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从食用绿豆中,随机拿取绿豆种子若干颗,放入2个体积大小相同的透明盒子里,本实验采取对比的研究方法,一组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两组绿豆数量大致相同。</p> <p>本实验主题是“光照是否会对种子发芽产生影响”,需要改变的是“光照”,其他条件相同,即相同的水分、温度、湿度、空气。具体方法:实验组放置室温下,透自然光;对照组同样放置室温下,但套上黑色塑料袋。</p> <p>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首先观察到的第一个变化:种子膨胀。因为绿豆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p> <p>第二天,2组都已发芽,长出细短的白色芽儿。具体为: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p> <p>第四天,两组对照非常明显。具体过程为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界面。从照片可以看出对照组发芽更快更多,实验组发芽相对慢、少。由此可以得出“绿豆种子在没有光的环境下发芽更快”!</p> <p>第六天,观察到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自然光下的绿豆生长良好,茎和叶的颜色发绿,茎变粗了很多。</p> <p>黑暗处的绿豆芽生长不好,茎和叶的颜色发黄,茎很细。</p> <p>两组对照照片,结果显而易见。本实验说明:1.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2.绿豆幼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本次实验不足之处:1.设计太简单,只设计了一个影响因素对照,应为多因素影响交叉实验;2.实验过程中两组没有做到完全的平衡性,比如两组绿豆数量没有清点,即种子数量没有完全相同;以及每天所需的水分没有完全相同,即需要水分时没有精确到毫升;3.观察时间较短,观察频率不够,观察力度不够,缺乏整体的相关认识。希望下次设计实验,吸取这次不足,能够更完善更直观更有说服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