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上有一家不卖咖啡,但多“喝”了,也会上瘾的“拿铁”小店

繆新亚

<p>探店团走出““21gram”咖啡店,一路向东,大家的心情和话题还是围绕着“咖啡”,漫步一段路之后,大家发现,这一段的许多墙面都是用褐色墙砖贴面,上面是用卵石来装饰,高雅而低调,让人很自然想到想到泛着奶泡的卡布奇诺。</p><p>我们都知道,拿铁咖啡(CoffeeLatte)是花式咖啡的一种,是咖啡与牛奶交融的极至之作。加上空气里始终飘逸着如有若无着咖啡气息,让大家还是说着咖啡话题,满满的咖啡情结排解不了。</p><p>路过涌泉坊,它那纯咖啡色城堡式的门楼,乳白色的立柱,让人联想的还是“拿铁”,看来今天大家心心念念,难逃“咖啡魔咒”,陷在咖啡思维泥沼中难以自拔。</p> <p>探店的第三站是一家名为“FINE WRITE”文创情趣小店,推门进店,随着门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叮当”声之后,便是探店小姐姐们发出的集体尖叫,小店面积不大,但整个店堂里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摆满了各色手账、公仔、文具、文创小玩意、怀旧物品、手工定制作品、盲盒系列……对探店的小姐姐们来说,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来形容似乎已经不够了,分明她们的灵魂已经中毒,有年龄小一点的小姐姐说:“我早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好东东,我隔五差三会来此地扫货”。有80后的小姐姐不无遗憾地说:“假如我再年轻10岁,我一定会来买,买,买的!”</p> <p>店主麦可,是愚园路走街活动本条线路的副领队,笑着善意提醒:“到这里的女生千万要注意自己荷包,我这里眼花缭乱的产品就是会让你挪不开脚步,什么都要买下带走的,一旦钱包变空,可别怪我言之不预喔!”</p> <p>此次,走街团女多男少,少多老少,老年人就摄影师张老师和笔者,张老师被一帮小姑娘拉着到二楼“咔嚓”去了,我乐得和店主聊开了。</p><p>麦可是位帅气的80后,他向我说起了他的创业初心:上海从来不缺乏潮流精神,引领潮流的不全是那些大马路的高楼商厦,像愚园路这样弥散着浪漫温馨的小马路,照样可以引领文艺青年,满足他们剑走偏锋的时尚。</p><p>我开这家小店,就是为了满足文艺青年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麦可愿意在城市深处默默兜售自己的艺术之梦。</p> <p>为了筹备这家小店,麦可酝酿了7年之久,从单位辞职后,到世界各地到处旅游,一方面让灵魂漂泊,另一方面为自己漂泊的灵魂寻找安放之处,在日本和台湾,他找到了他安放灵魂的方式:他想在在街边巷角开出一家充满文艺、清新、复古、好玩的小店,不单纯为了生存,纯粹就是为了喜欢和梦想。</p><p>为了找店面,麦可在静安、徐汇、普陀、长宁骑着自行车,整整转悠了2个多月,最后小店落定愚园路,店面先天条件并不好,面积太小,还带二层阁楼,要价很高,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上家楼下卖花,楼上美甲、美睫,苦撑半年,难以为继,歇搁转让。</p> <p>麦可就接手了这么一个“烫山芋”,装修只花了13天时间,没请专门的装修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只请了一个木工、一个泥工,每天7点开工,半夜收工。这13天里每天睡不到5小时。家里无人理解,无人支持,没有退路,真有点自讨苦吃,而且有苦难言,无处可诉。</p><p>开店之初,颇多困惑,零碎小物件,品种很杂,利润不高,无从下手。</p><p>要摸准市场,瞄准受众,麦可不断调整着自己判断和眼光,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格局调整了四次,目前店里的商品门类2000多类,物品有近万件。</p> <p>后来麦可调准了方向:主攻文具和手账。对门是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中学——市西中学。对中学学生而言,文具必不可少,文具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刚需。作为中学生来讲,开始有了自己年轻而独特审美追求,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麦可在研究了中学生的审美偏好和行为特点之后,他进的文具大都是独特新潮,充满童趣的,虽然价格比一般文具要贵些,但正符合手里有点小钱、又有一点审美要求中学生的要求。</p><p>对麦可而言,他每天都在发现新大陆的路上思考与探索,他发现,在上海的一些文艺青年中开始流行手账文化,这是从日本传过来的一种文化现象。</p><p>在日本,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写手账的习惯,手账相当于一个笔记本兼计划本,日本人平均一人持有3个手账,一个记录生活,一个记录工作,另一个记录随心情而定记录些别的内容。日记、行程规划、行事历、自我规划、学习成长、读书心得、生活感悟、旅行笔记、百科大全、美食记录......全都可以在手账中记录下来,特别是2011年3月日本海啸之后,手账成了日本人抚慰灵魂的灵丹妙药,销量大增。它的记录形式不单是用笔书写,还配以创意手绘插图,还会用彩色胶带、贴纸、印章等来装点。</p> <p>手账最大好处就是,让时间看得见,让心情可触摸,它比单纯的文字更形象,比照片更可触摸,比其他老物件更有条理性,翻开一本过往的手账,仪式感、带入感、时空感扑面而来,看到了时间的刻度,回放着曾经的场景,柔软你的回忆,模糊你的眼睛……</p><p>麦可相信:手账文化一定会在上海大行其道的。于是他又开始主攻手账产品。</p><p>在“FINE WRITE”小店显眼的位置放着各种材质、规格、颜色的手账本,还有许多纪录手账的衍生配套用品,诸如彩笔、胶带、印章、素材、便签之类,可以说应有尽有。</p> <p>迈克相信,上海的时尚潮流,不但有南京路、淮海路的商厦名店组成大江大河里的汹涌澎湃;也有街边小店表达着小溪泉流的纯净明澈。自己做的是满足文艺青年情趣爱好、童趣蕙心的涓涓细流,但这终究也是“潮”的。麦克非常注意开发动漫、游戏、电竞、绘本的动向和它们新开发的衍生产品。麦可自认为眼睛很“毒”,眼光很准,首先他选对了愚园路这个街区,其次,凡他选的商品也都对路,店里调货很快,微信上每天都有新品推出,由于他的眼光与判断,小店开出不久就上了大众点评文化用品类的前三,而且长期霸榜,成了人气超高,口碑炸棚的网红店,许多人都是都是看着“小红书”,看到“大众点评”别人贴的照片慕名而来,所以,麦可从不对进店的年轻人作推销和介绍,他说进店的人都是懂的人,不懂的人你跟他说了,他也不懂。</p> <p>麦可觉得这些小物品是年轻人的咖啡和毒药,玩多了会上瘾中毒,欲罢不能。</p><p>他发现自己就是一个中“毒”者、“瘾君子”,而且中毒不浅,他每天亲自坐店,不请雇工,每天10点开门,晚上8点关门,本定一周一休,后来连一天都休不成了,后来就几乎成了年中无休的状态了。请别人看店,往往拿不下,麦克也不放心,偶尔请朋友看一天,事后自己起码要花上几个小时去整理。</p><p>一个30出头的男青年,每天“耗”在这空间局促的小店,卖着这些鸡零狗碎的小玩意也别指望发财,没有生存的压力,不等于不用心。</p><p>入行之后,麦可发现自己的灵魂被梦想牵着,回不了头了。</p><p>看到自己喜欢的东东,麦可也会自己留下欣赏、把玩、收藏。麦可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他只是喜欢痴迷,抑或就是上瘾中毒。</p> <p>在店里麦可也看到了不少“上瘾”者,本来二楼似鸡肋,最难处理,但麦可精心布置,把它打造成一个别样的精华宝库,楼上屋顶开有天窗,设有沙发,供来者坐下品鉴、拍照,楼上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拍出光影斑驳,背景潮动的“大片”。凡上楼者,必被“毒”到,总会后悔自己钞票太少。因此,麦可在楼梯处设置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慎登二楼,钱包不保”几个大字的善意提醒。</p><p>笔者和麦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楼上拍照的小姐姐们笑着闹着下了楼,各个眼色迷离。心满意足,连呼“好玩好玩”——笔者的采访也就结束了。</p> <p>走街的小姐姐们嘴里说着:我们还有下一站的任务,脚却并不见迈步————分明是“上瘾中毒”的模样。</p><p>在愚园路走街探店,要想不遭遇咖啡店,要不被“毒”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绕开“咖啡”的话题也是很难的。“FINE WRITE”就是一杯飘逸着牛奶甜香和咖啡醇香的“拿铁”,会给人带来难以忘怀的味道,记得适可而止,上瘾中毒就难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