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节散记

青梅煮雪踏歌行

<p class="ql-block">1、教师节,往往令一些人回忆起求学时的老师。</p><p class="ql-block">2、我也是。</p><p class="ql-block">3、第一位,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数学段老师。上语文课时讲MAO时代的“FUKUAFENG”,说村里的大猪圈里就种了一株地瓜,长得硕大无比,秋天刨出来拿到公社去展览比赛。可能因为是亲历的真事,段老师讲起来绘声绘色,无比专注而投入。而我们底下的孩子们也因为故事的离奇和戏谑而阵笑不已。其实,那不是“故事”,是“历史”。现在想来让我感动的是,身为民办老师,养家糊口还主要靠扛锄头的段老师,却能如此热情洋溢地为一群毛孩子认真履行一名语文老师的使命,此举虽不少见,却值得珍惜。一种渐行渐远的,明显的80年代农村小学教育的遗风。多少让人怀念。</p><p class="ql-block">4、第二位,六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刘老师。刘老师的课堂,让我长久以来有一种执念:一堂好课,要想完美,离不开讲课老师对本学科的热爱。语文课,应该是一种师生之间出于平等尊重而生发的诉说与感知,是流动着生命活力的点燃与唤醒。说教与灌输的比例应该缩小吧?也许,如果不是"民办"的帽子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她绝不会辞职;如果她不辞职,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受益于她的语文引领;当这些幸运的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蜕变为散发着语文审美情趣的父母;如果......所以说,惟学历而将老师分成三六九等的制度,扯淡至极,甚至可恶。中专毕业就比高中毕业优秀?!哪门子“一定”的道理?</p><p class="ql-block">5、第三位,生物老师,好像是八年级。个儿不高,蛮漂亮。她几乎不直接讲课。我看课本不明白,问她,她说她“从来没学过这些东西”。没有丝毫羞赧之色。当时我很想怼回去:那你来教什么课?可是从小受的教育还是让我不争气地把想说的话憋回肚里去了。现在我的课堂上,有孩子提出问题,我会给他/她发奖贴,我不但正面回答他/她的问题,而且会把引申的知识告诉他/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一向讨厌将任何职业在道德上过度拔高,包括教师,但是你在知识上都满足不了孩子需求的话,你也就没必要再站在讲台上了。</p><p class="ql-block">6、第四位,高二的化学老师。那是个普通话有点蹩脚但备受我尊重的老教师。彼时,老师近退休,对我们文科生而言,化学是副科,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亲爱的化学老师一如既往、认真执着地以慈爱期冀的眼神鼓励、启发我们,温暖的笑容流淌着宽怀和悲悯,如一束散发着爱的光亮,照耀着台下半成熟的懵懂少年。</p><p class="ql-block">7、第五位,大学的陈嘉映老师。喜欢这位老师,一半缘于对西哲的偏爱,一半缘于对探讨、思辨、推理式的课堂的吸引。至今令我后悔的事情之一是,没有报考陈老师的研究生。我这人缺点很多,但优点之一是喜欢琢磨思考,显然陈老师的治学风格合我口味。给我们带课时,陈老师曾布置过一篇论文,我不喜欢COPY,于是认真独立完成。结果得了100分。从小到大,写文章这类的作业还没得过100分。其实文章现在拿出来看看很是幼稚。陈老师所以这样做,首先是他的特立独行使然,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对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吧!</p><p class="ql-block">8、其实,值得一记的老师还有很多。不想再啰嗦下去。只讲最后一位。幼儿园的刘老师。她和我同村,和我家有点亲戚关系。这次回家又遇见她。还是无法掩饰面对她时贯有的“惧怕”与“拘谨”。哈哈!三十多年了,此“恐”无计可消除,才出“村头”,又进“笔头”。可见,孩童期幼小的心灵是多么得需要疏导与呵护。可惜,迄今,基础教育的现状依然令人担忧,有些方面甚至恶化中。这里不想详谈,否则一本稿纸也写不完。毕竟,教育好一个孩子,需要撬动整个村庄的力量。教育好所有的孩子,需要举国之力,举社会之功。于己而言,虽应不弃点滴微薄之力,不舍漫漫求索之期,然小胳膊扭大腿之痛,时时惹人恼恨!因此,在今天这个日子,当有家长祝福我“节日快乐”时,我心沉重。不全是矫情,呵呵!</p><p class="ql-block">9、因为是散记,东拉西扯、自说自话这许多。节省读者的时间,来个结语吧。我一直认为,和其他职业一样,教师不应被特殊化对待,但客观上讲,教师这个角色确实无法抹杀它的特殊性。因为教师是除父母以外,孩子成年以前与其近距离接触时间最多、影响最深的人。因此,当我站在讲台上,虽然我望向孩子的目光是温暖而平和的,但我的内心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中总是浮现自己所喜欢的、老师该有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