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行书院毕业纪念册[刘景初]

小U先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壹:我的母校——千人行</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贰:读经之点滴与师友赠言</b></h3> 时光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从相逢相遇,相识相知。这么多年,我们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长高,长胖,幼稚到成熟。如今你将要毕业,多年的努力终究有了结果,愿能博文约礼,此心光明,热情永驻。<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李月</div> 亲爱的小初初,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你毕业了,真为你感到高兴,我也要去准备高考了,希望我们都能打起精神,用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开始我们新的学习。虽然我们不能相伴一生,但我们在最单纯美好的年龄相遇,相识在千人行。我们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快乐,共同打下了一生的基础,感谢有你相伴,在这个分岔路口,我们做个约定吧:今日各自努力,他日最高处见!<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娜娜</div> 刘景初,最开始我们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后来我俩做了同桌,再然后又做了舍友,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头对头睡觉。将近三年时间里,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给予彼此温暖,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期待再一年后见面时我们都不负韶华,变得越来越好,好吗?<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康越</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祝贺入读文礼书院。所有的美好都交给记忆,所有的往事都珍藏在心底,所有的情谊都在脑海里,让友情地久天长,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离别也非一言而尽也,只要不放弃自己,一定有成功的希望,季谦先生有一句勉励自己的话送给你,人有善愿,天必从之。<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走哪一条路,我们都是走圣贤之路,立定志向要做人,最初的即是最末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吴思远学姐</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刘景初,2014年11月31日晚,是我们第1次见面,你是老师还是学生啊?这是我们之间第1次对话,几年过去你已亭亭玉立,并顺利进入文礼书院,踏上了新的旅途,勿念。<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刘芙佚</div></div></div> 刘景初,漫长的岁月,但实际并不漫长,只要用心感受,你会觉得这一段时光是你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放学后的欢笑,上课后的铃声,天空和夕阳笑脸和欢乐,今天的相遇,明天的离别,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年相见,后会有期,我希望你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希望在夜空中看到你闪烁着万丈光芒!<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金方良</div> 可爱的初初,那日排队时,你忽地转身问我:“我走了你会想我吗?”我说:“我肯定会的啦!”这时感觉鼻头有点酸酸的。你们这群女生都是曾经给予我温暖与帮助的人,我真的很舍不得你们每一个人。但我坚信,不管以后我们是否会再相遇,我们都是彼此珍藏在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回忆。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王禹涵</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我来的时间不长,和你的同桌时光也不长,但我认识你感觉到了快乐和你在一起,我也学会了很多的东西,祝你在文礼书院好好学习,开心快乐每一天,加油。<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唐子喆<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景初姐姐,感谢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在我郁闷的时候给予我温暖,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帮助,望你在文礼书院学业有成,想你爱你。<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杨荟可</div></div> 还记得我们刚见面的时候,我紧张又不安,你温柔又阳光,我莫名觉得在哪里好像见过你。你对我说了第一句话,你长得挺漂亮的。你觉得我是一个文静不爱说话的女孩吗?哦,恰恰相反,其实我是一个话多幽默的女孩,真希望能有时间与你相互慢慢了解,可是我们注定分离,你会记得我吗?我会的,永远,这短短的一个月,我会将她视为我一生的珍宝,刘景初姐姐,愿你在文礼书院的未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李嘉瑄</div> 景初姐姐,好久都没见到你,不知道你们在那边怎么样?听闻你们去文礼了,我没有去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但也挺想你的,我们那么久不见,我想我们再见就是在文礼书院了,那时候你们都是我师姐,我还要向你们学习呢!所以你要加油哦,要坚持下去,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加油!<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万家欣</div> 我虽然跟你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我想到耳边再也没有你那美妙的声音了,心里就会非常沮丧,现在你要去更高的学府去深造,离开亲人行,离开与你在同一个屋檐下一块学习,一块成长的同学们,心里肯定会特别伤心,感谢你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如果我做的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要请你原谅,愿我们有朝一日还能再次相见,相遇时希望你还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姐姐。<div><br>缘来缘去总会散,花开花落归尘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姚苇航</div> 刘景初,在我认识你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玩,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很开心的。我们在一个屋檐下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了最好的你,愿你也能在文礼书院披荆斩棘,乘风破浪。<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孙文茜</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刘景初还记得以前有一段时间,你总是强调自己是个姐姐,每次叫你刘景初的时候,你总会说要叫“景初姐姐”,很想念你,也很想念那个时候。得知你被文礼学院录取了,真为你感到高兴,希望你以后可以越来越好!加油!</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石荞<br></div> 花飘落了,树叶凋零了,我们同学也要分别了,这寂寞和孤独的秋天也是我们要珍惜的季节,虽然你要毕业入读文礼书院,但我们还是很好的同学,与你一起共勉,严于律己,一心向道,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跟以前一样。虽然严于律己,一心向道,但你的心灵还是天真活泼的。<div><br>送君一句话,情浅时光,且歌且行,一路风景,花香遍地,珍惜时间,做最好的自己。祝你在文礼书院珍惜时光,志道而学。<div><br>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希望你可以至到了学成人成才。加油!</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高博</div></div> 可爱的景初姐姐,祝贺你要去文礼书院了,虽然没有和你怎么接触,但每次和你相处都特别开心,希望下次见到你时,你的人生会更上一层楼,愿你前程似锦,有你所在之地,定会有被你所感染之人。<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曾琳雯</div> 刘景初,刚来的时候,你我不熟,导致我那时不敢和你有过多的交集,但慢慢熟悉后才发现你是一个很坦荡,率真的女孩,而且很热心肠,望你保持住大颗坦率的心。用心生活好每一天。<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裴文宇</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等你学有所成,凯旋归来</div> <br>不知不觉,自己从事读经老师五年有余了......五年以来,我满怀惊喜地迎来一位又一位的新生,也依依不舍地目送了日夜陪伴与教导的老生,他们有的中途离开了,有的正式毕业了。有人说,经历多几次就好了,都一样的!五年来,虽然经历了很多分别,可我不想让自己如此陷溺与麻木,因为我相信每一段师生情,或短暂,或长久,背后都有很多感人与真实的故事,而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是这故事里主角。<br> <br>在老师心中,只要你们一天称呼我为老师,那么我们就有一天的师生关系、一天的师生情谊,同时我也愿意尽我所能来教导你,让你读多一天的经典、与经典有多一天的接触。所以,无论是中途离开的也好、亦或是毕业的学生也好,我都会默默祝福和期待,希望你能继续深入经典,真正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成为一位自觉、自律、自信自强之人。<br> <br>过去一年来,是读经圈里最动荡不安的一年。但愚以为,不管如何动荡不安,我们都要向夫子学习“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精神。能够在动荡之中,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随时变易从道的人,最终才是人生真正的赢家。当我们静下来心来认真思考一番,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现在,亦或是在历史长河的动荡当中,经典之道,总是熠熠生辉,生生不息,亘古不变。正如古人讲:“任凭那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俺那老夫子只管朦胧两眼订六经。”<br> <br>所以离开书院的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对经典和人性的信心,对于经典,须解经明德,温故知新,识生命之大体,把握中西文化之框架,在此基础上,再逐日扩充,不断充实自己。如此,也算不辜负父母师长这么多年来含辛茹苦的栽培了,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让自己失望!<br> <br>而完成30万包本背诵,即将入读文礼书院的孩子们,你们经历了重重磨难,可谓“九九八十一难”。从读经到包本,再从包本到一本一本的重包,这当中的酸甜苦辣,老师和你们一同走过,深知当中的不易,每每想起,内心就十分佩服你们。你们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自强不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老师希望你们去文礼书院以后,可以继续发扬自己身上这些宝贵的精神,学会自我严格要求,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早日立下永不退转之志,求得真正的学问、真正的道,否则的话,真的是对不起自己啊!<br> <br>当然,你们更需要戒骄戒躁,沉潜用功,这一点对于中途离开书院的孩子们,同样受用。正所谓“天道酬勤”,并不是你去了文礼书院,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将来一定能成人才了,也并不是你不去文礼书院,你就不能成人才。如果你不刻苦用功,到哪里都不行。相反,如果你能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精进不已,老师相信,无论你到了哪里,哪里都属于你自己心目中永恒的文礼书院。<br> <br>今年的离别赠言,似乎又有点苦口婆心了,但这一次,依然是真心实意的祝福。出发吧,少年!老师等你们学有所成,凯旋归来,再为你们把酒欢唱!<br>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庚子秋 胡文龙</div> 我可爱的毕业生们:<br> <br>你们好!每岁九月,别人欢天喜地迎新,我们认真庄严告别。<br> <br>近日为你们与朋友拍照留念,看你们或笑靥如花或自信从容,我内心不自觉升起一种感动。而把镜头拉回几年前一对比,老照片记录着你们初入书院时的无邪模样,幸有底片为证,你们真的有成为更好的少年。<br> <br>这几年在书院,记录了很多书院的美丽瞬间,比如一派萧索的秋天里仍有艳阳当头照耀金黄的叶子,比如晨起时一抹斜阳打在老墙壁,耳畔传来孩子们问早的声音。可是这些啊,都及不上每年毕业季,毕业生们面露笑意捧起经书动人。祝贺你们,以三十万在抱的姿态开启人生的下一段旅程。<br>  <br>你们背过的每一本经典,都不是白白背过的。三十万字的背后,有你们流过的汗与泪,受过的批评与得到的奖赏,以及父母师长的付出,这些都藏着你们的青葱岁月和光明火种。十二本书是一级一级阶梯,为你们日后拾级而上去通往生命中真实的学问打下最好的基础。<br>  <br>约莫一百年前,朱光潜先生曾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写道:年轻人太贪容易,太浮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希望读经长大的你们可以懂得,三十万经典既已在抱,还应该在为学为人之路,不贪容易,一门深入,能够耐苦。也殷切的希望,张载先生在横渠四句中所写的读书人的理想,能够在你们手中继续,能够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br>  <br>最后,记得这句话:保持心里那道光,未来有人可能借助这道光走出黑暗。愿诸君惜取少年时,在最好的光阴里努力向学,不留遗憾。<br>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0年9月9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赖笑园</div> 成就人生,贵在一个“恒”字,立定志向,在纷繁复杂之中坚定不移,在筋疲力竭之余全力以赴,在荆天棘地之路一条道走到黑,黎明之前的黑暗,是脆弱的甚至是虚无的,坚持!胜利的转机就在再坚持一下子!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div><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庚子秋 刘春阳老师</div></div> 刘景初:几年来,看着你一点点长大,几多欣慰,几多感慨。<br>你是善良、聪颖、努力的孩子,你已经长大了,相信你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安顿好自己,都可以学得很好。<div><br>人生是庄严的事情,既有不幸和悲伤,也有温情和感动。无论何时,都要记住:经典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当你迷茫时,就听从经典的召唤。<div><br>风筝飞得再高,线仍牵在手中;无论你走到哪里,也走不出父母的牵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iv><div><br>祝你学业有成,人生幸福!随时期待你的好消息。<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吴小东 2020.9.9</div></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叁:新的启程——文礼书院</div><br>书院,是中西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大体是由民间设立,供师友相聚,为讲学论道、砥励德业、传习文化、培养人才之所在。曾经,在中国,有如春秋之“洙泗杏坛”,唐宋之“岳麓”、“嵩阳”等诸多书院,代有贤哲,护佑我华族生生不息。在西方,有如古希腊雅典之“逍遥学院”,中世纪建校之“牛津”、“剑桥”以及近当代之“哈佛”、“耶鲁”等私立学院,引领自古希腊至今之学风,其间英杰辈出,影响及于全世界。如今,我们正需要一个以“继承道统”为纲,以“会通中西”为维,立本于东方之胸襟智慧,融汇西学之真知灼见,可以造就当代第一流世界级人才的新型书院。这个书院不只是“中国的”、“现代的”,更是“国际的”、“永恒的”。<br><br>文礼书院之命名, 盖取孔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及颜回“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循循善诱”之意。于此忧患与希望并陈之时代,吾人秉持孔颜理想,立志成就一番永恒志业,期待终有一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时代大才出现,承继中西数千年智慧,重铸新一代人类文明,庶几中华民族可以俯仰天地而无愧。<br><br>几千年来,世界几大文明的教育历史和当代几十年来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证明,“读经”教育不仅符合教育原理,而且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不仅不过时,而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不仅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更能为承继中华文化及世界各民族智慧奠定基础。经过十年读经的孩子可以背诵三十万字甚至更多中外文经典,长期浸润于圣贤典籍之中,知书达礼,好学能思,具备了以德慧为本、融贯古今、会通中西的潜力。文礼书院即为这些饱读诗书的孩子提供进学深造之所,专力解经论典,充实义理见识,并辅以东西方文、史、哲学,乃至各门学理之研读,期望造就为天下、为时代肩负文化再铸使命之大才。 <h3>一个人,或许必需从小开始,就接受包括中、西、印等全人类高度智慧的熏陶,饱饫诗书,经典在抱。到了青少年时期,当他的愤悱之情油然生心之时,需要接受启发——要解经以就其学问之深,博览以拓其见识之广。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扶持他们,栽培他们。这一种成长的空间,我们或许可以依古人的习惯,叫它作“书院”。“文礼书院”正为此一目的而开设。</h3><div><br></div><div>所以,“文礼书院”,不是某一个人的,不是某一学派的。她,是时代的,是民族的;而她,也是永远的,也是全人类的……</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王财贵</div><p style="text-align: right; ">孔元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堂推荐函(刘景初)</div><br>尊敬的季谦先生暨诸位老师:<br> 刘景初同学于2015年3月入千人行书院读经,现已完成中英文经典30万字包本背诵,申请入读文礼书院。<br> 该生天性善良,待人宽容,乐于助人。读经五年有余,志气渐长,气质变化颇大,日渐中正平和。在读书上能自我要求,读书进度比较稳定。思维敏捷,文字表达能力较强。<br> 希望该生能如愿进入书院学习,在先生和各位师长的教导下,志道乐学,博文约礼,成人成才,为中国文化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br> 望先生批准。<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千人行书院院长 吴小东</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6.29</div>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景初入学文礼书院家长申请函</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尊敬的王教授、书院的老师们:</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您们好!</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非常感谢王教授!感谢您二十年始终如一的推广读经教育!感谢您为教育事业回归本质所做的贡献!感谢您为一个个家庭带来了光明!也感谢书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我是刘景初的母亲,在刘景初二年级(2012年)的时候,我有幸听到了您的名字,接收到读古文提高语文水平的信息,随后在网上找到了您的《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连读3遍(文字版),读后心潮澎湃、相见恨晚,因为之前我一直对当下的体制教育存有不同心声,所以当读到《一场演讲百年震撼》时,内心找到了我渴望的教育、看到了希望、重拾了信心。</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12年接触到读经教育时景初8岁,读经黄金期已去,内心满是遗憾紧迫,不愿意再浪费景初1分钟的时间,所以在没买到书之前,我每天在网上抄写100字《论语》陪景初读,从此不论春夏秋冬、上学还是休息,每天6点准时开始我们的读经课,二年级到三年级效果还好,背诵速度也可以,把《学庸论语》整本背完了,但是从四年级上半学期开始,也随着景初年龄的增长,再加上我过高的要求和严肃的态度,景初开始反抗了,从缩短读经时间到减少背诵内容,再到最后的彻底不读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家读经进行不下去时,我曾今也放弃过,但每每想到读经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滋养,错失将永远无法弥补,这样我也会感觉亏欠孩子一辈子,也就是在这些思想的支配下我开始寻找读经机构,经多方咨询和综合考虑,在景初10岁时(2015年)脱离体制到千人行书院全日读经,在此也非常感谢吴老师、胡老师和赖老师!源于千人行书院老实大量的读经理念和老师们严格的管理、细致的引导和针对性的教育,景初比较顺利的完成了三十万的包本。5年的书院生活,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景初的思想,由稚嫩到现在的基本成熟,同时也树立了人心向善的基本准则,做事情也比较有责任心,收获这些还是要感谢老师们!</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今年6月景初第二轮包本已经基本完成,在经典的包本量和人格性情方面应该都达到了去文礼书院的标准,作为家长,特别激动、感恩和期待!因为一直以来都很崇敬教授的德行和渊博的知识,如今孩子有机会亲临教授身边受教,是我们这个家庭的幸运,是孩子的福报,倍感难得和珍惜!</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基于以上原因我申请让刘景初进入文礼书院学习,如果刘景初考核达到标准,请教授和老师们接纳入学并严格管理,使之在青春年华时勇猛精进,成为人格贤善、学识功底扎实的具德之才,以后不管从事什么都能利益人民、服务社会、做一个有价值的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感谢教授和奉献在读经界的老师们,正是因为有你们的无私奉献才成就了一批批读经的孩子们到文礼书院深造,感谢最值得尊敬的你们!</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此致</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敬礼!</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刘景初父母 刘峰(父)</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张燕(母)</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敬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6月24日</div></div><p></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b>文礼书院院长致新生函</b><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各位即将进入文礼书院的学员:</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恭喜你经审核通过,录取为文礼书院学员。</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所理想的文礼书院,是一个真正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以高尚品德为根宗,以博通学问为辅佐。只有立志要让自己成为人才的人,才需要进这个书院。</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人才,是需要长期刻苦的淬炼,才能有一点希望的。如果没有坚贞的志气,或不堪艰苦,或不能持久,是不能成就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诸君或约十五之龄,或已超过十五,宜是立志之时。有志者,应是可以自勉自励自修自学的。故本书院唯提供治学之方法与读书之环境,由学员自勉自励自修自学。诸君必先平日能自励自修,乃能长期与同学相观以善,相摩有得。若未能自勉自学,遇难即退,尚需人鞭策督察者,则不得谓之有志,请止勿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吾人推广读经,有读经班,有私塾,有假期密集班等各种形式。在私塾与密集班,其读书时间多而休息时间少,已经有人讥为监狱,今者文礼书院之要求,尤其严苛,起居与学习,皆须谨慎勤奋,不容稍有放纵颓惰,神情与态度,皆须宽厚和祥,不容稍有克伐怠傲,否则,即请退学。</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性情刚狠者,其外在似坚强,实因内在干枯,故好辩好斗,争强争胜,书院无需此等人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性情执拗者,其外在似隐重,实因内在滞塞,故坚持己见,既骄且吝,书院无需此等人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性情怯弱者,其外在似谦和,实因内在惶惑,故忧郁自怜,患得患失,书院无需此等人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自天纵圣人以下,人固非生知安行者,故若有性情之偏,习气之杂,不畏也,唯畏其不自觉尔不改过尔。书院之轨范与学习,即欲人人自勉于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变化气质,明澈性灵,跻乎中正平和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诸生有幸数载读经,积诵数之功夫,具进修之潜力,此皆父母师长所赐,恩德之大,山高海深,方今将进书院,宜向父母师长表达感激之意,并立不退必成之志,以慰其切盼之深心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吾愿书院之同学,既来之后,师友一堂,相互挟持,皆能乐观进取,志学向道,温恭达礼,与人为善,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日不足而月有余,月不足而年有余,数年之后,纵不成大才,亦居家孝弟之好子弟,处世忠信之好国民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谨祝愿之。</div><br><p style="text-align: right;"> 文礼书院 院长 王财贵白</p><p style="text-align: right;"> 二五六七年八月三十日</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