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寨|旅游到八寨,带你游山水—品文化—尝美食

笑忘歌

<p>  八寨镇位于马关县西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6.7公里,地处两州(文山州、红河州)四县市(文山州马关县、文山市,红河州屏边县、河口县)交界处。镇情:一是土地面积广,人口数量多。全镇国土面积326.3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一位,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5%,经济发展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全镇辖15个村委会1个社区,总人口11027户44006人,居全县第三位。二是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八寨历史文化悠久,龙氏土司以阿雅(今八寨)为中心,由宋至明司治文山大部分地区,历时26代600余年。八寨自古以来文化和商贸繁荣,加之地理位置优势,在解放前八寨一直是马关的经济文化中心,“茶马古道”、“商贾云集”是八寨古镇商贸繁荣的真实写照。八寨是马关县最早的革命活动中心,1929年马关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于八寨,李国定组织并发起了震惊滇东南的“农民武装暴动”。1950年,马关县人民民主政府在八寨成立。阿雅古乐、滇剧、打清蘸、社火等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10个,八寨街脚四合院被列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三是环境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八寨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耕地面积5.8万亩,森林覆盖率45%,物种丰富,雨量充沛,适宜发展热区水果、地产药材以及蔬菜、畜牧等产业。八寨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商贸活跃,是马关县西部地区“四乡镇一农场”的商品聚散流转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云南省商贸型特色小镇、云南省文明村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住宿—龙马山泉酒店</p><p> 龙马山泉酒店设施设备齐全,聚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环境清静幽雅,旅居于此,能消除旅途疲惫,更能让您一身龙马精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云南“杉木王”</p><p> 该株古“杉木王”生长在马关县八寨镇芦差塘村委会岩脚村小组后山,树基径2.28米,胸径1.8米,树高约33米,冠幅占地面积254平方米,需要5个成年人双臂连在一起才能围拢。据有关林业专家介绍,该古杉木树龄约473年,是目前云南省境内发现的最大一株杉木,在全国杉木中也极为罕见。据当地群众传说,该古杉木为八寨龙氏土司第二十六代孙龙上登所种,希望龙氏土司的统治能像“杉木王”一样枝繁叶茂、代代延续,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龙氏土司昔日的辉煌已变成历史,唯有这棵“杉木王”还在挺拔苍翠,见证了八寨400多年的发展变迁。</p><p>&nbs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洞门水库</p><p> 鱼洞门水库位于马关县八寨镇北西面,距八寨镇约1公里,水库总库容120万立方米,可为八寨镇及周边农村提供饮水87.8万立方米,解决下游耕地灌溉用水58万立方米。水库四周群山环报,绿翠成荫,风景优美。北面的城子山如一个巨钟倒扣于水库上,山水相映,城子山上便是阿雅古城遗址,抬眼望去便能看到400多年前的古城墙,恍惚间,仿佛能看到“八寨王”龙上登正在城中操练兵马,抵御外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景阁</p><p> 龙景阁位于八寨镇东北面龙马山顶,距八寨镇约1公里,登上龙景阁整个八寨集镇便一览无余,让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是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登高望远的好去处。龙景阁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书“上登王跨龙马驰骋沙场抗交卫国勤勉功臣传佳话”,下联书“国定君举义旗暴动石桥诛恶护民革命先驱垂史籍”,书写了八寨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两位人物的光辉事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过境线观景台</p><p> 北宋宣裕四年(1052年),宋大将军狄青奉命证讨侬智高。五年(1053年),其下属部队尾追至今文山一带,在文山西华山立“宋狄青南征至此”碑,寓居此地并从俗于和泥人(哈尼族古称)的夷人龙海基以带给(嚮道)有功。赏阿雅地(今八寨)。时维摩、六绍、朵那、白谨耳、大小教化、五弄、安南、牛羊、新现(今屏边)等处皆为属。龙氏土司统治这一地区,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世袭六百余年。在世袭历程中因“令舍人分管,年久富强,渐不适宗长约束,至是俱改姓。”</p><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土司尤指上登贤,倜傥风流智勇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在尊儒开教化,功因御寇捍华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谋高计妙歼交匪,义正辞严斥逆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略文韬人敬慕,如今龙马有遗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录李开鸿先生之《八寨王龙上登颂》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马关第一党支部</p><p> 马关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位于马关县八寨镇八寨中心校三圣宫内。三圣宫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起初建筑用途为祠堂,1852年变为私塾。民国二年(1913)八寨男子学堂、女子学堂搬于此,后改名为八寨小学。解放前,八寨地区社会基本矛盾尖锐突出,封建势力顽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盼望翻身解放,摆脱困境的愿望日益高涨。1928年3月省临委派中共党员李国定回到马关八寨开展农运工作,李国定与八寨小学校长李星阶取得联系后,应聘到八寨小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并于1929年5月在此成立了马关县第一个党支部,李国定任支部书记,支部办公地为三圣宫。</p><p>&nbs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街脚四合院</p><p> 八寨街脚四合院民居建筑群约有民居60余间,民居建于清代晚期民国初期,占地面积为35000余平方米。建筑形式以前屋、后屋、左右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单体院落为主,也有少数从屋后扩建另一个附属院落的复式院落。古民居群均为土、砖、木结构,青瓦覆面、硬山顶、穿斗式两层建筑。部分民居作装饰性斗拱,檐枋为灯笼形小吊柱,明间为雕有梅花、方格的格扇门窗装置。民居建筑群建造朴素大方,是马关地区至今保留得较为完整的一处民居建筑群。</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花坝神谷</p><p> 在马关县八寨镇,有一个叫“花坝神谷”的地方,名字很美,景色也很美。花坝神谷坐落于文山、红河两州三县交界处,这里酷似陶渊明所述的世外桃源。风光浪漫,不少游客已邀约上亲朋好友到这里烤烧烤、玩漂移、在“网红桥”上游乐……两岸柔美秀丽的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心旷神怡。</p><p> 2016年12月,马关县八寨镇湾子寨村委会岔河村和新寨村委会花坝子村两个村小组的74户村民成立了马关县花坝神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的“花坝神谷”就是一个以农业生态观光开发,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特色餐饮、休闲运动和水上游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把“风景”变成了“产业”,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p><p>&nbs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年古村梁子上</p><p> 梁子上村是一个家族式聚居村,全村都张姓,均为汉族。张家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后搬迁到四川,再到贵州遵义府绥阳县朗里十甲上村荆竹园。在贵州期间,由于当时清政府腐败,地方农民起义不断、官府镇压不断、战乱纷纷,最为典型的要数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可以说那时天下大乱,兵灾连年不息,民不聊生,张家高祖张应学就带领一家人逃到云南开化府永平里喜主梁子上。梁子上村张氏一族迁至八寨,有近400年的历史。张氏一族迁至梁子上后以耕读为本,除耕种生产以外,非常重视读书启智。其家谱中这样劝告后世:“居心忠厚、耕读勤俭、广行善事、积德累功。”家族中有两人考功名时小有成就,在全省都有一定影响力,唐继尧执掌云南时,曾专门为梁子上开字辈的张开珍60岁大寿赠送了一块匾,上书“五福四利”四个大字,可见梁子上张家家境在那一时期里十分显赫。梁子上张家除耕读传家外,还特别擅长打铁,制作犁铧、锄头、镰刀等农具,为提升打铁质量,张家又派人到昆明、玉溪等地拜师学艺,认真钻研昆明、玉溪等地的造炉、制模、用材、制炭技艺。据老一辈人讲,梁子上村打造的镰刀可当作剃头工具使用,因此运送到集市上销售的工具往往被一抢而空,有时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将货运到集市上交易,客人宁愿暂缓购买,也不情愿买其他人的产品。</p> <p>  顺着高低起伏的进村道路,走上村里那悠悠古道,收入眼里的老屋,满是历史的沧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经古乐</p><p> 八寨洞经古乐为宫廷音乐与八寨本土音乐融合的产物。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龙上登奉父命赴京领袭土司世职,遍访名宿鸿儒,学问大进,带回了许多先进的中原文化,其中就包括宫廷音乐,宫廷音乐经与八寨本土音乐的交融发展,便形成了八寨本土特色的洞经古乐,主要用于道教大型法事的演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铜锅宴</p><p> “四海翻腾只因心中有碳火,八仙醉倒源起八寨铜炊锅”,这说的就是名扬四海的八寨手制铜炊锅。相传铜炊锅是八寨王龙上登从京城带回来的,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因八寨气候较冷,所以传播开来。八寨铜炊锅选用的食材种类和制作十分讲究,火锅汤料是用本地土鸡炖煮而成,按照传统,必有的火锅食材共11种,分层次依次序装入铜锅里。首先底层装入的是青菜和蒜叶,第二层装入茴香菜、第三层再装入洋瓜和茨菇,最后一层装入鸡肉、腊猪脚、脆皮猪脚、肉丸子、酥肉和五花肉,最后再灌入土鸡汤,这样才是一锅完整的八寨火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荞粑粑</p><p> 马关县八寨荞粑粑选用苦荞面精制而成,虽为苦荞,但做出来的食品却一点也不苦,反倒有一股淡淡的甜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韵阿雅,魅力八寨,欢迎你的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