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面不欢之如皋盘水面

花下闲人

<p><br></p><p> 盘水面之于如皋人,犹如热干面之于武汉人一样的重要。荆楚大疫刚过,憋屈了三四个月的武汉人第一次上街吃到了热干面时,那副大快朵颐,酣畅淋漓的痛快吃相让人印象深刻。</p><p> 像很多如皋人一样,每天的清晨我也是从一碗盘水面开始的。当然了,有的人喜欢白粥馒头,有的人偏爱烧饼豆腐脑,有的人独好油条豆浆,而我却是无面不欢。其实,面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的“煮饼”、魏晋的“汤饼”都是面条最初的叫法。面条可补气虚、厚肠胃、强气力,千年炊烟孕育了两千多种面条的做法,举几个栗子:诸如山西刀削面、陕西油泼面、北京炸酱面、广东云吞面数不胜数。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还是独爱本地的盘水面。</p><p> 盘水面讲究的是“多、少、快”:</p><p> 首先是下面的大锅水要放足。大锅烧水,热气腾腾,待水烧开,面条下锅,用长木筷子在水中将面顺势散开,龙须般的面条便在开水中翻滚,犹如龙腾虎跃上下翻飞,煞是好看。</p><p> 再就是,面碗里的调料要少。一勺酱油两勺猪油足矣,猪油乃是猪板油熬制而成,与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这也是盘水面味香可口的奥秘所在。有人老是抱怨,为什么在家里下的面条吃起来没那么香?现在知道了吧,因为你用的不是猪油。据了解,猪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较高,可达95%以上,有补虚、润燥、解毒的作用。</p><p> 最后,捞面甩水速度要快。面在沸水中翻腾二三十秒即可捞起,我最喜欢看下面师傅捞面甩水的动作,右手夹起长木筷子抄起面条捞入左手的笊篱中,拎起来在锅沿稍稍沥一下水,然后左手顺势向外甩出,手臂伸直笊篱到了半空中再拉回来,浸入灶台边大砂钵的凉水中,这便是传说中的过桥,面条过凉水后会变得筋道爽滑。凉水过桥两秒钟瞬间提起重入沸水汤锅,烫两秒,经历冰火两重天的洗礼后,再次隆重出锅、甩水、装碗,告成。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直看得你眼花缭乱,叹为观止。</p><p> 到这里你以为就结束了么?不然。还有重头戏没有粉墨登场,那便是盘水面的精髓所在--浇头。寻常的有青椒肉丝、雪菜肉丝或者韭菜肉丝等。不寻常的就海了去了,什么鳝丝、大肠、猪肝、牛羊肉什么的,这些都是如皋盘水面中的非主流吃法,本文只郑重推介前面三个正宗浇头。</p><p> 好了,有人问,到这里可以开吃了吧?依我看你还是嫌性急,稍安勿躁,还少一碗汤味醇厚、温胃润肠的骨头汤。这碗佐面的口汤可不简单,制作原料主要有扇子骨、大棒骨、尾脊骨等。将大骨剁块,焯水,再用小火慢慢炖制,骨头汤炖制的时间比较长,通常情况下要2到3个小时才能出锅。在炖骨头汤的时候,须冷水下锅,这样才可以确保骨头的蛋白质成分锁住在汤里面。一碗出彩的盘水面,口汤虽是作为配角出场却也不含糊,色白、汤清、味浓,面与汤的相逢,成就了一碗人间美味。</p><p>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这是老陕的面。你敢说人家的面不如盘水面好吃,人家指定会跟你急。</p><p>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一种让人百吃不厌、魂牵梦绕的味道,无论你脚步走多远,在脑海中,只有它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p><p> 2020年9月12日于寓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