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尊称为“先生” 的十位女性

十八子

每篇一歌:《女人花》<div>演唱者:仙都之声家族—幸福</div> 女性能被称为“先生”,需在某个领域里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力的女性才能担当其名。 称其“先生”,是取其“ 对年长而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之意,跟性别无关。这种尊称,象征着成就和荣誉。就像我们称呼鲁迅,都会以“鲁迅先生”来称呼。<div>许广平的人生价值在鲁迅的生命中得到了体现;她叩开了鲁迅的爱情之门,给予鲁迅一个温馨幸福完整的家,她既是鲁迅事业的得力助手,又是鲁迅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和最热忱的弘扬者。<br>这一切源于许广平的才华智慧,源于她与鲁迅的志同道合 ,也源于她能自觉地将自己融入鲁迅的事业中 。<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br></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 宋 庆 龄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893年—1981年)</div></div>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何 香 凝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878年—1972年)</div></div> 女权革命的领袖,革命家,画家,政治活动家,民革主要创始人,“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何香凝是廖仲恺的夫人,二人均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早期成员。她提倡男女平等,并组织了中国第一次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活动。1948年,她参与共同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众多高阶政府职务。<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3、许 广 平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898年 -— 1968年)</div> 鲁迅先生的夫人。她写作了《两地书》《鲁迅回忆录》,保存鲁迅手稿,编辑完成《鲁迅全集》。<br>许广平与鲁迅在一起整整十年,十年携手,十年忧乐相通,在生命中互相往来。 许广平的人生价值在鲁迅的生命中得到了体现;她叩开了鲁迅的爱情之门,给予鲁迅一个温馨幸福完整的家,她既是鲁迅事业的得力助手,又是鲁迅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和最热忱的弘扬者。<br>这一切源于许广平的才华智慧,源于她与鲁迅的志同道合 ,也源于她能自觉地将自己融入鲁迅的事业中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4、冰 心 先 生<br>(1900年—1999年)<br></div>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冰心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翻译家,她歌颂母爱,童真,自然。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她的代表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冰心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宽广人性是它的生命力,虽然作品数量很少,而且没有长篇,但冰心那富有声音的作品,以及对人性的一种侧面的仔细的洞察,就像《小桔灯》一样,赋予我们以温暖心房的光芒。<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5、杨 绛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1年—2016年)</div></div> 钱钟书先生的夫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br>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br><br>杨绛先生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她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br><br> 杨绛先生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她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6、林 徽 因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04年—1955年)</div></div> 梁思成的夫人。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改造传统景泰蓝,保护奈良古建。<br>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林徽因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深夜里听到的声音》等。 面对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br>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br>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7、张 充 和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4年—2015年)</div></div> 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张氏四兰: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 张充和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br>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出于敬重,大家都唤张充和为“张先生”。<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8、冯 沅 君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00年—1974年)</div></div> 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大学一级教授。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及诗词,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陆侃如。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冯沅君是新中国第一位女一级教授,也担任过山东大学副校长,同时还在文化界、妇女界担任一些要职,积极参加青岛市的社会活动。陆、冯夫妇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比翼齐飞,堪称文坛佳话。<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9、沈 祖 棻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09年—1977年)</div></div> 教授,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主要代表作有《别》《赠孝感》《妥协》《早早诗》等,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曾任教于华南多所高等学府中文系。有“当代李清照”美誉。与丈夫著名文学教授程千帆合称“程沈”,曾被师友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被文坛誉为江南才女。<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0、骆 玉 笙 先 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4年—2002年)</div></div> 骆玉笙,别名小彩舞,“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建者,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代表作品:《剑阁闻铃》《丑末寅初》《重整河山待后生》。<br>骆玉笙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 骆玉笙先生曾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