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王梓铭</p><p>时间:2020.8.4</p><p>书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p>作者:朱自清</p><p>背景:与俞平伯泛舟秦淮河时有感而发,做了题目相同的两篇散文</p><p>赏析:全篇讲述的是作者在秦淮河上的所见所闻,以桨声灯影为线索,写了船(小巧,轻便,历来的诗词歌剧使秦淮河的船不同于别处),秦淮河的水,桥(花灯映水,纸醉金迷),歌妓(已不是过去诗歌里的样子,改革与变迁使得那些贫穷的人来充当歌妓,教导她们的人也因为资金问题不是很专业,她们的到来让作者从华灯映月的幻想一下回到现实。</p><p>1.平静,欣赏周围的美景,不时感慨古代的金陵与今日的区别</p><p>2.沉浸于美景</p><p>3.被歌妓的道德问题唤醒,回到现实。</p><p>情感:对秦淮河的赞美以及淡淡的惆怅,表达对旧秦淮河的怀念,对歌妓的惋惜,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当今秦淮河的表面繁华是无数的哀愁。</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5</p><p>书名:《航船中的文明》</p><p>作者:朱自清</p><p>阅读收获:</p><p>特点:这篇文章于之前朱自清讽刺社会的文章不同,一反之前沉重黑暗的风格,用漫画的诙谐语言达到更加尖锐的讽刺效果。</p><p>赏析:文章讲述了航船上发生的两件事:1.男女分坐,一女人觉得女区太挤,要求坐到男区,但被船员“义正严辞”的拒绝,说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中国传统之类的。 2.一对夫妻来船上被要求分开,还是以同样的理由。</p><p>作者以旁观者的笔调,看似是赞扬这种做法,实则是反讽所谓的国粹。</p><p>情感:对誓死捍卫封建礼教者的厌恶,认为传统有好有坏,不应该将其强制带入当今社会,更不应该断章取义的使用礼教。</p><p><br></p><p>王梓铭</p><p>书名:《春》</p><p>时间:2020.8.6</p><p>背景:刚从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结婚,正数春风得意,好事连连。</p><p>赏析: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以鲜活,轻快的笔调描写了春天景色,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文中多运用拟人,比喻来反应春天的生机勃勃,例如将春天比作小姑娘,青年。这两样东西都是富有朝气的,更加突出了春日的生机。</p><p>情感:表层:春天,万象更新,清新明秀,是自由的象征。</p><p> 深层:作者深处黑暗的旧中国,周遭死气沉沉,但作者扔坚定不移的向前看,他的心灵扔是澄澈明净,并把他的这种对事物的热爱,乐观融入到其文章去,形成了其特有的一种风格。</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7</p><p>书名:《朱自清散文精选》 文章:《白水漈》</p><p> 背景:与几个朋友参观白水漈(漈:瀑布)</p><p> 赏析:朱自清开头便说白水虽然是瀑布,但规模却十分小,给人一种较为失望的感觉。但在后文,笔锋一转,抓住白水的特点:1.流畅:因白水细小,从岩石缝中流出时是凌空飞下的,毫无阻拦。2.空灵:白水细细的流下,声音回响在周遭的林子里,形成了一种大瀑布所不具备的空灵。3.细腻:白水不壮观,这才使得能让人近观,少了大观,多了细致。</p><p> 收获:这篇文章中描写的景物都是作者在瀑布前观察得来的,我们想要写好作文,也必须留心观察小事情,景色,风土人情。所以说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8</p><p>书名:《朱自清散文精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p><p>背景:看到社会上的弊端,用文章指摘时弊。</p><p>赏析:文章讲述的是卖人的故事,先阐述了市面上两种人货贩子:1.山贼土匪绑架来卖,老鸨:卖妓女,待妓女长大便随便嫁出去。作者先描写了这两种被卖人的苦,再与富家子弟的锦衣玉食进行对比,激发人民改变社会的决心,给社会上层领导反应下层艰苦他。这就是用笔改变革命。</p><p>感情:全篇充满的是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希望上层做出改变的心情。</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10</p><p>书名:《荷塘月色》</p><p>背景:当时蒋介石发生政变,白色恐怖笼罩中国,朱自清正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夏日夜写下了这篇文章,是现代抒情文的名篇。</p><p>赏析:这篇文章描写的是清华大学夏日时荷塘月色的情景,表现的就是荷塘月色的清爽,美丽的景象。全文分为四个部分:</p><p>1.交代去荷塘的缘由和时间,叙述自己这几天的焦虑,为下文去荷塘铺垫。</p><p>2.先从荷塘周围景物写起,然后慢慢接近。</p><p>3.正式描写:荷叶,荷花,月色(清冷,单调,结合别的景物一起写)</p><p>4.文章结尾:不满现实,想要改变的心里。</p><p>情感:旧中国人民思想的苦难,想要改变却无从下手,由清冷的月色引起的一种伤感的政治思绪。</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11</p><p>书名:《朱自清散文选集》</p><p>《白种人,上帝的娇子》</p><p>背景:写禹1925年6月19日,最早发表于同年7.25号,是朱自清看到人种不平等之后,写下了这篇抨击社会的文章。</p><p>赏析:全篇大量运用对比,先写了西洋孩子相貌的美丽,然后写了其心灵的丑陋,先褒后贬,欲抑先扬,不仅加强了主题,而且还深化了主题。然后再写中国政府对于洋人与国人小孩态度的问题,对待外国小孩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明明年龄比人家大,却还要行礼。而对于中国小孩,是各种欺压,根本无平等可言。</p><p>情感:表达对中国孩子的怜悯,是与鲁迅的同发声:救救孩子。他们希望让中国的孩子得到尊重和平等的教育,不再被区别对待。</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14</p><p>书名:《朱自清散文精选》《扬州的夏日》</p><p>赏析:朱自清以扬州的水为线索,抓住扬州夏日的特质:好处都在水上。再与北方的夏天做对比,更加反衬出扬州夏天蜿蜒曲折的水道。作者列出的扬州著名景点:小金山,法海寺等都是因水而衬托情趣的。这篇文章语言看似只是平铺直叙,但也只有悠闲平常的笔调才更能表现夏日扬州舒缓自然,以及扬州人特有的慢生活。</p><p>情感:对扬州舒缓生活的留恋喜爱,对美食景物的叙述中也无不透露着朱自清对家乡的赞美与怀念。更是表达了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15</p><p>书名:《朱自清散文精选》《冬天》</p><p>背景:这是在朱自清的妻子去老家将要回来时思念小时候的时光而用第三人称写的文章。</p><p>赏析:整篇文章并没有用第一人称,而是用了s君和p君来代替了自己。一共描述了四件事:父亲为孩子夹豆腐,冬夜与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过冬。整个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都是用白描的手法,如同一幅幅青素淡雅的水墨画,更能将父亲浓浓的父爱和冬天素雅清淡的景象生动传神的描绘出来,读完让人心旷神怡。</p><p>情感:对和父亲和老朋友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留念。</p><p><br></p><p>王梓铭</p><p>2020.8.16</p><p>《朱自清散文精选》《哀韦杰三君》</p><p>背景:这是三一八事件之后韦杰三在学生游行中被段祺瑞枪杀,朱自清为了纪念这个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写下了这篇文章。</p><p>赏析:朱自清在文章开篇中就反复说:“韦杰三君,一个可爱的人,年纪虽轻,做人却有骨气”。用诗一样的语言哀痛了韦杰三君的死,为整个文章的基调:哀设下了铺垫。但在这背后,是更加广博的哀痛,超越了师生之间的情谊,哀的是民众,叹的是社会。</p><p>情感:对社会的感叹,对韦杰三君这个富有理想的年轻人还未来得及施展报复就已就义的惋惜与哀叹。</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20</p><p>书名:《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p><p>读书心得:作者的邻居是几位老爷爷,他们已经将近一百岁,必须每天晒太阳补充钙,需要一整天都在太阳底下沐浴,但是到了中午吃完饭,太阳偏移了,他们便自己移动座椅小区的另一头,去跟着太阳,就像向日葵一样。这群老人喜欢太阳,需要太阳,想要得到阳光,但太阳不会等你,需要你自己追。人生谁说不是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成功都是由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轻而易举便能成功的事情是没有的,想要享受阳光,就自己去移动,自己去追赶。</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21</p><p>书名;《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p><p>读书心得:作者有一个朋友,名字叫洛卡,是一个纯正的农村孩子。他长大后在家乡开了一家理发店,生意很忙,每天从早忙到晚,挣的钱却不多,还总是被嘲笑,很多人都劝他放弃,回家悠闲种田去,但他从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他觉得只就是生活的挑战,他想去面对挑战,战胜它。人生何尝不是呢?没了挑战,拿什么磨炼我们,一切都平平淡淡的,怎么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呢?去勇敢的面对挑战,把他当成关卡,体会过关斩将的乐趣,到最后你会发现通关的奖励就是成功。而这位洛卡,在一路顽强的拼搏之后,也是通关了,理发店越来越大,最后在城市非常有名气。</p><p><br></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22</p><p>书名:《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p><p>读书心得:晚上天空的明月十分皎洁,作者问她的儿子:你觉得今晚的月亮像什么。儿子出人意料地答到:像月亮。抛开艺术的角度,月亮就是月亮,不是别的东西。</p><p> 我们往深去想,假如我们就是月亮,我们需要被比作成什么吗?不需要,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有很多人把你和别人比较,我们不需要管别人怎么想,只要走好自己的路,跟昨天的自己比较就好。</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24</p><p>书目:《骆驼祥子》</p><p>读书心得:这一篇的名字叫变故,讲述的是祥子在跟随曹先生之后遭遇的事情。我个人认为,这个曹先生代表的就是旧中国时期的文人义士,他们一心为国家,不顾反动派的迫害。祥子跟着曹先生为了躲避反动派(也是他曾经的学生)逃到了一个地方,祥子本可以跟着曹先生过平静的生活,但内心的不甘让他不得不在此继续吃苦拉车,在经过一番努力,买到了梦寐以求的新车,但随后又遭到诈骗,把新车都卖掉了,才得以暂时解决,这下,一切都要重新来过。</p><p> 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想要奋斗就可以奋斗的,各种各样的人会给你制造各种问题,让你不断跌倒,他们想让你彻底丧失信心,不再努力!所以想要做成一件事,想要成功不仅要有本事还要有坚定的意志!</p><p><br></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26</p><p>书目《骆驼祥子》</p><p>读书心得:这一篇的名字叫刘四爷做寿,讲述了祥子发现曹先生已经靠不住了,只能回到刘四爷的车厂去做工。这时,正好赶上刘四爷过生日。刘四爷既是地主,又是车厂老板,所以办的寿宴十分盛大,请了很多人来吃饭,却给祥子这种车厂的工人吃剩饭剩菜,还总是害怕他们把餐具摔坏。对这一场寿宴的描写就是反映刘四爷这种地主阶级的吝啬,对工人,下属们的剥削,把刘四爷明天不劳而获的样子和祥子辛辛苦苦挣来的微薄的工资对比,反应社会的腐败,对穷人深切的同情。</p><p><br></p><p>王梓铭</p><p>时间:2020.8.27</p><p>书目:骆驼祥子</p><p>读书心得:祥子与虎妞结婚之后,虎妞希望祥子能安定下来做个上门女婿,乖乖听她的话,用用她家的钱。但祥子不愿意,非要靠自己,不接受虎妞家一点资助,觉得光靠自己拉车就可以维持生计,还能让虎妞把孩子顺利生下来。这就是很多人的误区。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并不是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虽然是从卓王孙家逃出来,但是他们还是会和相邻互相帮助的。自立不等于不接受帮助,如果对任何人的帮助都不屑一顾,只想靠自己,那叫自大,只有在别人帮助你之后,你再帮助别人,这才叫自立。</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