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任明秀</p> <p>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心总是北方家乡,家乡……</p><p> 每当听到这首悠扬而略带忧伤的歌曲时,不由得就会让人把头抬起来,目光投向了天空。同时,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小时候嬉戏玩耍,陪我长大的那座大山——雁单山。 </p><p> 雁单山,在我们神堂村子夏山的后边,人们简称为雁单。如果您从神堂村的西南方向眺望雁单山,就会惊奇地发现,它的整个姿态真就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它高昂着头仰望远方,形象非常壮观!因其身处在文水县的神堂,眺望着汾阳城方向。所以在文水和汾阳两地都有着各自的传说故事。 </p> <p> 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会结队从北方飞向南方去过冬。待到来年的春天,再回到北方—它们的故乡繁衍后代。民间都说大雁是一夫一妻制,人间也常以这种从一而终的习性来赞美那些为了爱情而献出生命的情人们。对那些落单的孤雁,以表示出无限的同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古人以此精美的诗句来赞美如鸿雁一样的爱情。雁单山也因其在我们神堂有着优美的爱情故事,而对它非常喜欢和敬重。 </p> <p>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对鸿雁正飞向南方时,其中有一只大雁因受伤不能再继续飞行,但它又怕连累自己的另一只情雁,就让自己的情雁跟随大队走,骗情雁说,“等到来年的春天再一起飞回北方”。其实它自己知晓,在那个寒冷的冬季它是无法度过的,更何况自己是一只受伤的孤雁。当鸿雁群飞去远方,随着冬天的来临,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对爱情的忠贞,它将头高高昂起展开着双翅,用泪水化作冰雪,把自己永远地定格在了那里。这种为了爱而奉献生命的精神感动着天地。所以“”地”让它变成了一座大山,“天”为它披上了绿装,要让它与天地共存。</p> <p> 这则寓言式的故事寄托了人们对纯贞爱情的赞美、追求与向往。雁单山在我们神堂人的心目中,是一处非常圣洁的地方。</p> <p> 关于雁单山,在汾阳那边就有了另外一种说法,汾阳人将雁单山称为雁石山。传说在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将他的两个孙子封到汾阳做藩王,他们为虎作伥,欺压百姓。由于藩王干政,朝廷派来的官员惹不起他们,上任干不了多久就得卷铺盖走人,所以民间流传着“石雁照汾州,清官不到头”的民谣。期间,一位名叫刘一诠的州官,面对藩王的黑势力,为了自己做官的利益,为了息事宁人,他请来了风水先生来看风水。风水先生走上了城墙,环顾四周,指着石雁山说,石雁啄汾州,冲了汾阳的风水,需要想个办法来相克。办法就是铸造了两只铁雁放在正对石雁山的城墙上。被誉为“铁雁照石雁,清官永不断”。风水先生本来就是阴阳先生,如果从阴阳学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铁肯定比石硬。从雁本身上讲双雁全,单雁孤。至于从此有了双铁雁以后,汾阳的风水就变好了,咱们不得而知。而那双铁雁却是在650多年的风霜雨雪中铸了又坏,坏了又铸,直到今天,这双铁雁仍然还站立在汾阳二监的墙头上,面对着石雁山,与石雁山遥相呼应。</p> <p> 在本人看来,已经不再是封建迷信社会的今天,石雁山也好,双铁雁也罢,早已成了人们观光游览的名胜古迹和景点,关于它们的传说故事已在人类文明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真乃:</p><p> 石雁照铁雁,一单对一双。</p><p> 单雁守贞操,双燕保平安。</p><p> 各自写春秋,世事本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