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学校 默默耕耘奉献———记延安市优秀乡村教师樊麦芳

Aj

<p><b style="font-size: 20px;">  樊麦芳 ,洛川县杨舒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在从教过程中,她始终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坚持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爱心,把乡村女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的绚丽多彩,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家长的好评与支持。</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各种奖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15年被确定为校级骨干教师。</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16年4月获得县级“师德先进个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17年9月参加的市级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良好行为习惯研究”结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3月被评为校级模范班主任,4月评为学校优秀通讯员,9月被学校推荐为县级“乡村优秀教师”,同年带领学生参加汉听大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3月被县政府评为“文明家庭”。</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荣誉是对她工作的一种高度的肯定,也是对她今后工作的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前进的动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 爱岗敬业,扎根乡村教育</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高尚的思想品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广博的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搞好学校、班级各项工作,她严于律己,凡事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做到:学校的周例会总是早到;课间操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学校的大型活动,运动会、六一、队列队形比赛,她总是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严格训练,使学生能以一个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在大家面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二十年来,她始终将这一工作看成是至高无上的。春天花未开,她已站在讲台上;夏天烈日炎炎,她还站在讲台上;秋天果实累累,她依然站在讲台上;冬天白雪皑皑,她仍在不断坚守着。站在那崇高的三尺讲台上,她望着那一张张可爱幼稚的脸,看到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崇高而沉重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为此,她除了保证上好每一节课外,还担负着细致、具体、艰苦的班主任工作,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十年根植于乡村教育,二十年里把一个个无知儿童,教成心中有理想的优秀少年。这是她无悔的选择。</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 诚信做人,诚信执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人无信而不立。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学校、一个国家都是如此。自从2013年鲁利平到杨舒任校长,诚信一词便深入人心;2018年张小平到杨舒任校长,实干一词深入人心;“诚信、实干”二词,深深的使她更加坚定了自己一直以来爱岗敬业的态度。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诚信、实干”站好讲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课前,她精心备课。依据学段的课标要求,单元的教学主题,学生的年龄特点等认真准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课堂上,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体会学习的乐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课后她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全面发展的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课余,遵循学校的提倡,她用心组织班级孩子及家长们积极的创建“书香家庭”。</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她将结对帮扶,以老带新当做自己分内事。校园内她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新老师的“老师”。不知道如何上课的,她给示范着上;不会和孩子沟通的,她给举例说明;不会给同事评课的新老师,她给出了有效指导……操场上、走道上、教室门口,到处留下她和新教师交流讨论的身影。帮助年轻的教师使她乐在其中。</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每次布置,更换文化墙时,她总是能积极的参加,精心设计,确定了主题之后就开干,不管熬多深的夜,不管是画,还是剪多少的花花草草,当看到焕然一新的楼梯文化展现在大家面前,她总是那么欣喜和自豪。在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周楼梯文化创作完成后,她自言道:“这六年多的楼梯文化创作让我也成长了不少”。</b></p><p><b style="font-size: 20px;"> 3、舍“小家”,顾“他家”,送教不说苦。</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开展“三秦帮扶”工作之后,她帮扶的是一位智障孩子,必须送教下乡,一月一次的送教下乡她从未间断。三年的送教加深了她和帮扶学生的友谊,送去了党的惠民政策,乡村的小路留下了她坚实而又清晰的送教足迹。</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从教的日子她依然会“上下求索”,因为这正是她“教书、育人”所追求的境界。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b></p> <p>编辑:安君</p>

学生

乡村

送教

学校

教学

教师

讲台

诚信

帮扶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