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古老的歌谣……

土人

<p>  前晌,我来到贵州安顺普定秀水。清闲时,游逛了周围几个村庄。在一幢幢钢筋水泥拔地而起的几层楼的新房下,仍依偎着一些或陈旧,或破败,或将倒塌的石头老屋。</p><p> 我抚摸着那早已泥灰斑剥的墙体,仿佛在触摸着岁月的苍桑;我凝听着秋风在空洞房屋穿堂而过,仿佛在凝听着一首那古老的歌谣,有些悲壮,又有些凄凉,冲击着满是惆怅的胸腔……</p> <p> (一) 斗 篷 村</p><p><br></p><p> 斗篷村,离秀水很近。沿着新修的油路,向东步行半小时,从左边的高坡上,就看见一座座白墙黛瓦的新农舍,在一片绿树的簇拥中,格外地注目。</p><p> </p><p> </p> <p>  来到村中心,一棵千年银杏,主干数丈高,如一顶葱绿的华盖。而几技横出的叉技,有些枯黄,被支撑着。四周几栋用石头砌的古屋,都有些年头了,老态龙钟地陪衬着银杏的苍老……</p> <p>  村中的壮年,青年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小守护着家园,也维持着生计……</p> <p> ( 二) 喇 叭 村</p><p><br></p><p> 出秀水,住县城方向,沿着碧波涟漪的波玉河,两岸青山绿树夾河延伸,到尽头,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夜郎湖银波荡漾;艘艘捕鱼快船,来住如梭,给湖中织出条纹的图案……</p> <p>  湖东岸,新房老屋依坡层层而上,组成一村,叫喇叭村。</p> <p>  从喇叭村12号门洞望去,正房一字排开,拾级而上;门上的对联还鲜亮,两旁的厢房散落着杂物,偌大的院落空广,却有些败落。</p><p> 这是栋大户之家,却废弃不久。</p> <p>  屋檐下,四只等待母亲外出觅食未归而“留守”在家的狗崽,睁睁地打量着我这位陌生的不速之客。</p> <p>  那一堵堵断垣残壁,那青藤爬满的“鬼屋”,那风雨中飘摇欲坠的楼房,是什么样的意念,让它们孤独,顽强,执拗地在原地上坚守……</p> <p>  </p> <p>  轻轻地推开半掩的柴门,以为又是座空屋。抬头一望,石阶上,一位老妇依着房门正打量着我们。</p> <p>  老人外着一件皀色外衣,胸前和两袖描有图案,就象她房门前还未抹净的门神和对联的印记;一张岁月铭刻的老脸,道道凸凹,如同院里的石墙的缝隙那般……</p> <p><br></p><p> 她询问我俩是从县里还是省上来的,我们支唔:来看看。</p><p> 对话中,得知她儿子,孙子都外出打工,独留下她守护着这庭院。</p> <p>  打扰了老人很久,又见她这样风烛残年,心里总觉不安。想表示下心意,可她执意不要。</p><p> 我们说想买她两只鸡,她答允了,就连忙去鸡埘里去捉。我们连忙说:回头再来拿,并把钱塞到她手中。</p><p> 她信了,起身送我们到门外。</p> <p>  伫立在门外,招着手:等下回转来拿鸡!</p> <p>  我们走远了,可她在门前,注视着……</p> <p>  我们绕道而去,不见了夜郎湖,不见了那座绿荫蔽盖的老屋……</p><p> 可总觉得她还依靠在大门前,在等待着我们去拿鸡……</p> <p> (三)南 华 村</p><p><br></p><p> 在南华村,石头山前,巧遇一村姑:秀丽,庄端。连忙用手机拍了两张,并约好明日带相机来,她穿上布依族服饰等着。</p> <p>  第二日,如约而至。</p><p> 她穿着炫耀的布依族服饰,在一座石砌的老屋摆弄着姿态,任快门闪动。虽有些青涩,却淳朴无华。</p><p> 问及此屋还曾住人,她说有一孤寡老妇独立居住。我不时地张望,总希望能见到,而始终不见她出来,不免有些失望……</p> <p>  鲜艳与灰白;</p><p> 华丽与简扑;</p><p> 青春与陈旧,</p><p> 一幅幅冲击视觉的画面……</p> <p>  拍完像,小罗的母亲背着她的女儿来了,我为她祖孙三代抢拍了两张。</p><p> 在她母亲二层楼房前,我打听着盖这此房用了多少钱?她母亲介绍,这房分二次盖的,资金是二次筹集的。等小罗父亲及兄弟在外打工挣到钱后,准备再上一层楼,整体装修完毕,就大功告成。</p><p> 的确,这里盖新屋,大部份都是分期分批施工的,主要视资金而定。</p> <p>  从小罗娘家返回,村口一幢三层砖瓦房突兀在面前,那一溜的落地玻璃窗,很是气派。</p><p> 我脱口而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p> <p class="ql-block">  信手拈来几张秀水的农家避暑山庄,和黄果树附近关岭镇的农民休闲山庄照片。</p><p class="ql-block"> 所以农民都能住上如此的农舍,那真是:天下农民俱欢颜……</p><p class="ql-block"> 呜呼!何时眼前都是此房屋,吾庐独破受冻死无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