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

越山悦水

<p>经过小学加初中八年刻苦努力的学习,我中考以431分的成绩顺利升入高中。</p><p> 1986年8月的一天,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我背起行囊,迎着朝阳,踏着晨露,吹着微风,骑车走在乡间小路上。</p><p> 山东省新泰县第二中学就在楼德蒙馆路和文化路交叉路口的拐角处,宽阔的大门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小旗。“欢迎新同学”几个大字显得特别耀眼。</p><p>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由小叶黄杨篱笆围成的小路,篱笆上面爬满了紫红色的牵牛花,一朵朵的小喇叭上还滚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呢!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粒粒明珠,又像碧天里的星星,更像闪闪发亮的宝石。再往里走是诺大的操场,跑道两边,绿草茵茵。过了操场,就是新建的教学楼。初来乍到的我对什么都好奇,操场边的秋千,花园里娇艳欲滴的玫瑰,高大的水塔,清脆的电铃声.......</p><p> 校园里张贴的红榜告诉我被分在高一、三班。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楼道的每一个角落,暖暖的、柔柔的。</p><p> 走进教室,先生正在和早到的几个同学摆弄着桌椅。他穿着一件雪白的衬衣,外面罩着一件棕色的毛背心,大约有二十二、三岁的样子,一头乌黑发亮的略呈波浪形的头发,脸上还留着稚气未脱的青春痘,高大英俊,像大学生,也像一位邻家大哥。 </p><p> 座次是按个子的高矮顺序排的。先生让我们男女按个头大小各站一排。我个子本来不高,但鬼使神差的站在了男生队伍的后面。我被安排在倒数第三排。 </p><p> 开学的第一课是语文课,学习朱自清老先生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弥望”两个字让大家记住。我看不清老师写的是什么。接下来的数学课讲三角函数,先生的物理课讲力学分析,我都看不清。我尝试过往眼睛上抹清水或者眯起眼睛看都无济于事。我终于还是鼓足勇气:老师,我眼睛近视,看不清黑板。先生没有多说,也没有多问,把我调到了前面第三排。</p><p> 开学没多久就是中秋节。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在外过节,难免有思乡之情。晚自习的教室里安静的只听到钢笔写字的沙沙声。突然,先生走进教室,给每一位同学发了一个月饼,并让我们拿着月饼,正对着自己家乡的方向,鞠躬致敬、感恩父母。想必先生也来自农村,知道农村父母生活的艰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为了让我们有出息,不辞辛苦的日夜操劳。有多少个夜晚,半夜醒来,总会看见母亲在皎洁的月光下剥着玉米,或者推着煎饼糊糊。这是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接受的先生给我们的感恩父母的教育。 </p><p> 我天生喜静,不好动,自然没有一点体育天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和我是无缘的。但先生说过,我们要在操场边给比赛的同学加油呐喊。但提包里的煎饼已经吃得只剩半块,罐头瓶子里的咸菜也快见底了。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去教学楼的五楼跟先生请假(当时先生的宿舍在教学楼的五楼)。来到先生的门口,却迟迟不敢敲门。先生出门倒水看到了我。“老师,我想请假家走拿饭”。先生微笑的看着我,竟答应了。我飞一样的跑下了楼。</p><p> 校园的法桐满树金黄,在阳光的照耀下,灿烂无比!</p>

先生

操场

同学

父母

教学楼

老师

看不清

教室

弥望

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