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筑东坝

SW . M

<p class="ql-block">时光悠悠,尘世无常;流水潺潺,胥溪溟茫;星月邈邈,定能阅尽此间沧桑!让我们追溯一座古坝,去品味往事千年。——题记</p> <h5><font color="#9b9b9b">图:悠悠胥溪</font></h5> <p class="ql-block">偏于苏西南一隅的高淳向来默默无闻,想必常会被人遗忘。然而,自唐末至晚清的千余年间,此地有座古坝却一直备受关注,上至帝王,下到黎民,太多的目光曾投向了它。此坝就是在苏浙皖一带名闻遐迩的东坝,因牵扯着古中江流域上下游间不同的利益诉求,纷争不断而屡拆屡筑,其中之曲折与辛酸,也唯有此间可知了。</p>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胥溪放舟</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青山茶场</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菜花美景</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游山鸟瞰</font></h5> <p>苏浙皖民间一直流传着刘伯温筑东坝一说,据说刘伯温根据推背图预言五百年后东坝要被拆除,还留下了被世人津津乐道的谶语:宜兴、溧阳终究不长,五百年后变成大江。而五百年后的1958年夏天,东坝竟然真被拆除了,为此事蒙上了某种神秘色彩。其实,这应当是个误传,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筑东坝时,刘伯温已于明洪武八年(1375)去世,可见此事不实,后人之附会吧。那千年筑东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br></p> <h5><font color="#9b9b9b">图:刘伯温画像</font></h5> <p>东坝,又名银林堰、广通坝,位于南京市高淳区城东四十里的东坝镇,因在固城湖东侧,故名东坝。要厘清千年筑东坝的沧桑过往,就得先循着远古时期的古中江渊源,从流过东坝的一条胥溪运河说起。<br></p>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上上街</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胥溪水道忙</font></h5> <p>据相关考证,远古时的长江到了安徽芜湖就分成了两股,除了向东北方向的南京汹涌而去,滔滔江水也不断向东漫流,沿青弋江、姑溪进入苏、皖两省南部,在天目山余脉和茅山余脉间洼地聚集。伴着年复一年的江南梅雨,皖南山水也不断在此汇聚。大约距今15000年前后,经长江来水和皖南山水经年冲刷、漫浸,古丹阳湖形成。苏浙皖接壤处就形成了两大水系:西侧的古丹阳湖水系和东侧的太湖水系。它们被南北向的茅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隔开,东低西高,两湖高差五至六米。<br></p> 随时间推移,每当皖南山水及长江洪水来临,古丹阳湖水系就向东侵蚀;那时太湖与东海一体,海潮助推太湖水系向西侵蚀。两股水体从东西两个方向冲刷茅山和天目山余脉间丘陵地带,最后切穿分水岭,两水沟通并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西侧较高的古丹阳湖及长江汛期洪水东流太湖。切割冲刷加深河槽,形成长江汛期泄洪通道——原始中江。 汛期过后,水位回落,中江就在茅山和天目山余脉间丘陵之地的东坝一带断流。远古时,中江河床较低,长江上游大水也经此入海。后来随气候改变,长江来水逐渐减少,加之中江沿线水土流失,导致河床不断抬高,中江东坝以东河道渐渐淤塞,最后慢慢消失。东流受堵,水位升高,古丹阳湖随之向周边漫浸,在悠遥而漫长的洪荒时空里自由扩张,其范围涵盖了现今的固城湖、石臼湖、南漪湖及周边广袤的圩区洼地,面积达到三千多平方公里,形成远古时期著名的古丹阳大泽。 <h5><font color="#9b9b9b">图:原始中江与古丹阳大泽示意图</font></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古丹阳大泽“一泽变三湖”演化的固城湖</span></h5> <p>时入春秋,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周景王十七年(前527),楚平王听信佞臣费无忌谗言,加害了楚国大夫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为报父兄之仇,伍奢次子伍员(字子胥)连夜出逃,随后过昭关(含山境内),出固城(高淳境内),翻过吴楚交界的伍牙山(郎溪境内)投奔吴国。其时正值吴楚争锋,吴王阖闾为图霸业,命伍子胥督役疏浚原始中江。<br></p> <p class="ql-block">吴都姑苏(今苏州)地处太湖之滨,由太湖经原始中江和古丹阳湖,到芜湖后进长江,截江西向并从濡须口(今裕溪河入长江河口)入巢湖,便能深入楚国腹地。春秋时,长江水已不如远古时丰沛,致使原始中江难以流过茅山余脉的一道山梁(东坝附近),加之中江东坝以东河道渐已淤塞,要将此山梁凿通并疏浚原始中江,吴国舟师才可避长江风涛之险,从姑苏循中江水道入巢湖伐楚。周敬王九年(前511)前后,伍子胥组织数万吴国民夫凿通了这道山梁,并在原始中江基础上,裁弯取直、兼顾上下,开凿出了高淳固城至溧阳河口的三十多公里中江河道,这便是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后世为纪念伍子胥,遂名之曰“胥溪”。<br></p> <h5><font color="#9b9b9b">图:伍子胥雕塑</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胥溪之水道</font></h5> <p>胥溪开通,勾连西东。至此,长江到芜湖一分为二,北侧大江即现在的长江,南侧窄江春秋时称中江、濑水。《水经·禹贡山川泽地所在》记载:“中江在丹阳郡芜湖县西南,东至会稽郡阳羡县入于海。”由此可见,中江水道走向与现在的芜申运河基本一致。胥溪开通后,中江水道促进了古代苏浙皖区域的发展,但它沟通了古丹阳湖和太湖两大水系,每到长江洪水来临以及皖南山洪过境,如何泄洪就困扰着两个水系的人们,成了千年筑东坝的主要缘由,为后续尘世纷争埋下了伏笔。<br></p> <h5><font color="#9b9b9b">图:中江与胥溪水道走向示意图</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太湖风光</font></h5> <p>自春秋吴至五代南唐,胥溪一直全程通航。但此河上下水位落差很大,水流湍急。南唐后,海平面降低,长江来水减少,胥溪河道淤浅,曾数次断航,不得不增筑堰水坝来维持航运。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因藩镇割据,中原屡经变乱。当时宋王杨行密据守宣州,被孙儒围困,处境危急。为解宣州之围,杨行密安排部将从宜兴、溧阳运粮增援,船队进入胥河受阻,便在东坝至河口河道上分段筑了五道土坝,史称“鲁阳五堰”,用以节制水位,改善河水湍急状况,让船只得以挽拽越堰而过,调运兵员粮饷增援宣州。最终,杨行密反败为胜,卒破孙儒。<br></p> <h5><font color="#9b9b9b">图:鲁阳五堰示意图</font></h5> <p>五代南唐末年至北宋初(975-989),胥溪水位越来越低,尽管又“添置低堰十一道”,仍难以航行。江西、安徽商贩的木排由宣州、歙县进江浙,因当时长江风浪大,险情多,大多从胥溪行舟。但胥溪堰多,致使航运多有不便,官府遂废除鲁阳五堰和十一道低堰,改筑东、西两坝(即现在的定埠和下坝)。但坝低水浅,船只仍难以航行,更无法抵挡洪水对下游的威胁。五堰被废后,太湖流域水患加重,宜兴、溧阳等下游地区便渐渐流传民谣:东坝一倒,宜兴、溧阳一片汪洋。<br></p> <h5><font color="#9b9b9b">图:水穷天尽独汪洋</font></h5> <p>北宋嘉佑年间,宜兴进士单锷倡导恢复五堰,以减轻苏州、常州、湖州一带水患。到了元佑年间,苏东坡又向朝廷推荐单锷复修五堰之主张,均未被采纳。北宋政和七年至宣和七年间(1117-1125),因开挖胥溪河段,致使太湖流域遭受两次大水灾。因此,朝廷又命恢复五堰之一的银林堰,筑成土坝。这样,汇聚到固城湖的上游来水不再东流太湖,太湖地区从此免受水害,东坝因此闻名遐迩。<br></p> 宋末元初,连年战乱,东坝下游河道年久失修,两岸高埠水土流失,河床不断增高,致使胥溪古河道淤塞中断,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水位随之升高,高淳及宣城、当涂等地水患成灾,民众深受其害。 <h5><font color="#9b9b9b">图:水患来袭方知苦</font></h5> <p>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考虑到苏浙漕运走东坝可避长江风涛之险,并可引丹阳湖之水绕钟山而行,以增金陵王气,遂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开胥溪,将东坝命名广通镇,在此设巡检司、税课司、茶引所,并于银林堰旧址造石闸节制水流,启闭以通船只,名广通闸。同时在固城湖、石臼湖开挖深泓,以确保低水位时漕运畅通。第二年,又命崇山侯李新在溧水胭脂岗凿山通道,引丹阳湖水会秦淮河进入长江。于是,广通闸成了苏浙漕运由太湖至金陵途中的必经之地。<br></p> <h5><font color="#9b9b9b">图:溧水胭脂河</font></h5> <p>明建文四年(1402),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帝位,明朝都城随即迁至北平(今北京),江浙漕船也改由京杭大运河北运,胥溪和广通闸便失去了重要价值。因皖南洪水经东坝入胥溪下泄,造成太湖流域危害,明永乐元年(1403),为治理苏浙水患,朝廷采纳苏州吴相五建议,改广通闸为土坝。明正德七年(1512),又在原坝基上加高三丈,自此中江之水不复东流。由于水位升高,高淳及宣城、当涂大量圩田沉没,民众苦不堪言。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又于坝东10里处建下坝,为东坝升水护坝。至此,胥溪被截为上河、中河和下河三段,东坝从此成了名副其实的阻挡中江东流之坝。<br></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镇江西津渡(明初江浙漕船北运渡口)</span></h5> <p>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固城湖水位超历史,东坝被宣城金宝圩民众掘溃,造成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等地重大水灾。清道光三十年(1850),经上述四府奏请,改东坝土坝为石坝。坝长十二丈,底宽十八丈,顶宽一点二丈,高六丈;坝基下千余根木桩呈梅花形深扎河底;坝身花岗石和青石用黄土、石灰、沙、盐加糯米汁嵌砌,浑然一体,异常坚固;为了镇水,坝基底部专设石槽,内置生铁铸成的镇水物:一条铁牛和一只爬虾虫;坝东侧立石碑,永禁侵占坝基,并由高淳、溧阳两县共同派人看守,自清末至民国一直如此。<br></p> 时至近代,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拟议重开东坝以通胥溪运河。然而,当时之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国力衰落、民生凋敝,方略再好又怎能实现?民国二十年(1931),洪水位十一点五一公尺,东坝坝顶漫水三次,最深六寸,过水七天,当时曾有重兵驻守。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东坝镇水物:铁牛与爬虾虫</span></h5> <p>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江苏省先后制订太湖、两江(青弋江和水阳江)及东坝枢纽工程规划。拟议开辟芜沪运河,计划自芜湖经东坝穿太湖直达上海。1958年夏,胥溪下游的溧阳、宜兴旱情严重,江苏省政府决定开通东坝,引长江水抗旱。根据部署,由溧阳五千民工负责拆除东坝并清淤开挖胥溪东坝至河口河道,高淳五千民工负责清理拓宽胥溪东坝至固城湖河道。两县上万民工经过一个月的日夜苦战,于7月30日拆除了东坝并疏浚了胥溪河道,中午十二时向溧阳、宜兴放水。<br></p> 东坝开通后,按省政府部署,计划开挖芜沪运河并兴建东坝枢纽工程。1958年11月26日,芜沪运河开工,高淳一县就组织了三万民工开挖运河。1959年4月,多种因素致使工程搁置。东坝已开通,东坝枢纽工程一时又不能上马,为防上游洪水,经报请水电部同意,在下坝上游1.2公里处增筑封口坝一道,工程于当年7月建成,结合下坝以备防护。至上世纪80年代,为沟通太湖和固城湖、水阳江流域水路,发展苏浙皖沪三省一市航运,交通部提出兴建下坝船闸工程。工程于1990年建成,并拆除了胥溪上的封口坝和下坝。至此,在断航589年后,胥溪古运河又恢复了航运,成为苏皖两省重要的水运通道。 进入新世纪,随着苏南经济发展和上海浦东开发,航行在苏南运河里的船舶越来越多,航道通而不畅矛盾日渐突出。2005年,国家适时地提出了芜申运河改造计划,按最大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三级航道标准,加大了对中江水道的开发。2015年1月12日,下坝复线船闸建成通航。至此,经过几代建设者辛勤付出,古老的中江再次释放它的潜能,以更高标准一绝千年水患,将辛酸过往送入了历史烟云。 <h5><font color="#9b9b9b">图:1990年建成的下坝船闸</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芜申运河东坝至下坝段走向</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改造后的芜申运河胥溪河道</font></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2015年所建下坝复线船闸闸厢</span></h5> <p>以上就是自唐末至晚清千年间筑东坝,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改造中江水道的经过。巍巍东坝、悠悠千年,自唐至清、屡拆屡筑,它的兴废关联着中江流经地的生存诉求和历朝统治者的利益平衡,隐含着不同地域间的实力较量,悠悠中江水见证了千年纷争,阅尽了人间沧桑!<br></p><p> SW.M于2020年9月11日</p>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戏楼</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景色一</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景色二</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图:东坝景色三</font></h5> <p>制作说明:读史使人明智,它不仅记录了世事过往,也隐喻着文明走向。千年筑东坝史实和中江水道历史变迁使我感受到历史凝重和民众艰辛,因此写下此文并制作成美篇。君若有缘,读到此文,请多多提出宝贵意见!感谢您阅读!本文无任何利益期许,来自网络的部分图片如使用不当,敬请告知以便及时修正。</p><p> SW.M于2020年9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