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我可爱的母亲河

矢车菊

<p>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杭州,全程1794公里。始建于春秋末代,兴盛于隋炀帝时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流程最长的运河。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一千多年。历朝历代都是沟通南北运输的动脉,有多少货物通过运河传送,就连故宫铺地的金砖也是通过运河运来的。在南粮北运,北货南调,调节货物流通起了千年的作用。为稳定政局,稳定人民生活奉献出了难以估量不可磨灭的功劳。</p> <p>在陆地上移动物品,最省力的是车轮。而比车轮更省力的不过于水路,至今人们还没有发现比水上运输更省力阻力更小的办法。人们不知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车轮,也不知是谁最早用的船,而开凿大运河是有历史记载的——是隋炀帝。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人们在劳动力那么原始的情况下开凿大运河,工程是何等的宏伟,气势是何等壮观。大运河和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不朽的丰碑。</p> <p>大运河为南北物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造就了漕运帮派,秦淮人家,养育了两岸无数的生灵,演译了多少没有人记录下的清明上河图。运河上飘过隋炀帝下扬州的龙舟,乾隆下江南的楼船,漂淌过太平军的尸体,也沉过杜十娘的百宝箱。几多流动,几多沉浮。北京通州是大运河的起点,早年这里有无数的码头,仓库,天下粮仓。为保障京师的供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是何等的繁华。现在所保留的遗址不多了,运河两岸高楼群起,公路铁路,城铁密如蛛网,一座座大桥横跨两岸彩虹飞峙。运河几度干沽,几度污染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壮美的人文景观已淹没在现代化大都市的喧嚣中。在运河边上五教庙里,伴随着大运河的兴衰一千多年的燃灯舍利塔还蔚然耸立着,傲视着时代的风云,历史的兴衰,它见证了多少血与火交织激情燃烧的岁月。曾几何时人们看到了塔尖而欢呼雀跃——到北京了,它看惯了运河船上的白帆,看惯了华北大平原上青纱帐的一青一黄。也见过了八国联军的屠刀,日寇的铁蹄。</p> <p>如今天上有飞机,地下有地铁,陆地上汽车,火车川流不息,立体的交通更快捷更方便。大运河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随着历史越走越远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 <p>在我的眼中,运河可以是一幅画,红墙绿瓦掩映着气贯长虹的石桥和来来往往的船只以及勤于劳作,忙于奔波的人群,这幅画可叫《虹桥画舫图》,也可称《清明上河图》;运河可以是一首诗,有着烟花三月下扬州般婉丽的风格;运河可以是一段行程,行程里有一个清新的早晨和几尺艳阳,三塔、血印寺、古丽桥都是沿途风景;运河可以是一抹回忆,这些记忆并没有因缺少生活主宰而褪却原有的色彩。</p> <p>最古老的大运河啊!我终于寻觅到您的足迹,从这里往前走不多远,就是古老的大运河。</p> <p>古老的大运河现在基本没有水了,有水的地方太少了,河床窄而干枯,树木占据了整个河道,可是这里常年有水,真是珍贵!</p> <p>运河真实的面目,依然矗立在河道里,我们古代的祖先发挥着聪明和智慧,珍贵的文物依然坚实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p> <p>最古老的生活用具至今在运河边流传,用石碾碾的辣椒酱,谷子仍然是运河边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p> <p>这里是码头,当年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官船来来往往的从运河中穿梭南北,民船要等官船过去才能扬帆起航,我依稀看见当年这里繁华的景象。</p> <p>这样的建筑是运河边的风景,当年这里的人们也是非常殷实的家境,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了!</p> <p>唯一的一座青砖砌成的古老的房子,保存完整,可惜主人不在家我们进不去,只有在外面拍下来这张照片。</p> <p>村里最大的酒店,有一定的历史了,朋友说这里的菜都是家常做法,特别是运河的鱼,做出来与别的地方不一样的味道。</p> <p>昔日的辉煌依旧,文化广场依然精彩,人们祖祖辈辈静静地守护着古老的大运河,花开花落,暑来寒往,运河默默流淌了两千四百年,人们守护了两千四百年。</p> <p>我从这位老人身边走过,岁月虽然在他额头刻下了沟壑,他的面容却非常安宁柔和,与这秋天的夕阳与这运河,与这初秋的风融为一体,祝福您,健康快乐平安的生活!</p> <p>住在运河边的老人</p> <p>摄影/后期:矢车菊</p><p>文字编辑:矢车菊</p><p>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p><p><br></p> <p>此美篇我运用新旧交替的变化来表达运河两岸的人文和建筑的变化,古老的运河文化遗产是我们祖祖辈辈应该传承下来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大运河两岸的风景优美,人们安居乐业,有时间我会沿着运河的足迹去寻找,去体验,那份离我们远去的淳朴的岁月,祖宗们留下来的珍贵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