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掠影。

老萧

<p>电子科大沙河校区掠影</p> <p>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南工学院的电讯工程系组成。沙河校区就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时的校区。</p> <p>电子科技大学在建成都市建设北路的大门。</p> <p>沙河校区的教学主楼。坐北朝南。主楼中间部分为5层,旁边为4层。东西两侧各有一个4层侧楼。形成一个∏整体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 27000 平方米,1956年建成。是成都市当时的最大单体建筑。</p><p><br></p> <p>主楼前的香樟树蔭干道。</p> <p>主楼广场东侧的升旗杆。今天没有升国旗。</p> <p>主 楼广场东侧的第一教学楼。</p> <p>主楼东侧的第二教学楼。</p> <p>东楼东侧,过了二教学楼,就是逸夫楼。这是实验研究楼。</p> <p>主楼东侧干道:香樟树和银杏树。</p> <p>图书馆,在主楼西面。</p> <p>主楼西侧的香樟树,银杏树干道。</p> <p>主楼东西侧楼的后方(北)各有一片银杏树,木条地面,银杏叶黄时,这里是摄影爱好者云集处。</p> <p>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楼在主楼东侧楼的后(北)面。1960年代初开建,1965年建成。当时叫5系楼。</p> <p>光电学院。</p> <p>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主楼西侧楼后(北)面。这楼原名3系楼,和5系楼同时建成。这是这个学院的一部份,大部份在清水河新校区。</p> <p>三系楼的西边原来还有一个二系楼。建成时间略早于3系楼和5系楼。是在大跃进期间建成的。建筑质量差。2008年512大地震时,2系楼局部出现裂痕,被确定为危险建筑而拆除。这停车场就在原二系楼楼址。</p> <p>停车场。</p><p>沙河校区占地面积约800亩。这校区原是按 5000学生规模设计的。扩招后上万人的学生规模,因此在清水河建立了新校区。那里的占地面积占地面积4000多亩。</p><p>主2009年学校大部分院系和校本部都搬到了清水河校区。两校区之间约有50分钟的车程。这些大校车就是接送教职工上下班用的交通车。</p> <p>主楼后花园中的毕业生赠品。</p> <p>主楼后,三,五系楼间的香樟树干道。</p> <p>物理学院在五系楼东侧。</p> <p>物理学院往东便是这里了。</p> <p>同一个楼的另一名称。</p> <p>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此楼的位置在物理学院后(北)面。</p> <p>90年代建成的电子工程学院和通信工程学院的大楼。位于5系楼的后(北)面。</p> <p>2009年这两个学院搬迁到清水河新校区后,这座楼成为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的科研办公楼。</p> <p>从此楼建成(90年代)至2009年,中直线右边8楼第4个窗口是我的办公室(红色箭头处)。8楼右边这些房间是我所在的大课题组的科研实验用房。</p> <p>电子通信楼西侧的大楼,是同一时期修建的。</p> <p>物理学院与软件学院间风帆标誌!</p> <p>风帆标誌后面的林荫小道。</p> <p>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电子通信学院后面的大树林。树龄五十以上。</p> <p>楼上楼下都是食堂。</p> <p>楼上是学生活动中心,楼下是食堂。</p> <p>运动场在校区西北角。运动场地下面是花了两年时间修建上下两层大型停车库。自此,校区内就没有私车行驶了。</p> <p>从另一角度看运动场。</p> <p>有两个游泳池,一个标准赛池,一个是小型游泳池。因为疫情,赛池没有开放,小池最近才开放。</p> <p>游人不多。</p> <p>学校的体育馆。</p> <p>通往学生宿舍的林荫道。</p> <p>学生宿舎。</p> <p>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科大沙河校区3D模型。此图完成的时间较早,2系楼仍在。面对一环路学校西大门尚未开啟。現在一环路上的西大门是沙河校区的主校门。</p> <p>电子科技大学是985, 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沙河校区是老校区,占地面积较小。清水河校区为新校区,占地4000亩。今天学校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今年博士生新生655人,硕士新生6086人,留学博士新生120名,留学硕士新生70名。研究生的人数超过本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