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一一杨植野的“文”与“艺”,文/王新章(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枣庄学院教授)

观物观我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杨植野是我多年挚友,因他比我年长,所以一直都称呼他为植野兄。在我眼里,植野兄就是个默默的耕耘者,是一个文化自觉、艺术自觉的普通人。几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将对自己的喜好与热爱,充实到他生活和工作的每个部分,且乐此不彼!</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昔宋·周敦颐《周子全书·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无疑,植野兄遵于此,并“业精于勤,形成于思”,在平淡的日子里,他养成了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付诸于文字,记录自己的所思,阐述自己的见解。及时与古代经典作比对,在“书论”、“画论”中找见证,于“文”、“史”、“哲”中去辨证。日积月累,为书画界同道所钦佩和敬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 “书为心画,画为心声”,植野兄作品所呈现的是一种儒雅、平静、温和,然又带有坚定、朴质与刚健。多年来,沉浸于三代、秦汉,在“文”与“字”里寻找一种精神,从而补充了“技”的丰富和内涵,在历史的长河里汲取自己的所需和营养。</b>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他的隶书汉味甚足,高古活脱,宽博大度这正是汉代书法艺术的体现,他无疑可算作一个对“气韵”有着轻松驾驭能力的书者。与此不同时下的书画作品,多于“皮相”,少于“内质”,于匆匆中追功利,做广告,盲目自信,也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对此植野兄很清醒,他坚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故兄为一“儒”者,于作品中的“文人气”可见一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植野兄与我情同手足,三五年不见一面,但对方的“心迹”和“足迹”,相互明了。来日方长,愿我们共同挚于“文”与“艺”,每天充满着“诗和远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 ——2020年9月12日于九龙山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