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书籍的温度,<br>在心灵陌上播下书香的种子,<br>让你、我都成为 :<br>眼中有光芒,灵魂有香气的教师。 古人云:学,然后知困;读,然后知不足。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始崭新的心灵之旅,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我们的生命将更加厚重。我们的教育梦想将因读书而美丽,因读书而精彩。 <div>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成长,形成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文山市第三中学2020学年上学期“共沐经典,书香校园”读书分享会如约而至。全体教师在与好书的美丽相约中,畅游书海,共享书趣。<br><div><br></div></div> <p>一、推荐书籍《复盘》分享<br></p><p>——雷作培</p><p> 学会复盘,时时复盘可以再往后减少再犯相同毛病的次数;做事情可以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因此,在我看来:一次好的复盘相当于一个好的导师,可以学到很多知识。</p><p><br></p><p>——王虹</p><p> 我们要善于对过去做思维演练。没有人生来就掌握了全部技能,只要不断地学习他人、学习经验、学习自己,在完善和修炼的过程中,就一定能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p> <p>——雷芬元</p><p> “赌胜马踢下,由来轻七尺。”教学工作有如此,为了争取一个好成绩,做到了忘我工作,但为什么效果不那么好呢。把《复盘》剑磨一磨,以期能事半功倍吧!</p><p><br></p><p>—— 陆顺帆</p><p> 在复盘过程中可以过滤自己的情绪,能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打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愿人在此山中”的自我幻象。</p> <p>——姚绍梅<br></p><p> 行动后反思。《复盘》一书其实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名字不同,然而实质相同。分析过去,设计未来,这就是复盘的价值所在。</p><p><br></p><p>——张兴富</p><p>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把教育教学搞好,我们除了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还要不断地去总结经验,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复盘。</p> <p>——唐光琴<br></p><p> 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亦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复盘让我们更接近事实真相,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环境,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更不找借口。复盘将我们的经验转化为能力,无论多忙我们都要学会停下脚步,且学且思且行。</p><p><br></p><p>—— 杨世坤</p><p> 人生如棋,每一天做的事都有重复,自我复盘指的是人对自己做过的事情的反思、总结。理解复盘,应用好复盘,你的教学将更上一层楼,它和我们的教学、生活、工作是密切联系的,能从中悟出一点做人、做事的一点道理。</p> <p>—— 李艳萍</p><p> 读罢《复盘》,心中只想到一个成语——以退为进。简单来说,复盘其实是一种“吾日三省吾身”的工作方法,以退为进,回顾最初制定的目标、回想完成工作的过程,反思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探寻如何能吸取教训获得经验,逐步回归到达成目标的正轨中</p><p><br></p><p>——陈自求</p><p> 经历,并不一定让一个人成长,经历之后的不断反思和总结才会不断成长。而总结,并不是止步于已经做过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其中发现更有效的方法,发现事情内在的规律。而复盘,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些。</p> <p>——袁加妮<br></p><p> 一定是要自己在过去亲身经历的事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启发和简洁,提升自己的见识和能力。</p><p>复盘让你“温故而知新”,助你将过去的经验转化为能力,并激发创新!我们需要对失败复盘,避免重复犯错,更需要对成功复盘,才能不断复制成功。</p><p>——王晓珠</p><p> “复盘”用于教育教学中,即对自身的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实现教学能力的再次提升。如何“教学复盘”?应对教学的目的、目标、设计、步骤、过程和结果等,在总结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推演,通过比对、取舍,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益。</p> <div>二、畅读经典分享<br></div>——许贤<br> 围绕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剖析蕴含的的文化理念,结合现实意义加以解说,从而凸显其国学价值,好似远古与现在只一线之隔,汉字就是他们的桥梁,这就是文化传承。<br>小汉字大世界,诸如此类不胜累举,学无止境,国学确实博大精深。——《汉字里的国学》 —— 杨祖燕<br> 我们常常为中国悠久的文明、精湛的艺术感到骄傲。诚然,祖先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不应该成为艺术创作的禁锢。宋人为躲开唐诗这座高峰的阴影,独辟蹊径——作词;元代文人更抛开诗律与词牌——制曲。循规蹈矩或许不功不过,但久而久之,便会使原本鲜活的艺术僵化。“创”,是艺术领域里永恒的话题。——《中国美术史》 ——曾泽仙<br>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宋徽宗是艺术奇才,正是因为他酷爱艺术,才发现并培养了张择端和王希孟这些绘画高手,如果没有他,我们看不到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宋徽宗》 <p>——杨立艳</p><p> 做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中国教师,我们必须要有独到的见地和观点,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更不要啃前人留下的遗渣,像达尔文那样对自己的成果和发现要执有真理的态度。我们要保护好真理之花,即使全世界反对你,也要支持自己,因为创新和成功的果实往往就是这样掉落。——《达尔文》</p> ——曹谦<br>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br> 愿有一天我的语文教学也能“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王崧舟与诗意语文》 <p>——向良鹏</p><p>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p><p> 《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红星照耀中国》</p> ——勾永波<br> “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学记》 —— 梁红梅<br> 那些你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存在正是别人可望而不可求的,在那些被浪费的光阴和美好在这一刻就显得弥足珍贵。所以,珍惜眼前的一切吧,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去热爱,去享受生活。要知道,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最珍贵的存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刘先梅<br> 厚厚的一本《平凡的世界》我已经读过三遍,但每次都会带给我新的震撼与感动,正因我看到的是世间的真情,平凡但是真挚,咱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平凡的世界》<br> ——王在谷 <br> 细读《群书治要》,使我陷入长期的思索之中,中华经典深不见底。<br> 当自己懂得了一点点道理以后,被命运跟生活推走进境界当中去,往往怀着这样忠义之心,却深觉寸步难行,如果老师在天上看着,这是不是只是刚刚开始,没有必要垂头丧气,放到心里头去,拍一拍抖一抖身上的灰土,相信古圣先贤一样相信前方。——《群书治要》 —— 苏丹<br> 所有的曾经都是经过虚伪蹒跚过来的。花开,一个美丽却虚幻的词语。稚嫩的梦想守护着那脆弱的生命。我的花儿啊,在绚烂盛开中,结束了一生无声的命运。结局是…… <br> 或许,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一个平凡人的痛楚。我会相信命运,我更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了一个注定的命运。在冗杂世界里的纷繁,习惯了一切的美好……<div>——《追风筝的人》</div> ——唐艳兰<br> 若你有幸,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请一直坚持努力,别轻言放弃,要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出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间词话》<br>——李杨琼<br>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前方路途遥远,人生永远在学习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只要不因错误而颓废,那么也算是更进一步了。我认为只要在犯错之后能够理性思考,正确分析,就会变得越来越坚强。——《傅雷家书》 <p>—— 聂昆</p><p> “读书使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境界提高了,胸怀宽广了,在快乐工作的同时开心的生活着。——《做卓越的教师》</p><p>——张波莲</p><p> 在教师职业上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我们应该行充分的自我设计、自我包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而这一切都是需要借助读书,抓紧时间读书,读最新近的书,读有思想力的书,读富有创意的书。书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小班级,大教育》</p> ——丰帮勇<br> 学习保尔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自己的梦想,有着坚持不懈的品格和优良的素质,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被不幸所打败。才能在熊熊烈火当中“浴火重生”,才能充实自己,才能在工作中甘于奉献,不断进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r>——郑舒文<br> 午后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品读书中的“黄金屋”、书中的“颜如玉”,总会觉得时光流逝的很快很快,好不惬意。读书对不一样的人而言有不一样的见解。——《娃》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自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学鉴赏素养、广博的阅读储备和敏锐深邃的是非判断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广泛涉猎,兼收并蓄,全面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文化及专业素养。一句话,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个好读书、会读书的人。 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每位教师都会有沉甸甸的收获。拉开同读一本书活动的序幕,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会延续书香校园活动,开展更多的读书分享活动,让教师们喜欢读书,爱上读书,把阅读传承下去,打造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