抄近道走招待所旁边的池塘,或者拖到别人到达四车间门口往回赶,他也跟着屁股后面返回。那时候刘老师就是经常坐在学校门口等我们回来,有时也会跟我们跑上一段。真佩服学校的心大,这么多孩子在马路上跑也不怕被车撞到,不过那时候路上车很少也是原因,反正从来没出过事。就是有一次冬天我跑步时,穿了新外套,跑着跑着掉不见了,回到学校才发现,回家被老妈数落许久,好多顿,搞得我一直记得那件外套的款式。😄</p> <p>  曾经的招待所大院也被改造成幼儿园。</p> <p>现在拆迁部大门,以前是厂医院。</p> <p>  工会办公室,老头老太太天天在里面麻将和打牌。</p> <p>  在厂里大概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勾起太多太多的回忆,而且这些回忆里大部分都是甜的,它们组成了我幸福的童年。要谢谢803,谢谢童年的伙伴和厂里的亲人们,正因为有你们,才给了我这么多难忘的往事。</p><p> 就像许巍在《曾经的你》中所唱,“曾梦想仗剑走天涯</p><p>看一看世界的繁华</p><p>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p><p>如今你四海为家</p><p>曾让你心疼的姑娘</p><p>如今已悄然无踪影</p><p>爱情总让你渴望又感到烦恼</p><p>曾让你遍体鳞伤……”</p><p><br></p><p>真希望803不要拆迁,还是留着这些美好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