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上镇中心校2020年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展播(五)

肥乡区大寺上镇中心校

<p> <i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认真做一个不焦躁、不张扬的教育人</i></p><p> 张丽,女,本科学历,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她在自己热爱的教育岗位上已然度过了十九个春秋。因为热爱,所以不觉得漫长。我们常说,在总结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每每静下来的时候,她总是少不了对自己以往从教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慢慢地,她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绝不是在火急火燎中求成绩,在声名远播中求政绩。安安静静地牵着诸多“蜗牛”慢慢地去散步,不焦躁、不张扬挺好。话虽如此,不过,如何让这每一只“蜗牛”既能边散步边欣赏风景,又能按时到达目的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p><p> 过去的一年已是她任教毕业班兼班主任的第十二个年头了。其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最能体会。用一句歌词形容那就是:痛并快乐着。六年级的课业负担重,学生管理难度大,升学压力大。在学校领导找她谈过话后,她二话没说,默默地克服了上班距离远,孩子年龄小,大人要照顾,自己身体差等种种困难,又一次接下了六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学的任务。一朝重任在肩便一刻不敢懈怠。此时此刻,她一心想的就是孩子们,而对父母的愧疚,对孩子的亏欠,对身体的无视……这一切的一切也只能被无限期的延长。父亲碰伤住院,妹妹一日三餐的伺候着,而她这个长女却只是在百忙之中抽空去看了两眼。父母的一句:“知道你忙!”便成了她唯一自我安慰的理由。</p><p> 有一次,好不容易一切工作早早结束,满心欢喜的她去学校接孩子,可人家老师不让她接反倒问她是谁。尴尬的张丽当时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孩子自上学以来,不是爸爸接,就是爷爷接,就连叔叔去接老师也不会有这样的追问。她内心十分清楚,她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天不亮时把熟睡的孩子塞进车,星满天时把睡熟的孩子抱进车。披星戴月这种残酷却又近乎浪漫的上班模式几乎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每每想起这些,她的心里总是一阵酸酸的,难以隐忍的痛。</p><p> 但这一切,她都默默地承受着,只因她是一名人民教师。她常说,她不止有这两个孩子,学校里,她还有几十个孩子,他们更需要她。“把我的爱分给他们一部分我不后悔!” 这是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上课,就是在思考如何上好课;不是在批改作业,就是在同学们中间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课间,教室里有她为学困生补课的身影;办公室里有她给孩子们嘘寒问暖的身影;放学后,走廊里有她跟家长沟通交流的身影……即使回到家,也有她在微信里为家长和孩子们解疑答惑的身影。遇到教育瓶颈时的落寞,看到孩子们进步时的欣喜,进行家校沟通时的尽责……这一切的一切便构成了她“痛并快乐着”的教育交响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看似寻常最崎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就是张丽老师,一个不焦躁、不张扬的普普通通的教育人,一个一心为了乡村教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倾心奉献、默默无闻的辛勤的园丁!</p>

孩子

教育

一切

身影

张扬

焦躁

张丽

中求

就是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