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毛氏家族起源大概经过:据史料记载,毛氏家族起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是黄帝后裔。系出周文王姬昌第八代子毛叔郑(又称毛伯郑为周鄉)。在周成王分封的72诸侯国中,被分封在毛国(今天岐山扶风董村一带),但实际时间不长,因封地发生特大地震,致使“岐山崩坏,民卒流亡”—《诗经》记载。毛国人随后迁居西河(今华县一带)。西河,泛指今日关中东府秦岭以北,洛河以南,泾河以东,黄河以西广大地区(今渭南市辖区范围内)华县当属西河封地中,繁衍生息,传宗接代,数百年后,其中一一支东迁河南宜阳。到了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河南毛氏家族迁往浙江衢州,之后又转迁江西吉水。元末时期,江西吉水毛姓家族青年毛太华远赴云南守边关。因屡立军功,晚年时,朝廷准其内迁养老,毛太华娶妻生子8人,并携长子毛青一,四子毛青四迁居湖南湘乡耕紫桥,后又迁至韶山冲。自毛太华后二十代,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明清以来,韶山毛氏家族兴旺发达,文化积累深厚,文物兼隆,曾经四修家谱,达百万余字,在《毛氏家谱漂流世系图》中,陕西华县名列其首。</h3> <h3>毛氏起源拷证毛氏源于姬姓,属于以国名氏,毛氏本性姬,是黄帝的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毛伯郑)始建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不久因地震迁居今天的西河(华县毛家沟一带)后举国避难迁移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先祖貔号 ,封国之后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毛姓是在周武王建立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朝之初(西周时期)得姓的。除少数民族和改姓外,目前全国大多数专家和毛氏后人认为,毛氏得姓之先祖是周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姬发之弟叔郑之后。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中说:“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或作伯聘)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周朝建立后,为了有效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和部落,分封姬姓贵族,功臣和联盟的异族部落首领为诸侯。到被征服地区建立诸侯国,周初分封72国,姬姓国共有53国,而在姬姓国中,属于周文王诸子的有16国,毛叔郑就是所封文王诸子16国之一。<br></h3> <h3>那么,毛国到底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有的说河南,有的说河北,而根据道光末年出土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毛公鼎”铭文,定毛国应该在陕西省岐山,扶风县一带,而在离岐山不远的甘肃天水市也有大量的毛氏后人。故毛国应在陕西,这是唯一能够通过文物佐证的。毛氏以国为姓,说明了毛氏祖先在陕西有史料文物为证。中国第一宝——毛公鼎清代末年,陕西岐山周原,董村农民杜生春,在地里挖土的时候,挖出来了一件巨大的青铜鼎。证明毛国当时的活动中心就在岐山周原,董村一带。毛公鼎的出土,引证了毛氏祖先发源地的具体位置。清政府曾经钦定为国家“四宝”之首,大陆解放前被转移到台湾,至今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见《周原文化拷》毛公鼎铭文主要记载,周宣王当年赏赐大臣毛公音(毛公自称)的职权命辞,当时的毛公已经是毛叔郑的重孙子了(毛公为毛叔郑六代传人)。毛国在陕西岐山扶风一带的时间不久,因发生大地震,岐山扶风一带的毛国移民逃难至西河一带,即今天陕西渭南市辖区地区,包括现在的华洲在内。</h3> <h3>西河郡——大量史料查证,“西河”今天的黄河。黄河在殷周时期,未有“黄”字之称,“西河”二字最早见《尚书禹贡》篇,文曰:“墨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毁西,径属渭內,漆诅既从沣水憋同”。这段话说的是,墨水(怒江)到西河一带是雍州,弱水(张掖河)疏通向西流,泾水流入渭河弯,漆水,诅水汇合流向渭水。古代(过去),古人把黄河从内蒙古南流至潼关一段史称西河。西河是一个大的概念,泛指今天关中东府秦岭以北,洛河以南,泾河以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今渭南市辖区内外,华县是其中之一)。大约在战果初期,公元前409年,鲁人吴起帅领魏军度过黄河向秦军发起进攻,后来他认为西河是秦晋争夺的战略要地。“西河”一词曾见于西汉贾谊《过秦论》一文,这里的“西河”地域的概念,显然指黄河以西今渭南市华州区一带。华洲(华县),西邻渭南县(临渭区),“渭南”二字最早见汉元帝二年在此设立“渭南郡”当属“河上郡”,这里就指“西河”。渭南设县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见光绪十七年渭南县志)。</h3> <h3>“西河遣派”探源韶山《毛氏族谱》中的“自毛享,毛苌注经训诂,西河遣派,故深自远也”。这句话意思是“自毛享,毛苌二人诠释《诗经》”以后,始知道韶山毛氏源于西河毛国的一派遣民为正宗。所以说,毛姓起源相当久远了。因为“西河遣派”,《毛氏家谱》又写到,在周文王周成王初年分封的72国中,毛国是一个小国,势单力薄,终因受不了长期的战乱和兼并而淹没无闻。《韶山毛氏家谱》中言明,《吾姓系出周文王之毛伯郑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周王朝的建立是在西周王不断兴起和殷商王朝不断激烈的争斗中建立起来的。<br></h3> <h3>西河毛氏源头考在韶山毛氏家谱扉页和每页中缝显示有:“西河堂”的字样,这个“西河”在什么地方?只要搞清楚西河在何处,就说明毛氏的祖先起源。笔者认为,“西河”指的是毛姓最早的祖居地(封地)郑(今天的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华县)西北郡的西河。经查《中国历史疆域古今对照图说》第二页,在魏国领土内,就明确标有“西河”即地名,在该页后的《东周(二)战国疆域图》中,明确标明有“西河”位置——在郑附近西北部的黄河西岸。也就是说,韶山毛氏家族来源于西河郡,也就是“西河毛氏”。另据史载,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吴起已经攻取秦河西岸地区的临晋(今大力东),元里(今澄县南),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今华州区华县),筑洛阴(今大力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尽占秦之西河地(今黄河与北洛河南段地区)。见《参见魏攻秦河西之战》,设置“西河郡”,住西河郡守。周显王三十九年(秦惠文王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国攻取西河郡废。而韶山毛氏是毛伯郑的嫡系正宗,来源于古老的西河郑,所以才如此的重视堂号,与其他的毛氏的“永恩堂”,“敬爱堂”,“传诗堂”,“文华堂”等都有区别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毛氏各望族,各种史书,家谱都标有“西河郡”。河南原阳附近古代从未设置过“西河郡”。中国的正宗的姓氏望族向来强调其源远流长的。郑(华县)是毛氏最早的发源地,最早封地,西河郡就在郑西北部附近。只是因为“西河郡”在历史长河中存在时间短而未被人重视(有不少人甚至不知道郑这个地方,就是西河毛氏中的西河郡)。所以造成了历史性的误会。</h3> <h3>荥阳毛氏族谱考晋朝时期的荥阳武阳(今河南原阳县)人毛宝及儿子毛穆之,孙子璩。他们都被列入《二十五史.晋书》,的卷八十一,作为忠烈的将帅之家永载史册。这也是毛泽东的祖辈。韶山毛氏这支毛璩长子毛宏之的后裔。其第四代毛元琼在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年)从柯山迁居须江清漾(今浙江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属衡州)。成为清漾毛氏祖先。今毛之琼墓尚存清漾村。该村里有一千多口人,除娶外姓女子外,全村都姓毛。清漾毛氏是中华毛姓主姓之一,人才辈出,胡适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曾经题词“清漾祖宅”。毛宝及后人是如何来到江南的?是因为毛宝功封州陵侯,后又当上扬州与长江以西诸军事,溺死江中,葬于枺陵(今江苏南京市),尤其是其子毛穆之封为建安侯食邑新安(今衢州),自然而然的要向江南迁入食邑地。<br></h3> <h3>江西吉水毛氏徒迁考根据上文得知,韶山毛氏祖先在前往云南永胜县之前,一直居住在江西吉水龙城。龙城原是江西吉水赣江东区的一个村镇,离入都镇五里,居民从宋朝至明清,,因疫情流行等缘故而迁入八都镇,八都镇铎塘毛家有毛姓约120多户,600多人,存有1919年五修的《铎塘毛氏重修龙城源流族谱》族谱载有《龙城毛氏始事录》。其文上说:“始祖讳让字伯逊,行十一郎,世居三衡,由南唐大理评事擢工部尚书”。据说毛让墓在新中国成立后还在。直至文革时期被作为“四旧”捣毁。还有1984年出版的《吉水县地名鋕》中也有记载“毛家格铎塘”,位于八都镇西北一公里许的小溪,西北田垄中大队驻地。存西南有大水塘似铎,名铎塘,因距八都吁仅三华里,又叫三里毛家,48户,632人。这就证明了毛泽东一支的始祖毛太华是由江西吉水因避乱到云南永胜县的。</h3> <h3>韶山毛氏徒迁考韶山毛泽东祖先从何而来?我们从最后一次徒迁说起。根据湖南省图书馆里的《韶山毛氏家谱》有三种版本,卷首《源流记》记载,“吾族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衡,生子休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圆子祭酒兼殿中待衙史,出守吉州,迎尚书让公就养,占赣吉之吉水,龙城家嫣。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而始祖毛太华公位下,书载至正年间,避乱由江西吉水龙城迁到云南之澜沧卫,娶妻育八子,明洪武十三年间,携长子青一,四子青四官楚,居湘乡北门绯紫桥,十余年后,青一青四复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七都七甲韶山,开种铁畈等处,编为民籍。”家谱中所说的“元正年间,即1348年至1368年的元末年,”中的“避乱”由江西吉水龙城迁云南澜沧卫”中的“避乱”是说毛太华中此期间为避陈友谅的红中军中江西的连年战乱。“澜沧卫”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今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是说云南丽江的永胜县。据查证,《明史》,《云南通史》等史书,得知“永北府城即澜沧卫城,旧为北胜洲”。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在1914年改为澜沧县,1959年才建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在历史上未设过卫所。因此“澜沧卫”即是今天的丽江永胜县。”</h3> <h3>就是说毛太华中元末明初“避乱”的时候由江西吉水龙城迁到云南澜沧卫(永胜县)后又于明洪武十三年间(经简良先生考证)应为明建文庚辰即1400年携长子青一,四子青四,以军功由云南澜沧卫迁至湖南韶山。韶山毛氏出西河,西河就在郑国,这样就可以将韶山毛氏祖先揭秘了!最早从陕西岐山扶风一带迁至渭南市华州区(华县),是毛氏家族的祖籍。也是河南宜阳毛氏家族祖籍,河南宜阳的毛氏家族是河南原阳县毛氏的祖籍,河南原阳毛氏祖籍是浙江衡州毛氏家族的祖籍,浙江衡州是江西吉水龙城毛氏家族的祖籍,江西吉水的毛氏家族是湖南韶山毛氏家族的祖籍,云南永胜县的毛氏家族是韶山毛氏的客籍。所以有理由认为,中华民族毛氏家族的发源地始祖是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县)。毛泽东大约早就知道了韶山毛氏祖籍在陕西华州区的。韶山毛氏家谱专门有一本卷集为《西河堂》。毛泽东早年与化州区(华县)咸林中学创办人杨松轩之子杨钟健,在北大时交情甚好。经常书信来往,1964年社教时,传毛泽东曾下指示“二华”不搞社教,其中原因至今是个谜。</h3> <h3>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毛氏祖先是怎么生息繁衍的?这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1987年7月份,华县有关部门安排开展地名考察,调查华县的毛家沟”老堡子和”柳湾”两个地方查明现在的沟底托坡道上梁上的高咀即“老堡子”北城墙遗址,沟底毛家坡南70米处的柳湾,就是过去的柳湾,约在明清时期沟底的大发展外,塬上也不断的发展变化,堡子,下捡,上捡北捡也是后发展起来的。堡子最初的两户毛姓发展到十户多,由十几个人发展到三十多人,把最初的简单城墙全部进行复修并大力发展塬面的荒地,种植粮食。最早的毛家居住的地方叫“老堡子”现在无人居住,留下了残垣断壁的院落,还有三孔窑洞,毛氏家族修建了毛氏祠堂祠堂有九间房子,每年清明节在祠堂祭祖。毛氏家族排序应该是,胜,玉,庆,世,兴,文,建国,太,如今华县毛家沟老三代人称呼还在延续,但是到了现在已经无人续编家谱。现在村上的孩子各自起名没有规矩,族谱丢失了,祠堂毁掉了,祖坟被平了,下辈子人根本不知道祖上的情况了。毛氏家族发源地的华州毛氏家族慢慢的走向衰落,韶山毛氏家族慢慢的兴旺发达了。</h3> <p class="ql-block">天下毛姓始华州,韶山渭南一家亲。在韶山毛泽东祖族“毛震公祠”内发现一篇《毛泽东祖族世系漂流图》图上标明“陕西华州(华县西河郡)”为韶山毛氏祖族之源。大量史实证明:毛氏系出周文王姬昌第八子叔郑(又称伯郑),世为国卿,在成王初年分封72国中,被分封在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到西周末期因为毛国是一个小国,而被世人遗忘了!陕西渭南华州是毛氏家族的发源地,韶山毛氏家族把毛氏家族发扬光大到极致,并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英雄,人民领袖,恩泽中华,惠济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