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的宁静和梦幻不在追逐浮华,而是静静的,悄悄的,淡淡的。正如我们的学校——锦山第三小学小学,在静悄悄中,改变教师,改变课堂,改变学生,改变......</p> <p><br></p><p> “学习共同体”打造的是“安全、安静、安心”的课堂,是能让学习真实发生的课堂。</p><p> 交流中,老师们都围绕在今后的课堂上让孩子能安静的倾听,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的课堂模式,让这种模式能真正实现“学教翻转”。</p><p> </p> <p> 焦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佐藤学老师用细致的目光观察着不同的教学课堂,用心倾听着每一名学生、每一位老师发出的声音,记录着课堂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课堂上教育教学的每一次变革。</p> <p> 石老师和老师们分享了三点收获</p><p>1.“学习共同体”下的学校是教学相长的学校</p><p>2.“学习共同体”下的课堂是协同学习的课堂</p><p>3.“学习共同体”下的学生是实现了学习权利的学生</p> <p> 牟老师就学习共同体一书谈了自己的体会。她真正的认识到了什么是学习共同体,和在当下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针对课堂上的小组汇报模式提出了困惑,就这个问题张桂英主任同组内成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p> <p> 卓然老师读完这本书后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对学习共同体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p><p>1、彻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p><p>2、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p> <p> 林海琴老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思想、改革需要、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p>“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是</p><p>1.成员程度不一,合作学习成了优等生的独角戏。</p><p>2.缺乏互动,合作成了形同虚设的空探讨。</p><p>3.缺乏秩序,合作成了差生的放松时。</p><p>4.缺少效率,合作拖累了课堂节奏。</p><p><br></p> <p><br></p><p> 晓会就本书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谈了自己的收获。特别是在学生学这部分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课堂上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权利。</p> <p> 姜瑞玲老师通过读学习共同体深刻的体会到,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课堂的转型并不体现在公开课、研究课中,而是扎根于日常课堂教学改革实践。</p> <p> “在学习共同体”中,共同的活动,共同的规则,共同的成员形成的共同信念,共同的方式或习惯。“学习共同体”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进共同成长。</p><p> “学习共同体”使组内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又能不断地学习,继续前进的组织,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人生驿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