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化五讲——军事人物(11)

书香悦读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韩信:忍辱负重 终成统帅</span></p> 韩信(约前231-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人。年少时父母双亡,他刻苦读书,熟谙兵法,心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经常到乡里人家去“寄食”,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为此,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有一天,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见韩信身材高大却身上佩剑,以为他胆小,对他说“你要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知道这是故意找茬,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趴下来从那人裤裆下钻了过去。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胆小怕死,没有勇气,这就是“胯下之辱”的典故。 <p>  秦末农民起义后,韩信也投奔了项梁,但未受重用,默默无闻。项梁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执戟郎中(领队的小官)。韩信曾多次给项羽献计,但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投奔刘邦,但也未受重视,只授予管理仓库的小官。韩信多次与萧何谈兵,深受萧何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不会受刘邦重用,中途离去。萧何一听韩信逃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说韩信逃走,丞相也逃走。刘邦大怒,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进见,刘邦又怒又喜,问为何逃跑。萧何说他不敢逃跑,是去追韩信了。刘邦说:“每天逃跑的有不少,别的人你不追,却偏追一个懦夫。”萧何说:“别的人逃走,至多失去冲锋的将领,但韩信却是能帮助汉王成就大业的国士。”刘邦听了萧何的话,同意韩信为将,但萧何坚持要再加重用,刘邦表示让他为大将。萧何说:“大王以前很不礼貌,使唤韩信就和下人一样,所以韩信才走。你如果想用他,就要尊敬他,要登台拜将。”于是,刘邦欣然接纳了萧何的建议。刘邦和韩信谈论定国安邦良策,韩信侃侃而谈,听后,刘邦大喜。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p> 公元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帅,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10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后退,避开楚军精锐,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中军推进,最后完成了合围之势。入夜,汉军高唱楚歌,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历时五年的楚汉之争,终以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p>  韩信在项羽帐下不过是一个执戟的卫士,最终却击败了当年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真是世事变幻,不可测度。汉代纵横家蒯通曾以“略不世出”来赞誉这个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当然,其用兵之道,更为后世兵家所推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曾著有《韩信兵法》三章,可惜已失传。</p><p> 资料系石家庄图书馆馆藏,图片来源网络。</p><p><br></p><p> 谢谢阅读</p><p><br></p><p> 2020年8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