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杆节(云南傈僳族)

王美荣¹⁵⁹中国粮

<p>  “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八。</p><p> 刀杆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明朝时候,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骥来边疆安边设卡。王尚书到职后,体察边民的疾苦,积极帮助傈僳族人民发展生产,使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受到傈僳族人民的爱戴。</p> <p>  后来,王尚书遭奸臣的诬告,被调回朝廷。在二月初八的洗尘宴上,王尚书被奸臣用毒酒害死。当这个不幸的消息传到傈僳族山寨时,气得人们摩拳擦掌,为了给王尚书报仇,傈僳族人民决定将王尚书遇害的二月初八定为操练武功的日子。每年这天,练功者苦练本领,传授先进功法。于是代代相传,形成刀杆节!</p><p> 节日这天,几十里内外的傈僳族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羊肠河畔的刀杆场,在夜幕降临大地时,刀杆场上的里里外外燃起许多火堆!忽然,广场中央燃起的四个大火堆的熊熊烈火腾空而起,照射春满场的人群,接着鋩锣当当响,刀杆场上的人们互相拉起手来,围着明亮的火堆,跳起轻快的三弦舞。当场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红火的火炭时,活动的主持着宣布“跳火海”开始。</p> <p>  这时,五个赤着双脚的骠勇汉子立即闯入场上的火海,在里面不停的弹跳,急促的脚步踩起无数的火花飞溅,好似飞逝的流星。</p><p> 接着,闯火者以闪电般的速度,个个手捧通红的火炭,分别在脸上和身上擦洗,然后又让火球在他们手中飞快地翻转、搓揉。时而紧张,时而赞叹,时而惊讶……场上发出阵阵喝彩声。</p><p> 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表演雌堆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奄奄一息时“跳火海”活动方宣告结束。</p> <p>  第二天,刀杆场上竖起两根二十余米高的红花树杆,树间交叉着36把刀刃朝上的长刀。响午时刻,欢乐的人群再次挤满广场。</p><p> 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昨晚“跳火海”的五名雾大头带蓝布帽,身装大红袍,赤脚冲至杆树下,各自斟满一杯壮胆酒一饮而尽。随即纵身跳上刀杆,双手紧抓着上层的刀面,赤脚斜踩于下层锋利的刀刃上,运用平时练就的气功本领撑着脚掌,手脚交替,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当勇士登上高高的杆顶时,场上簇拥的观众,个个膛目结舌,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p> <p> 刀杆节,傈僳族语称“阿堂得”,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盛行于云南,福贡等地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