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 (一)

一夫

<p>一.</p><p>&nbsp;</p><p>考而优则学,学而优则---</p><p><br></p><p>上半句,表示的是,考试顺手的,考出好成绩的,便可以做(好学校的)学生。众所周知,考试,是教与学运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教师,可以适时通过对学生施以适当的测试,了解学生的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从而切合实际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进度;作为学生和未成年学生的家长或者是监护人,也通过对考试的参与和督促,以及事后对考试结果的客观冷静的分析与讨论,可望从中找到差距,总结正与负的经验,从而更加有效的从事学习。</p><p><br></p><p>然而,在有些地方,考试则是一道门槛,一道屏风,一道不可逾越的墙。五花八门,各种类型的考试,让从事教与学的人,苦不堪言。那样的考试,或者说是以迎考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考试机制,其繁丰的内容和形态和频率,足可以与那号称‘色香味’俱全的八大菜系媲美。考试,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因为它挑动着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与教育息息相关的人群的神经;而,东方的烹饪,则纯粹是物质的,当然,吃饱喝足之后,是否就诞生了精神,难说。诚然,这只是一个俏皮的比较。不妨可以这么称道:中国的考试,乃至中国学生的善考与擅考,跟中国厨房里飘逸出来的令人垂涎的气味,一样闻名遐迩。</p><p><br></p><p>粥少僧多,社会人群流动的机制失却,使得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的局面,由来已久,而且日趋严重。尽管,社会在办学方面快速发展,但传统上的择校陋习,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大体上抵消了当局扩大招生的努力。于是乎,考试,便成了做学生,或者说是做一名‘名校’的学生的唯一的攀援阶梯。于是乎,便有了‘考而优则学’这样的说法。</p><p><br></p><p>传统上,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学而优则仕’。学好了,考的顺当,便可以步入仕途,从而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这样的套路,在几近封闭的社会,几乎是唯一的通途。可如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中,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给。固有的社会机制与阶级结构,经过暴风骤雨式的洗礼与冲涮,早已经动摇了其根基。孜孜求学以图进取的旧式的做派,终究归入了‘范进’式的旧话的窠臼中,特别的是在步入仕途担当的风险与日俱增的当下。</p><p><br></p><p>那么,学而优之后,不妨添加此类的字眼:惘,枉,妄,去,……这里的惘,表示的是怅惘,迷茫,因为目前的选择太多,而目不暇给;那个‘枉’表示的是‘枉然’。学成了,可突然之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可见得,有几回、几人,源自于学而优而终究飞黄腾达的。有!但比例着实可怜。</p><p><br></p><p>有句老话,叫:善始者实多,克终者盖寡。在这里,应该理解成:走上当官道儿的不多,能够风平浪静的走将下去的,几乎鲜有人在。社会学,讨论的是大比例,个别的,是为出人头地的椽子,另当别论。所以,书读多了,读成了,往往是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乃至精神上的妄自菲薄。</p><p><br></p><p>至于那个‘妄’,那是‘狂妄自大’的意思。自以为学业有成。《论语·子罕篇》中,述及四毋,也就是四个‘不’: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通“臆”,主观地揣测。必:绝对。固:固执。我.自以为是。孔夫子谈经论道,总爱使唤否定或者是双否定的句式,比如说那举世捧为圭臬的银律(the Silver Rule):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用了‘不’和‘勿’。</p><p><br></p><p>家父尝引此四毋教诲于我,另外加上一个‘毋’,便是‘毋妄’“不要狂妄自大”,家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大必臭!</p><p><br></p><p>读书人,特别是学有成,学而优的人,相当的一部分,落入了‘妄’这样的一个俗套。</p><p><br></p><p>至于那个‘去’字,在此不作赘述。本人向来‘毋我’,岂敢奢谈‘学而优’,但也是未能脱俗,‘去’了,如同那古代诗人笔下的黄鹤。</p><p><br></p><p>这,不好归咎于什么,但此类现象,至少不便归功于什么。</p><p><br></p><p>昨夜无眠!为这篇文字谋篇布局,便兴奋起来。按过往的习惯,肯定会一跃而起,挑灯夜战。可如今,毕竟年岁不饶人,特别是腰部不适,故而依旧赖在床上,待到天明。</p><p><br></p><p>考虑加上这考试的篇幅。当年进大学,那场考试,实际上成了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分水岭。记录下有关考试的点滴,也是希冀留下一丝痕迹。</p><p><br></p><p>我是在一九七八年秋季入学的。入学的年头,叫‘级’,比方我,是78级学生;毕业的年头,称做‘届’,本人为82届,因为是在1982年秋季毕业的。</p><p><br></p><p>其实,本人一共参加了两场入学考试。头一回,大约在一九七七年底。那是一个寒冷料峭的时令。考场设在当时的巢县二中。具体的考试内容,早已经忘个一干二净。只记得作文题目是:紧跟X主席,永唱东方红;由‘苦战能过关’所想到的。二者挑一。记得考场结束铃声响起来的时候,还没写完。</p><p><br></p><p>名落孙山,果不其然,没有超出任何我所亲近与熟悉的人的预料,包括那些希望我攀得桂枝,也包括那些巴不得瞧上一眼笑话的人。当然,他们全都是好人。但是,往往的,好人,并非完全的具有让人感悟的好心。</p> <p>记得那次考完回家,在烔炀那铺满碎石的街面上,有人大声的相问:考的怎么样哇?那是当时对但凡不甘于现状,考试找乐子,抑或是自讨没趣的人,一种见面礼仪,一份关切和问候。其实细究起来,就跟人们邂逅,道一声‘你克七过呐?’(吃过饭没有?)几无差异。当时,似乎还没有自考试的兴奋之中平静下来,就好像那钢琴,一只脚踩死在回音踏板上,手指头早就抽回来了,可那余音,依然的嗡嗡作响。</p><p><br></p><p>“差不多!”我兴高采烈的认真回答。一扭屁股回头一瞧,问话道寒暄的人,早就走远了。其实,后来三舅父笑眯眯地嗔怪我,说我‘就喜欢吹’。‘吹’,就是吹牛说大话。后来,我孩子似乎也得到我的真传,每回询问他的考试成绩,他都乐呵呵地回答:“好的很吶!”再过细的查问,他便回一句:“你想听我说一声‘没考好’。”一句话呛的我,顿时的便觉得气短,人也矮了一截,应了家乡俗话:看瓜的反倒被偷瓜的打了。</p><p><br></p><p>那是本人开天辟地头一回参加那么正儿八经的考试。记得当年在烔炀小学做学生,似乎是从来也没有拿考试当回事儿。好像老师和学生,乃至学生家长,一贯如此。大伙儿都悠然自得的,该干啥干啥。有一回,教授算术的杨应老,在街南头的浴室里碰上家父,随便的,便聊起我算术考了六十几分的臭事。估计那刚刚及格的分数,极有可能是杨先生看在早年与父亲同事的份上随笔划出来的。父亲倒是没有批评我,只是告诫我要细心一些,‘不要总是乱包包的’,父亲说。那是家乡话,意思是凡事手忙脚乱,不过脑子。当然,对于数字,家里人都晓得,我的天赋极高。后来我的孩子,也出过同样的茬。在四年级时,他的老师让他数学不及格。我就纳闷,跑到学校打听,原来,那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所有学生的试卷弄丢了。学生全部不及格。也是个有心无脑汁的,误人子弟。当然,校方告诉她,要么你立马辞职走人,要么下文件通过官方程序开拔你。</p><p><br></p><p>关于命题作文,根本就没认真学过做过。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是1966年,气氛很不寻常了。班主任陈勤老,每每批阅我的所谓的作文,都用红笔写上‘很好!’,总是免不了的加上一个惊叹号。记得只有一回,他把我的‘一部戏’,改成了‘一出戏’。倒是就好生奇怪,怎么这戏曲的量词,竟然就使用‘出’?后来,看到舞台上演员进进出出的门帘上,标注着‘出将、入相’,便理所当然的认定,那个‘出’字的来头,是源自那个‘出将’。其实,那是典型的牵强附会。当时的顽童,压根儿就不在乎什么分数和成绩,看到‘很好’二字,唯恐天下的顽童们不晓得似的,高唱一声,便继续地去捣鼓些调皮捣蛋的混账小动作。</p><p><br></p><p>当然,后来渐渐地学到了‘起承转合’,学到了文章的破题,学到了各种文体的铺展与写作技巧,而且还正式地在美国学校里教授英语的写作课。那是后话。在当时,就那篇没完成的作文,便决定了平生头一回的大考:名落孙山。</p><p><br></p><p>推究起来,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训练,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是当时败落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一项,也许是作为败北的借口,就是在复习(对我来说,那是学习)迎考的几个星期之前,脑袋上挨了生产队凌付小队长的一记铁锹,脑袋瓜没开瓢,那是祖上的积德,但也在巢县三康医院,蹭了十几天。后来的将近二十年里,但凡用脑过度,脑袋便撕心裂肺的疼,特别是在读大学的几年,经常得一只手揪紧头发,用头皮的痛苦,来缓解对冲脑袋内的疼痛。</p><p><br></p><p>上面的,其实都应该归于跌倒蹲马式,失败了找借口,就好比遭人一顿饱揍,光棍不吃眼前亏,一边后撤,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别走,你就在这里等着,哼!</p><p><br></p><p>得在这里夸奖一番一锤定音,一试高中的那些77级的。在烔炀的我所认识同学朋友中,唯独有德焜老弟(愿他在天之灵安息!朋友们都惦记着他!)一击成功!考进合肥工业大学。好像还有书法家念旭先生的妹妹,也荣登此列,进了安徽师范大学的地理系。不得不佩服他们!当然,说这番话,绝对没有刻意的贬低我们78级同窗的恶意。在当时,十年的青黄不接,在那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任谁也不晓得会去复习什么内容,因为,根本的,就猜不透考试的大体范围、内容,与出题形式。就好像那撒网捕鱼的,说是技巧,也可以说是机缘巧合。</p><p><br></p><p>当然,在后来的社会活动,社会经营中,77级与78级的幸运者,倒是并没有见得轩轾,似乎少有上下之分。其实,那批人,年龄、出身、经历、背景,乃至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但都成了对社会颇有建树的人群。</p><p><br></p><p>之所以把这一段拎出来,也是为了平复我的78级学友们的心情,耽心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如今的人,自尊心特别的强。不论多大年岁,胸腔里永远的包含着一颗玻璃心。其实,《灰姑娘》有的是玻璃鞋,但凡人,还是豁达点、看开点才好,插科打诨、自我贬损,又能失去分毫?</p> <p>家乡的故人中,与我同寅的,不在少处。就本人记忆中所及,有我斜对门的韩,有烔炀中学的魏,有东乡三户邓的邱。几位同学故旧,当年英俊倜傥,风华卓越,又个个都是小白脸儿的,冒号:唯余一介农夫本色,相形见绌。邱同学后来有了些羁绊,但愿他看的开脱一些,适应新的暂时的生活环境。老家对门的刘同学,比我年少几岁,记得当年全省数学竞赛,他得了前50名次,大名豁然的就刊登在《安徽日报》上头,在桑梓成为美谈。记不清他是不是跟我们同年上的大学。</p><p><br></p><p>烔炀河,是个人文荟萃的所在,那一年,我们在合肥就读的烔炀河籍的,大大小小有十来个。有王声波、李德明、杨莉,有徐迎宾兄弟,迎宾是我的学生,我离开烔炀小学戴帽子初中时,教他初三的英语,他读完三年高中,在我上大四的那年,他到了合肥,我们便成为同学了。难得的他,当时还执弟子礼。还有一位许姓的,是北乡的小伙子。当然,在我们眼中,未免的就流露出‘老来忠义气横秋’,风情张日,霜气横秋,他们年轻的学者,很可能的根本就没有把我们当做一盘硬菜。</p><p><br></p><p>那个年头,有一位要好的朋友(愿他在天之灵安息!),肥东人氏,姐姐妹妹连带的他本人,三连中!在当地,实属轰动。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我要好的李同学,连续三年高考都进入初选,可结果硬是未能如愿!岂非咄咄怪事?当时的人,很有些抓古,或者叫做‘因循守旧’,没有那些乌焦巴弓的鬼名堂经。搁在当下,也许早就提溜着茅台,四处活动开来。就是说,虽然这边厢在招贤广开黉门,但那边厢仍然路有遗贤。李同学家住烔炀中街,小时候常穿一身蓝咔叽裤褂,一副清雅的做派。钢笔字很工整,右手中指的第一关节,磨蹭成一个肉瘤。如今,很好的生活,安度晚年,只是身子不幸沾染微恙,祝他早日恢复健康!</p><p><br></p><p>还有一位方同学,前不久以政治理论界的翘楚位置退休。笔者与他,那是六十年的交情。头一回高考,他报考北大的历史研究生。第二年,他和我同处一室参加考试。考外语是收宫戏,考生走的差不多了。他竟然的就摆上三脚架和海鸥照相机,要给自个儿留此存照,表示一下‘猪八戒到此一游’的感叹。方朋友自小眼神不济,也不晓得是否对上了镜头,调准了焦距。反正,从来没看见过他那宝贝照片!同时,当年的入学花名册上,堪堪的就少了一个方姓的新生。</p><p><br></p><p>次年,他考取了安徽劳动大学!我们都在替他惋惜的同时,更是为他高兴。更加为他高兴的是,第二年,劳动大学关张,他便转学进入安徽大学。我们经常在一个教室自习。记得有一回,假期在烔炀,我基本上打赤膊,他却周吴郑王的着一领短袖衫。正在纳闷,拿眼一瞧,原来,他将安大颁发的崭新的校徽,就那白底金字的,工工整整的别在前胸。而且,走起道来,摇头晃脑的,很是叫人肃然起敬。</p><p><br></p><p>千军万马报考、迎考、参加考试,在当时,似乎是最理想的,或者说是唯一的捷径。但也有例外。在安大北门外省测绘局的一位烔炀籍的颜老兄,巢县一中老三届,插队招工什么的,都经历过。那年,考取了一个大专经过反复权衡,最后决定放弃。他仔细盘算过,大专毕业,还不晓得给分配到哪里,再者,大专文凭的工资,也不过就43大文,远不及他当时的收入。当然,后来有一阵子,文凭一夜过来就吃香了,他是不是有点后悔,不得而知。</p><p><br></p><p>其实,方教授天机聪慧,至今,都有些替他抱不平,觉得他生不逢时。他几乎同我一样,没有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否则的话,郭沫若笔下的巨人行列中,未尝就没有他的名讳。</p><p><br></p><p>还有一位刘同学,我们一道在烔炀小学当民办教师。字写的极好,文字功底也好,却无缘那几场考试。甚为遗憾!</p><p><br></p><p>其实,人生的路,完全的在脚下。只好拿宿命论来搪塞,凡事‘天注定’,非人力可以强求。就拿那年的高考,对于我,实际上是机缘巧合处居多。比方说,写作是我的短套,可那年没有写作,只是要求将一篇文章缩写成八百字的短文。当时,根本没时间去思前虑后,匆匆卒读原文,挥笔信马由缰写将下去。肯定的,比让我自个儿做命题作文,那要利索许多。还有一些填空的题目,在如今,那简直是有侮人的智商。比如一(副)手套,大相(径)庭等,一个填空一分。在那分分秒秒必争的关口,好生了得。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未必容易,许多的考生,生硬地就填写上一(双)手套之类。对于古文,无非是断句与译成现代文。那样的古文考试,易如反掌。可对有些同考,他们在搜索枯肠,寻找那是高中课本的哪一课,结果是并没有找到出处。对于我,反正也不存在什么高中课本那一套桎梏,反而是轻装上阵。</p><p><br></p><p>就那英语,其中有一道翻译题:X主席领导我们进行新的长征。那样的语句,在后来的一代人看来,是天大的笑话。对我们当下的普罗大众,似乎又似曾相识,不太陌生。那句翻译,好像是5分。刚巧的,考前不久,收听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业余英语广播讲座。他们紧跟形势,那样口是心非的俏皮话每日更新。刚好便让我顺手拈来。</p><p><br></p><p>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时候,时运使其然。</p> <p>伶仃洋上说伶仃。老了,难免的喜欢回顾,假设推演,在自己人生的路上,应该有哪几种归宿和结局。也不过是一种事后的消遣。就我而言,假如当年败北,应该会是什么样的生存之道横卧在前头?</p><p><br></p><p>最好的,是民办教师转正,退休时凭将近四十年的教龄,月入三到五千元,天晴结伴钓鱼,天阴闭门打麻将,下雨喝酒,下雪烫火锅。也是一种境界。</p><p><br></p><p>次之,成为天涯沦落人,街面上大排档、摆地摊的,断然的少不了我这个角儿。</p><p><br></p><p>或者,几无生路,铤而走险,结果是淘得一些钱财,成了民营企业主,也未尝不可。总归,天无绝人之路,不是生活改变了人,便是人改变了生活。</p><p><br></p><p>进大学的时候,很有些人,觉得我应该感恩戴德。因为,他们好心,认为我这么一个放牛的,竟然就进了大学,岂不应该顶礼膜拜,感激流涕,感恩戴德?!</p><p><br></p><p>前不久,竟然还有好朋友,拿这话儿来堵我,名正言顺地奚落我,数典忘本。就乐了。天下的人,难不成生就的就是放牛的命?肯定不是。果真那样,这人世间哪里就有那么多的牛!还有,天下的人,一个个都有跟我相仿佛的进大学的命?答案还是否定的。没有自个儿的努力与进取,万般不能的。</p><p><br></p><p>可以列举几个例子。一个施暴者,将你无缘无故的饱揍一顿,然后送你去医院延医诊治,你创口未愈,便抱着那恶棍的大腿,感激流涕的。一个进了哈佛的学生,对哈佛感激流涕。觉得是那世界的名校录取了他。乍一看,倒还果真是那么一回事。但反转过来一琢磨,就觉得有哪儿不对劲。普天下,有那么多向往进常春藤大学深造的,怎么哈佛唯独对你敞开了大门?终究不过,是人家对你的努力作出了肯定的回应。</p><p><br></p><p>感恩戴德,知恩必报,是传统的美德,当然得发扬光大。可有些时候,刨根究底,远不是那么一回事。</p><p><br></p><p>如今,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一个字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者叫做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源自于1973年的一起银行抢劫案件,抢劫犯劫持了人质。后来在法庭上,这些人质反倒向着劫持者,因为,在他们大难当头、朝不保夕的时候,这些劫持犯对他们提供了饮食,从而使得他们能够苟延残喘。</p><p><br></p><p>当然,人生在世,得时时刻刻襟怀感恩之心。感恩造物主的点化,感恩势运的推移。与此同时,当将满腔感激,化成绵绵不绝的努力,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社会,兢兢业业,胆战心惊地毕恭毕敬,向着前方。</p><p><br></p><p>前方,便是我那梦寐以求的学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