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丨一封家书

江浙一兵

<p>"家书抵万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曾经何时一封家书能让人企盼牵挂无数个不眠之夜,从一封家书的寄出到回信,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且浩大的工程。</p><p><br></p><p>儿时家书寄出最多且频繁的地方,是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大上海,因为在那里有父亲的两个亲妹妹,也就是我们的姑妈,她们生活在大都市,条件比起我们农村来要好很多。</p><p><br></p><p>父亲与姊妹之间的感情很深,常常得到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二大爷和父亲是孪生兄弟,长的一模一样,唯一能区分的就是胖瘦之分。上海的两个姑妈最牵挂的也是父亲,知道生活在宝应乡下的父亲子女多,家庭负担重,经济比较困难。</p><p><br></p><p>父母亲都不识字,加之我们年纪尚小,写家书并是一件让父亲头疼的事。于是,每次写信父亲只好请求虎生哥的干爸锦珠二爷帮忙,尽管二爷文化程度也十分有限,一封信也会有错别字,但二爷毕竟写过信,知道写家书的基本格式,且我们两家关系很近。</p><p><br></p><p>每次写信时,都是父亲把锦珠二爷请上门来,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父亲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信封信纸,由他自己一字一句口述,二爷按其大意写下来,最后总要写上此致、敬礼,落下父亲的大名和写信日期,然后二爷把写好的信从头到尾念上一遍,遇到写不来的字只好用别字代替。一封信往往有多处添加涂改的地方。</p><p><br></p><p>父亲接过二爷写好的信,每次折叠好总要小小奕奕地装进牛皮纸的信封里,用饭米粒封好口,再口述上海老姑妈家的地址和邮政编码。二爷写信封地址时特别认真,如同小学生抄写生字,一笔一画写上"上海市闸北区蒙古路236弄72号胡光明收",胡光明是我老姑父的名子,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上邮政编码和寄信人地址姓名,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把信交给父亲。</p><p><br></p><p>为了投递一封信,父亲要步行三四公里路走到小镇上,找到镇上唯一的一处邮电所,在高高的柜台前,身材不高的父亲使劲地踮起脚,只见修天光的额头沁出了些许汗珠,捏着信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一毛钱的纸币,向邮递员买一张8分钱的邮票,用面糊精把一张小小的邮票涂满,然后细心地贴在信封的右上角,用掌心不停地按压,生怕邮票贴不实掉下来。父亲把贴好邮票的信当面交给邮递员,并小声地询问"几天能到?"邮递员大声地回道:"大约一星期吧!"只见邮递员麻利地加盖邮戳,把信随手扔进邮筒里。</p><p><br></p><p>一封信寄出后,父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一天、三天、五天……每次父亲见到送信的师傅,都会问上一句"有没有我家上海的来信?""还没有呢!"等待还是等待,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总能收到上海的回信,这是父亲最幸福的时刻。</p><p><br></p><p>记得有一年父亲病了需要住院,家中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父亲只好硬撑着在家里吃些村医开的药片。此时,锦珠二爷不在家,父亲只好叮嘱虎生哥,让其找人代写一封信,告知上海那边说他病了,恳请上海那边寄些钱来以解燃眉之急。虎生哥因写不来信,于是找了村里的一位文化人代写,信很快就寄出去了。</p><p><br></p><p>在接下来的时光里,父亲每天都在等待念叨,每次看到送信的都要问上一遍,有没有上海的来信?每次都是欢喜而来,扫兴而归。在耐心等待半个多月之后,终于有一天邮递员送信来了,父亲喜出往外,急切地问到:"信在哪里?"当邮递员把信交给父亲时,父亲失望了,原来是一封退回的信,上写有"地址错误退回"的字样。此时的父亲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怎么也想不通信会退回。父亲让虎生哥把上海的地址认真核对一遍才发现,原来把"236弄"写成了"326弄",不知是虎生哥报错了,还是代写人粗心,不得而知,无奈之下父亲只好请人给上海发了一封特急电报。</p><p><br></p><p>电报发出后,没过两天老姑妈老姑父和三姑妈三姑父急匆匆地从上海赶回了宝应老家,见父亲病得厉害,立马送父亲到镇上卫生院治病,治病的钱都是姑妈他们出的。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父亲很快就康复出院了。上海姑妈他们临走时,还不忘给父亲一些钱,让其买些营养品吃。父亲与二大爷与两个姑妈的感情那是真正的兄妹情,是真心的帮助和关爱。</p><p><br></p><p>歌手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曾唱哭了无数人,歌词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家书的作用不言而喻,战时将士们收到的家书可抵万金,是对前方将士最大的鼓舞和抚慰。</p><p><br></p><p>家书是亲人交流的最好载体,也是亲情的真实流露。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我仍完整地保存着上海姑妈和母亲、亲友写给我的家书,这些家书成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家书中有母亲的关爱和牵挂,家书中有上海姑妈姑父的祝福和期望,家书中有亲友的鼓励和祝愿。父母亲和上海的两个姑妈姑父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他们却让我知道了亲情的弥足珍贵、感恩之心的不可或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很少鲜见有人再提笔亲手写家书,但家书仍然是任何形式和语言无法企及的,传统的家书永远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园。</p> <h3>作/者/简/介</h3><h3><br></h3><h3>江浙一兵,出生于江苏扬州的宝应人,现客居浙江湖州。平时喜欢读书写作,公开发表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数百篇。写作纯属个人爱好,我心我书,我书我心,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是为了珍藏一份美好的回忆。</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写作我快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