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话南阳之变迁一> 2020.9.9

沙枣树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幸福像花儿一样</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那是在1971年,做为随军家属26岁的刘桂珍随着参加三线建设的丈夫从重庆来到南阳。从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来到南阳,给她的第一感觉就像是来到了偏远农村。那时的南阳也不过十来万人口,城市面貌灰脸土鲁,没有像样的街道,马车,牛车,人力车满街都是。最高层的建筑也就是位于现大统百货那个位置的五层楼,三层都不多见,大多都是平房瓦房。唯一一座公园,里面唯一的动物就是猴子。因为穷和落后,人们穿着打拌上更是土得掉渣。整个城市也没什么娱乐场所,人们生活单调乏味。75年夏天那场大暴雨全城被淹,人们出行受阻,厂矿庄稼被淹损失很大。当时的中建七局所在位置相当于郊区,周边大量田地。送孩子上学需跑很远的土路,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也不方便。为服从国家大三线建设,既来之则安之,随后部队整体就地转业,刘桂珍及两个孩子完成了从随军家属到平民百姓,从四川人到河南人的二次转变。</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刘桂珍最初在原南阳地区运输公司工作,由于工作努力积极后被调到原南阳劳动人事局工作直到退休。在她的眼里,七十年代的南阳市就像个农村集市,八十年代有点发展,九十年代有些小变化,二千年后有大变化,2012年农运会后变化更快更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城市人口膨胀,由十来万人到现在的一百二三十万;二是城区扩大,八十年代白河以南,光武路以北,仲景路以东,工业路以西基本像是城郊农村,而如今早已突破这个界限,主城区面积超过120平方公里,城东到姜营飞机厂,城西到王村龙升工业园区,城北到独山,城南到溧河;三是日常生活不再凭粮票,布票,油票,煤本,粮本等各种票本,超市,量贩等购物中心遍地开花,日用品从二千年以来不再短缺;四是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从小平房到商品楼,从煤球炉到电磁炉,液化气和燃气,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余,吃穿住用行都在改变而且速度很快,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暧而是追求更高档的物质文化生活;五是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提高和改善,八九十年代南阳城区的空气河流污浊不堪,现如今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公园多了广场舞等各种娱乐健身方式盛行;六是出行便利通讯发达,特别是西安到合肥铁路和郑渝高铁的开通和姜营机场的扩建,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七是城市变化日新月异,高层建筑比比皆是,私家车占比很高,城市街道宽敞整洁,绿化绿地面积大副度增加,市民的文明意识提升很多;八是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老四件换成新四件,手机,太阳能,家电,汽车等的普及率相当高等等。这些变化触手可见,随时感知,市民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城市发展上升几个台阶。</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说起大三线建设,是国家为巩固国防,面对多方的威胁搞的防战备战基础设施,从1964开始一直到1978年历时13年,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西北13个省市地区建立小而全的工业,科研,教育体系。有四百多万军民参与,国家投入二千多亿元,先后建立一千多个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刘桂珍他们这代人正是大三线建设的最直接的见证人,也是建国初期国家发展建设的主力军。当时上千万热血男儿和巾帼英雄们响应国家号召,支边移民大西北,搞三线建设,上山下乡当知青等等。如今这些人都己步入花甲之年,有的己经逝去,他们为共和国初期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后续的改革开放垫下了物质基础。</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干部家庭出身的刘桂珍有很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加之自己和丈夫也都是机关干部他们对孩子的管教也是相当严格的。照她老人家的话说:好的家风有好的下一代人,上梁不正下粱也歪。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她的两个孩子也很争气,各有各的事业工作,小家庭日子美满幸福。2006年,老伴因脑梗致残,刘桂珍不离不弃,精心照料,十四年如一日,至今没有复发过,这正是人们常说的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老来伴。刘桂珍夫妇现在生活上不缺吃不少穿,但他们依然秉持勤俭节约的老传统,从不铺张浪费。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南阳城近五十年的变化他们都历历在目,现在收入稳定生活稳定家庭稳定,他们这代人很知足很满足,对时代有很强的认同感,对国家有很强的自豪感,对社会有很强的责任感,对生活有很强的幸福感。这就是曾经为大三线建设辛苦付出,流血流汗的那一批人,幸福像花儿一样怒放着。</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刘桂珍老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