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遗风里的枪手部落

鼾声

<p>  澳大利亚著名的史学家格迪斯在其《山地民族》的著作里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p><p> 而在所有的苗族里,至今仍然枪不离身的部落,就是岜沙苗寨。据说,他们的祖先是蚩尤的第三个儿子,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因此,在西南的山区中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p><p> 贵州的岜沙(苗语草木繁多的意思)苗寨位于从江县城南六公里处,月亮山麓茫茫的林海中,由五个寨子组成,全寨400多户、2000多口人。这里树木幽深,古藤缠绕,木楼古朴,环境优雅,至今还保持着古老神秘的生活方式,其居民装束有秦汉遗风。</p><p> 宾客来临,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岜沙姑娘用牛角杯敬上米酒,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统响起,火枪对天鸣放,打开寨门迎宾入内。随后,林中一条石板小路将您带入一个神秘的世界。</p> <p>  古朴的村寨延续着古老的安祥</p><p> 被列为地球上最神秘的21个原生态部落之一的岜沙,寨子建于山粱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栏杆式吊脚楼依山而立,或高或低,随地势起伏掩映在莽莽的寨头古树林中,与青青翠竹交织在一起,古韵十足。</p><p> 房屋排列与山脉保持一致,村寨山石纹理清晰,祖母石、芦笙堂、守脑坡、古井、古树林、石板路、寨门、禾晾、祭祀地等文化要件,保留着原始的空间格局和形态。</p><p> 走进岜沙,犹如置身于古远的原始部落,时间隧道瞬间将人们拉回到数百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具有强烈的原始色彩,人树合一的神秘文化,呈现了贵州黔东南传统村落神奇独特的风俗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难怪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p> <p>  走进最后一个火枪部落</p><p> 岜沙景区的宣传板上,赫然写着"世界上最后一个持枪部落"。</p><p> 岜沙是不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持枪部落,我不得而知。但是,在我国,老百姓能扛着枪在寨子里走来走去的,恐怕也只有岜沙了。岜沙的汉子终身带枪,但从不乱放,以前是为了狩猎,现在主要在迎接贵宾和有重要庆典活动时,才会对天鸣枪。火枪的用途已经从原来的生存必需转化为装饰和祭祀庆典所用。</p><p> 最让岜沙人引以为荣的,是他们被政府给予特许,80%以上的男人拥有持枪证。这样,岜沙就成了我国最后一个火枪部落,而很多人也会因为这个特别的地方慕名而来,感受这与世隔绝的独特刺激。</p><p> 如今,这山里虽早已没有了走兽飞禽可打,但这里的男人们出门时仍喜欢带着猎枪,枪已成了他们随身的饰物,甚或是孩童。</p> <p>  从镰刀剃头到岜沙男人的发式</p><p> 岜沙男人最独特的发式是令人称奇的,苗语称之为"后棍"。剃发工具竟然是砍柴用的镰刀,剃完后将剩余的头发束于头顶,盘成鬏髻。而岜沙男人头上蓄留的发髻是有一定寓意的,它象征着生长并挺拔长青在山上的树木。有幸看到了这样独特的用镰刀剃头的表演。</p><p> 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并且是终生保持的。据说,这种发式是从蚩尤老祖宗时流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我国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镰刀剃头也是这里最具风情的表演。</p><p> 只见表演者非常灵巧的几个动作,就在被剃人的头上刮出了一块光亮的头皮,利落娴熟,感觉比电动剃须刀还自如,就是看着有点担心。</p> <p>  一个把树当神祭拜的部落</p><p> 岜沙是一个以树为神的部落,这里仍然保留着树木崇拜的习俗,每当有小孩出生,父母都会为孩子种下一棵树,这棵树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直到生命终结,便砍下作为棺木入葬长眠其中,这种树葬的风俗有一种朴素的生命观在里面。所以,在岜沙方圆几公里的地方看不见坟冢。</p><p> 生命树是岜沙人生命的象征,生命的代表,在这里,祭树是一种风尚,岜沙人相信每棵树都有一个灵魂,每一个灵魂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部历史,森林是岜沙人的骄傲和自豪。</p><p> 自古至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绝无仅有的一次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的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樟木纪念亭"。</p> <p>  秋千节荡出来的情人节</p><p> 在岜沙,由于比较封闭,与外界的交往很少,所以都是族内婚,秋千节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男女青年寻找对象的节日了。</p><p> 节日期间,姑娘们吃过早饭后打扮得漂漂亮亮,三五成群,早早地来到了自家的秋千堂,在那里悠然自得地边荡着秋千边等着小伙子们的到来,一旦见到中意的小伙子,她们就有意把秋千荡得高高的,眼睛不停地传递着"秋波",尽情地施展自己的娇美,欲想叩开小伙子的心房。</p><p> 在秋千堂里,若是秋千荡得越高越久,说明越是情投意合,就足以证明派对成功,此时,两人便会迅速地跳下秋千,告别同伴,挽着手,大大方方的走出秋千堂,在大森林里选准一个僻静之地,去筹划着他们未来的美梦。</p> <p>  岜沙人迎客祭祖之地一一古芦笙堂</p><p> 在岜沙寨东方坡茂密的树林里,在杉树、木荷、香樟、枫树等参天古树之中,有一块约700平方米的平地,是岜沙人迎接客人赛芦笙、祭祖的地方。</p><p> 歌不离口,笙不离手,可见芦笙是苗家人最喜爱的乐器。每逢节日、喜庆日,或是贵宾来临,大家欢聚一堂,手牵手吹奏芦笙,踩着欢快的脚步,跳起热情奔放的岜沙苗族芦笙舞,表达喜悦和欢迎之情。</p><p> 岜沙人崇拜太阳神,每次集会踩芦笙男女列队,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后退七步后才吹响芦笙起舞。</p> <p>  有趣婚俗的演示与参与</p><p> 岜沙苗寨的婚俗是与众不同的,有着自己的传统。主持人会让漂亮的苗家女孩儿扮作新娘,而新郎则是由女孩凭"眼缘"在现场的观众中挑选的。新郎要带上独特的新婚礼帽,还要接受猎枪、抢亲、拜树神,还有牛角杯苗家酒的考验,幽默的主婚人在现场逗趣连连,让大家在游玩之间感受岜沙的独特婚俗形式。</p><p> 婚礼中,"新郎"和"新娘"要喝交杯酒,接受族里长者的祈祷洗礼,最后,"小两口"端着娘家的平安粽子分给现场的观众。</p><p> </p> <p>  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p><p> 据介绍,岜沙的女人从小就要跟母亲学习绣花、纺线、织布、缝制衣服。她们不与外界交往,不会说普通话,也很少有人上学读书。但苗家女着装极为精美,她们上穿大襟衣,下穿百褶裙,扎绑腿,不求婀娜多姿,只求腿脚灵便。特别是衣裙上古色古香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p><p> 岜沙的男女很少穿鞋,大都赤脚,据说开发为旅游景点后,政府曾专门发球鞋给他们穿,以示文明,可还是散见有喜欢用厚实的双脚去亲吻大地的。</p><p> 岜沙是南部侗族风情区中为数不多的苗族风情景点之一。黔东南少数民族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除了重大节日之外,平时只有女子一身本民族的装扮,而男人在外表上与汉人难以区分,岜沙则是个例外,一身土法染制的青布衣,宽大的直筒青布裤,腰间别着砍刀与牛角火药筒,肩上扛着火枪,这不是古装电影里的角色,而是现实生活里的岜沙男人。</p> <p>  千百年过去了,昔日风俗依旧,仿佛历史已在此处停留。</p><p>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一种文化滋润着一个部落。岜沙已不再年轻,可正是这不再年轻袒露出的恬静与幽深,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安宁,这是在都市里生活的人们体会不到的,也是他们一直向往的。</p><p> 岜沙虽然也在开发之中,却依然是目前我到过的寨子中比较原始的一个。不管是火枪,还是男士的发型,都相当有特色,演出也是寨子里的居民们为大家的表演,对岜沙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与效果,特别是现场为苗家汉子用镰刀剃头,感觉实在是很酷,第一次见识了这样的火枪,发枪之后,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那是久违了的味道。</p><p> 愿岜沙人永远像延续着他们生命的棵棵古树那样挺拔和郁郁葱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