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犹未尽四平行

竹语松涛

<p><br></p><p>四平市标志性建筑</p> <p>  九月的四平,气候宜人。在战友的诚邀下,我回到了阔别十七载的英雄城。</p> <p>  战友问我,你转战多地,有几个第二故乡?是啊!入伍到博克图,上学至石家庄,受阅京城,北上阜新,转战长沙,最终在四平工作十三个年头。这些留下我足迹的热土都是我热恋的故乡。而四平,是我军旅生涯最难以忘怀的终点站。</p> <p>  下了高速口,早已在此等候的战友说,走丢了吧!我果然有些迷失。如今的四平,公路立交与高铁交织,高大建筑鳞次栉比。自诩“四平通”的我,只好乖乖地跟随战友的车一路前行。</p> <p>  当年坦克十二团的营区,已移交给军改后的北部战区某集团军,其功能为新兵训练机构。熟悉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大体布局风采依旧,白塔耸立,“奋飞”翱翔,当年团党委率领部队“劈山建库”的创业精神犹在。家属住宅区虽已废弃,但是见到当年的家,亲切感油然而生。</p> <p><br></p><p>十二团营区鸟瞰图</p> <p>十二团大门</p> <p>十二团机关办公楼</p> <p>三营门前合影</p> <p><br></p><p>白塔</p> <p><br></p><p>奋飞</p> <p>当年的家属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  师机关大院宽阔整洁,少了当年的人来车往,一名中尉军官带领少数兵力负责营区警戒,他也是唯一为我提供相关信息的人选。在家属区巧遇当年的邻居姜嫂,整栋楼房仅剩六户人家,遇到故人已经是万幸了!</p> <p><br></p><p>装甲三师大门</p> <p>师机关办公楼</p> <p>与中尉军官交谈</p> <p>我爱人在当年我家门前与邻居合影</p> <p>  参观一江山岛主题公园,游览四平植物园,穿梭紫气大路,见证了四平人民的大手笔,随处可见“美丽四平幸福家园”。</p> <p><br></p><p>一江山岛微缩景观</p> <p>四平植物园</p> <p>紫气大路</p> <p>   成仁有志花应碧,</p><p> 杀敌留红土亦香。</p><p> 战友冒雨等候在四平战役纪念馆,并安排专场接待和解说,再次系统了解“四战四平”之惨烈,林彪与陈明仁校友间之博弈,李天佑将军之勇猛。我军以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歼敌6万8千余人,最终掌控了战略要地四平。至此,四平被定格为英雄城。</p> <p><br></p><p>战友在纪念馆迎候</p> <p>四平战役纪念馆外貌</p> <p>位于市中心的烈士纪念塔</p> <p>与解说员合影</p> <p>  热情的战友为我的到来早已做了精心准备,安排入住舒适的锦江之星宾馆,就餐于当地奢华的“御宴楼”。迎候在此的战友都是当年的连队主官,与我有着兄弟般的感情。战友重逢,仿佛昨天刚分手。讲不完的难忘事,说不尽的祝酒辞,句句暖心话,杯杯兄弟情。由开始的“仪式感”,顷刻间就演变为“天下大乱”,手里的筷子,桌上的佳肴都成了多余品,唯有酒杯不可丟。都说“战友见战友就是喝大酒”,没有穿过军装之人,如何能体会杯中乾坤之大,如何能感受战友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酒楼战罢,宾馆继续。酒逢知己,高谈阔论。从江苏赶来的战友加入其中,掀起了又一轮高潮,酒会持续到凌晨一点在难舍的目光中结束。</p> <p>  四平之行,收获颇丰。再次证明,部队是我难舍的家,战友才是最铁的哥们。战友,永远不过期的名片,终生难舍战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