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浦江红色“延安”足迹合集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上市村(第三部红史篇)</p> <p>摘编:黄志维</p> <p>史实为鉴</p> <p>老革命回忆录佐证</p> <p>浦江红色火种发源地</p><p> 一 一 上市</p><p> 1938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工委派新四军丽水办事处共产党员马丁(孙克辛 抗州人)来浦江开辟党的工作,马丁通过党组织到黄宅与黄长波取得联系,以同学身份住在黄长波家。来浦江以谋求生计为名,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在各县开展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大革命时期入党的黄长波积极参与统战工作,主动与县政府来往,并出任古城乡(黄宅乡)乡长,以古城乡乡长身份在黄宅大宗祠创办古城民众夜校,自任校长,马丁以该校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执教的还有黄陆丰.黄尚基等。学生大多是附近上市.下店.三角塘.上宅等青年农民和古城学校的大龄学生,向他们进行抗日救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阶级教育,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侵略者;夜校教识字,还教革命歌曲。到校听课的由1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还开办了青年暑期训练班,请了几位教员,其中有当时刚从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回浦的张鼎生同志(即著名画家张振铎)。除教政冶课.革命歌曲外,还教语文.大众哲学.救护伤员等课目。</p><p> 1938年5月,在黄长波家召开浦江县民先队大队部成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黄长波.马丁.张世檸(现名张林岚).傅明堡(1939年牺牲,烈士).张世凰.张纪恩.黄骕文.黄鹤文.倪汉三.金良昆等人,会上推选黄长波为县民先队大队长,马丁为组织委员,张世檸为宣传部长。会议决定民先队的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民先队的基地应设在黄宅,以此为中心向东乡的村镇辐射;第二步再向南.北.西三乡发展。</p><p> 25日,由黄世檸.于林桂(1945年9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筹办宣传抗日队刊《吼声》创刊出版,后被伪县党部勒令停刊,她的《创刊词》被收录在《浦江县志》的地方文献中。</p><p> 同时办起了“抗战剧团”,巡回演出,宣传.捐募(即捐募.募捐同在)抗日。潘宅组织“抗战歌剧团”,教唱革命歌曲等节目,在潘宅东陈.岳塘.张官等村化装演出,募捐抗日。</p><p> 1938年秋,上级党组织先后派林材(又名林一新)和崔洪生(又名崔秀扬.陈福明),从温州来浦江。和黄长波马丁一起,派他去郑家坞,发动铁路工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在王市.夏张等村活动,发展民先队员。</p><p> 崔洪生通过与黄长波关系,以教书作掩护,与黄尚瑷在书堂屋创办上市民众学校,白天学政治文化,晚上教学拳练武,教唱革命歌曲,学员有70余人。向金萧支队输送兵源,扩充革命武装。催洪生还到岩头镇的王店.山垄王店.小王店.下扬等村发展民先队员。不到一个月,在浦江发展了“民先”队员40余人。同时,又在浦江的潘宅.治平.张山.石鼓.浦江西乡.横溪.石塔湾.里黄宅.塘岭金.里黄宅.西北山区杭口坪等地发展“民先”组织。至年底全县发展队员400余人。上市参加民先队的有50余人,占全县民先队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多。</p><p>浦江党组织的诞生和发展</p><p> 1938年6月,中共金衢特委派唐智和来浦江工作,与马丁一道食宿在黄长波家,并在黄长波家楼房东侧客房(东车门),成立中共浦江特别支部,唐智和任书记,马丁任组织委员。这是浦江县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县级领导机构。8月,唐智和奉命离浦江,特支书记由马丁接任,金衢特委派崔洪生来浦江,任特支组织委员。10月初,马丁在上市村开始发展党员,第一批吸收入党的有黄祖明.黄玉芳(黄穗).黄玉榴等地下党员,由马丁带到上市元东山小庙举行了入党宣誓,马丁在上市书堂屋召集崔洪生.黄祖明开会成立了党小组,组长马丁。</p><p> 11月,遵照中共金衢特委指示,撤销中共浦江特支,在黄宅成立中共浦江区工作委员会,书记马丁,委员崔洪生.林材.黄祖明。12月,中共金衢特委书记林一心来浦江检查党的开辟工作,住黄长波家。其间,在上市书堂屋召开会议,成立了上市党支部,书记马丁,组织委员崔洪生,宣传委员黄祖明。这是浦江县在抗战时期成立的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在上市书堂屋分别建立了上市农民支部(大约有党员10多人),一个妇女支部,支部书记黄玉芳(黄穗)。上述上市村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1名,下设5个党小组,接着又在上市村附近的下店.上宅.新店.桂花明堂.童村.大房.骆村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建立了黄宅上宅村与下店村党支部,支部书记黄春波。下有上宅.骆村.下于市.新店.中央宅村.李源.永峰6个党小组。</p><p>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上市村中共党员24人:黄祖贤(1938年至1940年支部书记.大房),黄玉榴(1941年至1944年支部书记)。</p><p>黄宵希.黄尚瑗.黄祖坚.黄龙福.黄尚华(下店).黄棋苟.黄长波.黄祖明.黄尚庆.黄世育..黄世通.黄基火.黄金奎.黄遵棋.黄陆丰.黄遵铭(烈士).黄遵畦.黄亚珠(烈士).黄可地.黄月芳(第一批.黄群珠.黄群钗.黄小飞等)。下店村13人,群联村5人,六联村5人,三友村5人,智第村3人,勇进村3人,一心村4人,新华村4人,信华村5人,日升村4人,永峰村6人。</p><p> 先后分别建立豪墅.夏张.兰塘.王店.潘宅石鼓党支部。1939年2月,上市党支部党员黄陆丰,受中共浦江区工委派到花桥里黄宅村小学任教掩护,开展抗日活动,发展党员,经批准在外黄宅祠堂成立了里黄宅党支部。1945年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县巳有10个农村党支部。</p><p> </p><p> 1939年初,马丁奉命调离任东阳县委书记,浦江区工委书记由崔洪生接任。3月,崔洪生.林材身份暴露奉命调离,派潘一芝来浦江接任区工委书记。潘一芝因病调离浦江去金华,不久病故,浦江区工委仅留黄祖明一人坚持工作。同月,中共金衢特委在兰溪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指定浦江的黄祖明参加。9月中旬,派蒋忠(1911-1948 原名章仲尧,又名章尤坚,1948年6月牺牲,烈士)</p><p> 来浦江工作到黄祖明家,奉命中共浦江区工委改为浦江县工委,书记蒋忠,黄佳作.黄祖明委员。由于黄祖明被伪保长怀疑,蒋忠即转移到岩头山垄王店村,以教书掩护进行党的秘密活动。1940年初夏,中共金衢特委派陈雨笠(又名陈劲韬)来浦,在山垄王店村改县工委为中共浦江县委,书记蒋忠,委员黄佳作.黄祖明。1941年2月,蒋忠调离,梅凯接任县委书记。同年10月改党委制为单线领导的党的特派员制,梅凯任中共浦江特派员,隶属于中共金属特派员陈雨笠领导。</p><p> 1942年5月19日,中共金属特派员陈雨笠在义乌柳村主持召开会议,义浦特派员参加,决定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7月初,由我党控制的一些武装,在义乌下宅祠堂集中,成立了金东义西抗日自卫大队,中旬,为初建的这支武装取得合法名义,根据会议精神和党组织的安排,黄长波利用关系进入国民党八十八军(军长何绍周)的“钱南军别动第一支队”楼允文部任支队政治部主任,季鸿业军法处处长搞到“第八大队”的番号.委令.关防.军需,把刚成立的金东西抗日自卫大队编为该支队第八大队。不久,楼允文垮台,“钱南别动第一支队无形解体”。“八大队”番号不再用“钱南军别动第一支队”的头街。1943年12月金萧支队成立后,即改称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第八大队。</p><p>红色革命创立“7个第一"</p><p> 浦江县第一个中共县级领导机构,中共浦江县特别支部成立;中共浦江特支第一批地下党入党宣誓地;第一个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中共浦江上市支部成立;第一个中共浦江上市妇女支部;第一个抗日救亡时期成立中华民族先锋队浦江县大队部;成立第一个县民先队抗战剧团;成立第一个民众文武学校。</p><p><br></p><p>创下“五个最多”</p><p> 抗战时期参加民先队的有50人,占全县总数的十分之一多;解放前中共地下党员人数29人;动员参加金萧支队第八大队的有16人;报名参加干训队的达15人;英雄牺牲烈士有7人。</p> <p>红色革命与历史文物息息相关,神奇巧合</p> <p>南门古街 黄四记起发地 </p><p>黄长波祖居地</p> <p>红色革命火种发源地;地有"三奇”:在古城如此喧哗人口密集的白色恐怖下,地下党闹革命;重大革命活动与古建群息息相关;解放前(后)黄长波和其他几十名地下党员,党外不知也无曝露。</p><p>院有三大:单体108间古建黄长波故居即“黄四记”规模大;院中有人,人中有院,院内阁楼夹壁暗道机关防御隐蔽性大,内外四通八达;对红色革命党政军商群法等.故居“一门三英杰”.整体应用上贡献大。</p> <p>兄长波.弟宣文.妹黄穗 卧室</p><p>黄穗(黄玉芳)</p><p>浦江县民先大队抗战剧团长</p><p>中共浦江特支第一批新党员</p><p>中共浦江县第一个妇女支部书记</p><p>外交部驻外使馆:一等秘书.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等</p> <p>黄宣文 中央党校办公室主任 副部长级</p> <p>“黄四记”东车门</p><p>浦江县抗日民族先锋大队</p><p>中共浦江县特别支部(首个县级党的组织)</p><p> 成立旧址</p> <p>东厢楼上中共县特支成立会址</p> <p>上内左(对进大门)</p><p>黄长波接客大厅(花厅)</p><p>县特支.县民先大队部机关办公地</p><p> 未恢复</p> <p>“黄四记”西门</p><p>“一门三英杰”</p><p>黄长波.黄穗.黄宣文居处进门</p> <p>黄长波书房</p><p>浦江县民族先锋大队成立旧址</p> <p>黄长波</p> <p>大北门</p><p>解放前夕(初) </p><p> 中共浦江县区委.区政府</p><p>人民解放军黄宅区中队</p><p> 驻地</p> <p>北大门内:</p><p>右古南货店</p><p>左古南门药店(大生)</p> <p>假壁暗道</p> <p>老南门古街通进“黄四记”东门</p> <p>“黄四记”染坊遗址</p> <p>北大街(西)</p><p>左“黄四记”火腿作场</p> <p>黄遵浦.黄祖先回忆原书堂屋草图</p> <p>上市书堂屋</p><p> 私塾改公立学校 </p><p>抗日救亡时期浦江中华民解放先锋大队民众文武学校</p><p> 中国共产党上市党支部成立(抗战时期浦江第一个基层党支部)</p><p> 中国共产党上市农民支部成立</p><p> 中国共产党上市妇女支部(浦江第一个基层妇女党支部)</p><p> 上市地下党夜“盗”国民党区中队枪械</p><p>旧址 (未恢复)</p> <p>黄祖明(1912-1988)</p><p> </p><p> 1938年民先队员;中共浦江特支发展第一批新党员;中共上市支部宣传委员;11月撤销中共浦江特支,成立中共浦江区工委,委员;</p><p> 1939年7月黄祖明去兰溪参加金衢特委第一次党代会;</p><p>1939年9月起担任黄宅.夏张.里黄宅等9个党支部的负责人;</p><p>9月中共浦江区工区改为中共浦江县工委,委员;</p><p> 1940年初夏中共浦江县工委改中共浦江县委,委员;</p><p> 1941年10月,党委改单线领导的特派员制,梅凯任中共浦江特派员,担任浦江东部地区负责人;</p><p> 1942年梅凯调任中共兰溪县特派员后,任中共浦江地区临时负责人;</p><p> 1944年2月金义县委改建为中共金义县委,金义浦县委决定成立中共浦东区委,委员;</p><p> 1945年下半年,浦东区区长.中共浦江地区特派员,组织武工队;</p><p> 解放后:</p><p> 先后担任黄宅区区长.玄鹿区区长.浦江县农林科科长.建设科科长.民政局局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一至三届浦江县人民委员会委员。</p> <p>黄祖明旧址</p><p>中共浦江工委会址</p><p>中共浦江县委筹备会</p> <p>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基本情况及审报理由:</p><p> 上市古老而神奇,红.古文化并存,乃上山文化既由稻耕起源文化向集市贸易进化浓缩版,也是连接“上山文化公园”,补“短板”.架“桥梁.合“接龙”。</p><p> 村内南宋起始市.古街.古铺.古建.排船古码头(古盐店遗存为证)史记浦阳江.蝴蚣溪汇“合溪”.一江.一渠.三井.苍.黄.蛟三龙地貌巧合人文兄弟仨(从龙.遇龙.友龙)进士,“父子四进士”及后黄道斌等奏请还乡抗瘟济民。辛亥革命浦江“千人会”黄从周“一门三英烈”革命老根据地闹市地下党红色火种发源燃遍浦东(白马夏张.郑家坞).浦南(潘宅).西北部(里黄宅.山王垄.利张)等,“一门三英杰”的黄长波故居集红.党.政.军.商.法.暗道机关等一院,,文物古迹与红古市(居).社会人文,自然景观,地貌水系融为一体,历史瑰宝不可多得,埋没历史,找不到根,珍惜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重中之重,人之有责。</p> <p>画苏院长洪晓兰考察上市文化旅游</p><p>洪晓兰院长考察助力上市文化旅游记实</p><p> </p><p>爱国主义和社会科学教育基地</p><p><br></p><p>革命老根据地村暨故居.古建起始市</p><p> </p><p>展品.文物.图片.史料.存列文字说明:</p><p>展牌展板.碑记简介,为中英双语,黄长波故居及“一门英杰”;关帝殿及中共浦江特支第一批新员宣誓旧址;万年台及抗日捐幕台;书堂屋抗日文武学校及戏房屋抗战剧团旧址;怀德堂,三衢司户黄裳置田200亩救济族民,刑部司门主事黄道斌奏请还乡抗瘟济世。</p><p>辛亥革命浦江“千人会”首领黄从周及“一门三英烈”。</p> <p>邀请帮忙老哥陈有林先生,陈小元先生前来浙江浦江黄宅上市村考察红色革命先烈基地。收获满满,家乡祖宗的伟大,为革命事业的奉献。让我心灵受到了敬仰的膜拜。我爱我的家乡。发心要为家乡的油画艺术教育教学做点什么,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朋友,您有时间过来我家乡旅游。这里是文化之邦,书画之乡。</p> <p>请示报告</p><p> 1.我们认为江南黄家大院“黄四纪”108间与“黄长波古居”无论从古建.古居.历(红)史等重要性保护利用都是不能分割的的整体,不应以个人住房划分。</p><p> 2.我们黄宅镇上市村,不但是红色古城,众多文物古建都与红色革命活动息息相关,是浦江革命火种发源地(1986年市列为革命根据地村);而且是黄宅起始市的发源地,因此不单对村,对全县有保护开发价值。</p><p> 3.此前我们曾先后对党代会提案办理逐级都报告过,也有明确答复,我们起点要求申办名村。</p><p> 4.依据材料附后,故请上级调查.考察核实,并请大力支持审批。</p><p><br></p><p> 浦江县黄宅镇上市村</p><p> 2019.7.6</p> <p>上市村向县人大,住建局等报告,黄长波古居红色革命史是“黄四记108间”及周边,包括老革命根据地村,红色史迹.29名地下党员,7名烈士等,遍布全村是一个整体,都应受到保护,得到上级大力支持。</p> <p>辛亥革命浦江“千人会”会办遗址</p><p> 黄兴祖居浦阳东市理和堂</p><p>浦江辛亥革命“千人的”的兴起与黄兴联络有关</p><p> 黄遵罗会唱“千人会歌”年岁已高记不清了,珍贵资料弥失。</p><p>“千人会”会址房也在上世记末被拆改建</p> <p>辛亥革命浦江“千人会首领”黄从周旧居--据浦江县非遗文化集《月泉流痕》记载</p><p> 叔.侄.甥“一门三英烈”旧居</p> <p> 2020年9月10日,浦江县“星星火炬代代相传 红领巾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浦江县第一个县级党的领导机构、浦江县民族解放先锋大队部成立旧址。抗战时期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旧址(书堂屋)——黄宅镇上市村黄长波故居举行。</p><p> 浦江县副县长陈子华,县府办副主任、县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潘文戎,团县委书记黄鹏甫,黄宅镇党委副书记张光辉,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少工委主任朱柏烽,团县委副书记傅捷,县少先队总辅导员王如敏以及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少先队员代表3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p><p> 活动在庄严的少先队仪式中拉开序幕</p><p> 黄宅镇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为到场的嘉宾们献上最珍贵的礼物——红领巾</p><p> 活动中,少先队员带来了《祖国啊, 我深情地爱着您!》朗诵节目,积极向上的诗朗诵,追忆了祖国的发展历史,展现了少年儿童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更懂得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少先队员们缅怀英雄的壮烈事迹,回忆革命精神,踏着英雄的足迹,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阔步前进!</p><p> 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少工委主任朱柏烽寄语全体少先队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在少先队这所大学校里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从小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p><p> 信仰之火熊熊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活动中,陈子华副县长用红色火种点燃星星火炬,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现场240余名少先队员共同发出了自己的红色宣言:“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p> 此次活动推进了浦江县“真善美”种子工程落地落实,在革命旧址举行启动仪式,加深了少先队员对党是先锋队、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这一血脉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争做品德优良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为建设“水晶之都、诗画浦江”筑梦前行,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p> <p>红史篇摘编暂告一段落,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