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新学期已至,我来到了小班,班级里来了一位比较特殊的小朋友——文文,他,“不会说话”。</p><p> 这不是天生的,通过文文的家人,我了解到,文文的发育要比别的孩子慢一些,所以只会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p> <p> 第一天来上幼儿园,我对文文的印象就很深刻,他喜欢到处乱跑,当别的孩子在座位上的时候,他总是在各种地方转悠,指一指这儿,指一指那儿,我很希望他能和我交流点什么,便悉心的问他:“文文,你看到什么了?为什么不回到座位上?”他不说话,指了指地上,“嗯……”“嗯……”,我不明白,地有什么有意思的,我让他回到了座位上。</p> <p> 第二天,文文还是这样,指了指小朋友,“嗯……”“嗯……”,我说:“你可以慢慢告诉老师,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嗯……”我得到的,依旧是这个答案。</p><p> 第三天,孩子们对这个新的环境开始适应,不会吃饭的文文,也拿起勺子,开始吃饭了,我一直很好奇,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跟在文文身边,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突然,他着急的向外面跑去,嘴里发出“嗯……”“嗯……”,我跟着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p> <p> 看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文文每天的“指手画脚”,他看到别的小朋友跑出来了,他着急的想要告诉老师,他看到地上有水,想要告诉老师,他看到很多事情,都想告诉老师,但是,他不会说,我明白了,“调皮”“坐不住”是我为文文下的定义,可这些都不对,他是个热心的孩子,哪怕自己不会做、不会说,文文还是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让我明白,别轻易给孩子下定义,孩子的世界大人不懂,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手段千千万万,我们能做的只有慢慢了解,及时关怀,希望我能明白,下一个“嗯……”“嗯……”是什么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