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患者女性,52岁,主诉:反复头痛4年,加重伴视力下降20余天。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视力检查:左眼1.0,右眼0.8,左眼颞侧部分偏盲。入院完善影像学检查及内分泌检查,考虑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合并出血,于2020年9月12日在全麻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自诉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好转。</p> <p>头颅CT:鞍区类圆形病变,部分囊变,垂体瘤?颅咽管瘤?</p> <p>头颅MRI:鞍区病变,呈等混杂信号,增强后部分强化,垂体瘤可能,颅咽管瘤不能排外。</p> <p>术前与家属充分沟通</p> <p>术中情况</p> <p>术中穿刺鞍底硬膜后见肿瘤内有血性液体流出。</p> <p>术中全切肿瘤,鞍隔塌陷良好,无脑脊液漏。</p> <p>手术顺利结束</p> <p>术后复查头颅CT,肿瘤全切。</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医院因受各种条件制约,医疗技术及各种设备相对薄弱,为了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和少生病,需要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性战役来抓,但当地薄弱的医疗技术及欠缺的医疗设备,让一部分群众无法在当地医院及时治疗,该患者到州医院就诊后,因医疗设备和技术的薄弱,患者曾一度想放弃治疗,在神经外科李涛主任及多方的劝说后,患者同意接受进一步治疗,但考虑到相对薄弱的技术及医疗设备,李涛主任组织包括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帮扶医生张崇进及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帮扶医生蔡磊在内的全科室讨论,并将患者情况上报院领导后,在州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联系相关医疗设备以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短时间内医院获得手术显微镜在内的多项手术设备支持,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配合下,于2020年9月12日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帮扶医生张崇进及州医院神经外科李涛主任、鲍四雄医生为患者成功完成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时长一小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双眼视力视野明星改善。</span></p> <p>此类手术为怒江州第一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因受技术及设备限制,怒江州人民医院之前一直未能开展该类手术,患者需辗转多地甚至需到省城治疗,加重了群众的医疗支出,通过手把手开展传帮带,为怒江州人民医院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有效提升了州医院的服务能力,使患者能就地得到有效治疗,从而进一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随着人才培养及医疗硬件设备的不断完善,州医院神经外科医疗服务能力将逐步得到有效提升,后期将进一步开展更多脑肿瘤切除手术,从而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p> <p>在此特别感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付登礼主任团队的技术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