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壹:我的母校——千人行</b><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贰:读经之点滴与师友赠言</b></h3> 覃梓翔,听说你要毕业了,我们很久没见了,在这次疫情中因为某些原因,所以我不能回到学校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我很想念你和大家。如今你要毕业了,我祝福你。文礼书院是我们都向往的地方,只可惜我暂时不能去了。我希望你去文礼书院后能戒骄戒躁,最后我送你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希望你去文礼书院后,能刻苦钻研学问,早日学有所成。<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你可爱的圆觉</div> 致覃梓翔同学:恭喜你通过面试,并获得进入文礼书院的资格。一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不小的进步,听说你在酒店隔离时也不忘读书啊?你即将要进入书院了,在书院要继续保持,自觉,精进!书院的天气多变要记得注意身体!我们文礼书院不见不散!<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谢松廷</div> 记得2018年10月底,我和你那时都在录英文名著选,当时老师让我们互相听录像,因此我们之间有了些许的接触,时光飞逝,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我们之间渐渐有了一些关系,并且关系越来越好,直到现在我们常在一起聊天,一起下棋,一起想你,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人双脚一前一后的站着,上身微微后仰,单手捂着脸,头稍稍往侧面扭,这就是你开怀大笑的样子,就是下棋遇到危险时,你正襟危坐,表情严肃,遭遇不测时,你面露难色,脸部扭曲,或是看我犯难,脸部扭曲时,你面露笑容,得意洋洋。<br><br><div>时光如幻影,一闪即过,无法抓住,只有珍惜当下,做好自己,这样时光虽去,必不会后悔,惋惜,愿你在文礼书院能日新其德,学业有成,明年见。</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支严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我们这种“小同学”的心目中,你一直都是种“大哥”一样的存在,一直是以你为榜样的。祝你学业有成!——王铭泽<br></div> 我先祝你毕业快乐,你要去文礼书院了,我有点舍不得你,从我第一眼看到你,到现在虽然没有多长时间,但也使我认识了你,这也是缘分。这段时间我们同过班,你还给我查过书,想起那一幅幅快乐的场面是多么快乐啊,虽然这样,但我还怨你,前程似锦,归来仍是少年,加油,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的未来。<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金方良</div> 时光荏苒,回到三年前的8月27日,这一天对你十分特殊,也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就在你生日那天,我来到了千人行。带着这样一种特别的缘分,让我们的友谊越走越近,回想去年为7个毕业生送行,我们都心怀不舍,而今年与你分别的心情更是难以言表,但我希望你的毕业带给我更多的是目标与动力,分别之后彼此之间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才是让分别更有价值的东西。<div><br>三年走来,我们是朋友却胜似朋友,亲如兄弟又胜似兄弟,相观以善,同舟共济。见证了你三年中的变化,我好像看到了未来那个更加出色的你,我也在你的身上看到一个船长的觉悟,望君在文礼书院中潜心用功,博学善思,进德修业,立志士之志且笃行之,以赤诚向道之心跟随先生,亲近先生,切不可心猿意马,畏难怠惰,更不可忘记自己的初心。<br><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br></span></div><div><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我相信分别是短暂的,相逢并不遥远。</span><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感恩青春有你!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董昕哲</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div> 你我相识也有几年了,虽然之前我们没有过多的交往,但你给我的感觉是乐观,以前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不配和你做朋友,因为我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在这几年的相处中,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其实你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很重情义,也很怕伤到一个朋友的心。每个人的一生是不同的,但我们的相处相同之处,就是在最好的青春里遇见了彼此,谢谢你!<div><br><h3>再会班长,来日方长啊,愿你去到文礼,遇见更好的自己。</h3></div><div><br>我寄离歌于明月,伴君直到竹里乡。</div><p style="text-align: right;">——崔圣杰</h3> 覃梓翔,与君同窗四载,昔日之无知幼稚。今已成沉静敦厚,今汝不负父母师友之众望,以满腹之经纶,将入文礼书院,进德修业,此诚为可喜可乐之事。然此亦是别离之日,昔日吾与君同舟共济,言笑嬉戏,今日吾与君就此暂别,互相勉励,此情此意,至简至真,若心常思,则以长存,愿汝日后潜心修德,津津乐道,继承先生仁义之道,得通澈不惑之人生。<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杨东润</div> 我来到书院的第一天,坐在你旁边的旁边,中间隔着上一任班长吴承东,你在我心里的第一印象是表情严肃的,那眼睛严肃地看着我,似乎与你血海深仇似的。上课时我没有读经机,幸好是你及时给了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我们的关系开始都基于吉他上,从此产生了许多共同语言。<div><br></div><div>执子之手,与子皆老,这是先秦战场上勇士的约定,我与你的约定是,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外界,希望我们读过的每一句经典都成为我们思想与灵魂的一部分,最终我们才成了自己,而非他人。虽与你道不同,但质是一样的,希望再次相遇,如果你想象雄鹰一样翱翔天空,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如果你想象野狼一样驰骋大地,你就要和狼群一起奔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优秀的人同行,你能成为更好的自己。<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张斌</div></div> 我曾经认识一个人,他曾经也跟我们一起玩耍,也当过我们的班长,他曾经严厉过,也温柔过,他向我们班的大树为我遮风挡雨,他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希望,如今他要走了,好像没有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了,也许他在远方也是一个高高大树,希望他在远方也能努力修学,祝你进德修业日臻美好,加油。<br>跟世界赛跑,跟时间赛跑,跟自己赛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高博</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覃梓翔,从我第一次见到你这个班长的时候,你那充满活力的眼神看向我时,我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你不好“对付”,原本以为天底下所有的班长都没有一点幽默感,然而在你这里,我心里这个想法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你的尊敬和崇拜,祝你在文礼书院德慧增长。Manba Spirit!</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赵彦博<br></div> 报告船长,前方海域一片正常,请下指令!好!扬帆起航,目标星辰大海!我记得你喜欢海贼王,长常常的谈起,还记得路飞吗?他说过,我是要做海贼王的男人,这是他的梦想,他还有个目标,找到那一个神秘的宝藏,他还是一个船长,你也一样,在我们千人行海贼团里,指导领航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在你身上看到和路飞同样的东西——船长的觉悟,努力,奉献,付出。<div><br></div><div>还记得索隆吗?它同样是你最喜欢的人物之一,记得当时索隆为了完成和伙伴的约定,向自己的敌人下跪,只为获得力量,还有为了拯救伙伴,一人承受了非人的痛苦,只为了让伙伴活下来,每每看到这时,我们不都是会被他这种担当所感动吗?正如同你为我们担当付出时,我们默默的感动一样。<div><br>回忆一年前我就如同罗宾一样,忙迷茫无措,心失去了方向,四处流浪,但庆幸的是。我就像罗宾遇到路飞,遇到草帽海贼团一样,遇到了你,遇到千人行,浪子也归心了,因为在你们这里,找到了归属感,获得了家的温暖。之前,赖老师常说是我们的开朗融入了千人行,但何尝不是你们的温柔热情,接纳了我,有你们真心的相待,我真的很开心。</div><div><br>记得去年毕业典礼的前一天晚上,月很圆,还很明亮,它皎洁的月光把漆黑的夜点亮了。旁边还有着数不胜数的星星眨着眼,装饰着这一片夜空,我们一同坐在乒乓球桌上,仰望着这片星空,欣赏这难得的美景,在慢慢的倾心交谈里,你仿佛是感受到了明日的离别,开始哭着向吴成东倾诉,我就默默的在一旁做个听客,在体会着不舍的同时羡慕着你们的友谊,今年你毕业了,将要追随着他们的步伐,我不再羡慕,但同样不舍,终于还是走到这一天,要奔向各自的世界,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放心去飞,勇敢的挥别。说好了这一次不掉眼泪。</div><div><br>曾经有人说大海才是男人的浪漫,我会祝福着你,真心的祝福着,你乘着小船在梦想的大海上扬帆起航,寻找到智慧的宝藏,愿你能不惧风雨,勇往直前,与彩虹同行,我深深的祝福着,我也不舍着。<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钟寰</div></div></div> 三载前与君共读书,当时吾君未过多交集,庆幸今年有一起共学,对君了解一些了,一起回忆当时在大班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不管开心不开心之事,现回想起都是美好的,今日分别已无疑,泪谢知己于心丝,祝君入读文礼书院,苟日新,日日新!祝学业有成,最初的即是最末的。把酒楼台会,话剧誓友情,前程万里路,任尔闯天涯。<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吴思远学姐</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覃梓翔,愿君观云湖之象,饱竹里之景,览文礼之韵,而进德修业,日臻美好。</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陈俊茹<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覃梓翔,我觉得你是一个特别重情义的班长,一直很佩服你,可以坚定的朝着你的目标奋发向上,我会一直记得有你这样一个班长——教室中总是响着他最爽朗的笑声,篮球场上总是出现他的身影,每逢过节时就能听见他的歌声在耳畔回荡着,迟迟不肯散去。总之,有志者事竟成。相信你会在你的未来中大放光彩。<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王禹涵</div></div> 心能想到过去,但时间却回不到过去,你我相识已有四年有余,在这四年中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回忆的。曾经的我们早就知道有这样一个时刻,但却没有想到时间过得如此迅速,转眼即逝,希望你在书院里更加精进,记住我们每天说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加油!<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张俊宸</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从认识你到现在已经四年了,但跟你在同一个屋檐下读书的时光只有两年多,这两载时光很长。但如今你已经毕业了,回看这几年我们都有缺陷,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成长,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也希望你去到文礼之后可以立下百年之志,然后做好每一天的事,省察当下之心,愿你进德修业,明年文礼再会。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田璐铭<br></div> 成就人生,贵在一个“恒”字,立定志向,在纷繁复杂之中坚定不移,在筋疲力竭之余全力以赴,在荆天棘地之路一条道走到黑,黎明之前的黑暗,是脆弱的甚至是虚无的,坚持!胜利的转机就在再坚持一下子!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div><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庚子秋 刘春阳老师</div></div> 我可爱的毕业生们:<br> <br>你们好!每岁九月,别人欢天喜地迎新,我们认真庄严告别。<br> <br>近日为你们与朋友拍照留念,看你们或笑靥如花或自信从容,我内心不自觉升起一种感动。而把镜头拉回几年前一对比,老照片记录着你们初入书院时的无邪模样,幸有底片为证,你们真的有成为更好的少年。<br> <br>这几年在书院,记录了很多书院的美丽瞬间,比如一派萧索的秋天里仍有艳阳当头照耀金黄的叶子,比如晨起时一抹斜阳打在老墙壁,耳畔传来孩子们问早的声音。可是这些啊,都及不上每年毕业季,毕业生们面露笑意捧起经书动人。祝贺你们,以三十万在抱的姿态开启人生的下一段旅程。<br> <br>你们背过的每一本经典,都不是白白背过的。三十万字的背后,有你们流过的汗与泪,受过的批评与得到的奖赏,以及父母师长的付出,这些都藏着你们的青葱岁月和光明火种。十二本书是一级一级阶梯,为你们日后拾级而上去通往生命中真实的学问打下最好的基础。<br> <br>约莫一百年前,朱光潜先生曾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写道:年轻人太贪容易,太浮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希望读经长大的你们可以懂得,三十万经典既已在抱,还应该在为学为人之路,不贪容易,一门深入,能够耐苦。也殷切的希望,张载先生在横渠四句中所写的读书人的理想,能够在你们手中继续,能够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br> <br>最后,记得这句话:保持心里那道光,未来有人可能借助这道光走出黑暗。愿诸君惜取少年时,在最好的光阴里努力向学,不留遗憾。<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赖笑园</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0年9月9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等你学有所成,凯旋归来</div> <br>不知不觉,自己从事读经老师五年有余了......五年以来,我满怀惊喜地迎来一位又一位的新生,也依依不舍地目送了日夜陪伴与教导的老生,他们有的中途离开了,有的正式毕业了。有人说,经历多几次就好了,都一样的!五年来,虽然经历了很多分别,可我不想让自己如此陷溺与麻木,因为我相信每一段师生情,或短暂,或长久,背后都有很多感人与真实的故事,而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是这故事里主角。<br> <br>在老师心中,只要你们一天称呼我为老师,那么我们就有一天的师生关系、一天的师生情谊,同时我也愿意尽我所能来教导你,让你读多一天的经典、与经典有多一天的接触。所以,无论是中途离开的也好、亦或是毕业的学生也好,我都会默默祝福和期待,希望你能继续深入经典,真正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成为一位自觉、自律、自信自强之人。<br> <br>过去一年来,是读经圈里最动荡不安的一年。但愚以为,不管如何动荡不安,我们都要向夫子学习“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精神。能够在动荡之中,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随时变易从道的人,最终才是人生真正的赢家。当我们静下来心来认真思考一番,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现在,亦或是在历史长河的动荡当中,经典之道,总是熠熠生辉,生生不息,亘古不变。正如古人讲:“任凭那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俺那老夫子只管朦胧两眼订六经。”<br> <br>所以离开书院的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对经典和人性的信心,对于经典,须解经明德,温故知新,识生命之大体,把握中西文化之框架,在此基础上,再逐日扩充,不断充实自己。如此,也算不辜负父母师长这么多年来含辛茹苦的栽培了,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让自己失望!<br> <br>而完成30万包本背诵,即将入读文礼书院的孩子们,你们经历了重重磨难,可谓“九九八十一难”。从读经到包本,再从包本到一本一本的重包,这当中的酸甜苦辣,老师和你们一同走过,深知当中的不易,每每想起,内心就十分佩服你们。你们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自强不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老师希望你们去文礼书院以后,可以继续发扬自己身上这些宝贵的精神,学会自我严格要求,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早日立下永不退转之志,求得真正的学问、真正的道,否则的话,真的是对不起自己啊!<br> <br>当然,你们更需要戒骄戒躁,沉潜用功,这一点对于中途离开书院的孩子们,同样受用。正所谓“天道酬勤”,并不是你去了文礼书院,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将来一定能成人才了,也并不是你不去文礼书院,你就不能成人才。如果你不刻苦用功,到哪里都不行。相反,如果你能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精进不已,老师相信,无论你到了哪里,哪里都属于你自己心目中永恒的文礼书院。<br> <br>今年的离别赠言,似乎又有点苦口婆心了,但这一次,依然是真心实意的祝福。出发吧,少年!老师等你们学有所成,凯旋归来,再为你们把酒欢唱!<br>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庚子秋 胡文龙</div>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云:“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覃生梓翔,一望而知其有浩然者也。盖心正行端,自反常直,不觉而正气聚焉。梓翔为人,光明正大,谦和包容,于同侪之中甚有威望,即反对之人,亦见尊重焉。夫浩然之气者,虽得之天地父母,亦有养致焉尔。愿梓翔今后努力学问,善养其气,成堂堂之大丈夫,不愧天地,以慰父母师长之心也。<div><br>梓翔善笑,如春风暖人,驱散阴霾。愿梓翔永葆天真,笑脸常在。<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吴小东 2020.9.9</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叁:新的启程——文礼书院</b></font></h1><h3><br></h3><h3>书院,是中西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大体是由民间设立,供师友相聚,为讲学论道、砥励德业、传习文化、培养人才之所在。曾经,在中国,有如春秋之“洙泗杏坛”,唐宋之“岳麓”、“嵩阳”等诸多书院,代有贤哲,护佑我华族生生不息。在西方,有如古希腊雅典之“逍遥学院”,中世纪建校之“牛津”、“剑桥”以及近当代之“哈佛”、“耶鲁”等私立学院,引领自古希腊至今之学风,其间英杰辈出,影响及于全世界。如今,我们正需要一个以“继承道统”为纲,以“会通中西”为维,立本于东方之胸襟智慧,融汇西学之真知灼见,可以造就当代第一流世界级人才的新型书院。这个书院不只是“中国的”、“现代的”,更是“国际的”、“永恒的”。</h3><div><br></div><div>文礼书院之命名, 盖取孔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及颜回“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循循善诱”之意。于此忧患与希望并陈之时代,吾人秉持孔颜理想,立志成就一番永恒志业,期待终有一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时代大才出现,承继中西数千年智慧,重铸新一代人类文明,庶几中华民族可以俯仰天地而无愧。</div><div><br></div><div>几千年来,世界几大文明的教育历史和当代几十年来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证明,“读经”教育不仅符合教育原理,而且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不仅不过时,而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不仅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更能为承继中华文化及世界各民族智慧奠定基础。经过十年读经的孩子可以背诵三十万字甚至更多中外文经典,长期浸润于圣贤典籍之中,知书达礼,好学能思,具备了以德慧为本、融贯古今、会通中西的潜力。文礼书院即为这些饱读诗书的孩子提供进学深造之所,专力解经论典,充实义理见识,并辅以东西方文、史、哲学,乃至各门学理之研读,期望造就为天下、为时代肩负文化再铸使命之大才。</div><div><br></div> <h3>一个人,或许必需从小开始,就接受包括中、西、印等全人类高度智慧的熏陶,饱饫诗书,经典在抱。到了青少年时期,当他的愤悱之情油然生心之时,需要接受启发——要解经以就其学问之深,博览以拓其见识之广。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扶持他们,栽培他们。这一种成长的空间,我们或许可以依古人的习惯,叫它作“书院”。“文礼书院”正为此一目的而开设。</h3><div><br></div><div>所以,“文礼书院”,不是某一个人的,不是某一学派的。她,是时代的,是民族的;而她,也是永远的,也是全人类的……</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王财贵</div><p style="text-align: right; ">孔元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p>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覃梓翔同学入读文礼书院之学堂推荐函</div><br>尊敬的季谦先生暨诸位老师:<br> 覃梓翔同学于2015年9月入千人行书院读经,现已完成中英文经典30万字包本背诵,申请入读文礼书院。<br> 覃梓翔同学人品正直,性格开朗,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学习勤奋,谦虚包容。在读四年,和同学关系融洽,甚少发生矛盾,担任班干,亦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善吉它,有一定艺术天赋。<br> 希望该生能如愿进入书院学习,在先生和各位师长的教导下,志道乐学,成己成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br>望先生批准。<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千人行书院院长 吴小东</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6月29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div><p></p></div>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p></p><div style="text-align: righ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长申请函(覃梓翔)</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尊敬的季谦先生,尊敬的文礼书院的各位老师:</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您们好!</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记得还在梓翔就读北京通州育才小学读4年级的时候,一个很偶然的会让我接触到了传统文化。接触过后觉得,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经典真的是博大精深。随后我们就让梓翔在北京通州附近的一个私塾上了读经班,只是每个周末去读4个小时。坚持了两年时间后, 感觉孩子变了,变得有礼貌、懂谦让、充满阳光,整个人充满了正能量了,和他之前在体制内上学的秉性大不相同。在小学6年级上学期结束后,我们夫妻俩,找他深谈了一次,决定让他放弃体制内的学习,开始全日制在私孰读诵经典。而梓翔也非常愿意,这样就开始了纯读经。但日子不长,因为之前的书院要搬到天津,由于不想中断孩子的读经之路,我们夫妻俩也毅然决定,放弃北京,跟随着书院一起迁移到了天津。由于到了天津后,他之前的一些同龄孩子没有跟来,整个书院都是些3-5岁的孩子,这时我们明显感觉这个书院已经不适合梓翔继续读下去了。俗话说得好,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和朋友偶然的聊天,我们找到了北京千人行书院。</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起初刚刚去的时候,孩子是抗拒的,因为恋家!搬来天津后,他终于有了个属于自己的大房间,有了一只他一直想养的金毛犬,抗拒读书的地方离家太远,不能每天回家,抗拒完全没有爸爸妈妈,弟弟和金毛犬的日子。记得他刚去了千人行书院一个月放假回来后,打死就不愿意再去了。本该周末下午返校,一直拖延到了第二天,仍然是不愿意去,正处于变声阶段的梓翔,像只小公牛似的,发出低沉抵抗地撕吼声,震得整栋房子都在颤抖,说实话,那时的我们差点就动摇了,因为从来没见他如此撕心裂肺过!我们也在犹豫究竟要不要继续,跟吴院长打电话交流,吴院子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只要你们夫妻俩认定读经教育是给孩子最成功的教育,那就坚持把孩子送来,只要他来学校了,剩余的就交给我们……去年有一次接梓翔回家,在路上,他很认真的告诉我,他说:“妈妈,我要去文礼书院!”我记得我当时就忍不住眼泪不停的往下掉。因为一直以来,其实我们都是瞒着家里老人,不顾家里亲戚的反对与质疑,一直在硬撑着梓翔的读经之路,听见他主动说要去文礼书院,真的是感概万千!在此真心地感谢千人行书院吴院长和千人行所有老师们,正是因为有了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才会有他今天这样的改变,感恩您们!</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梓翔,你马上就要进文礼书院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希望你自明明德,把自己的明德向外扩充,小则面对亲人,大则要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正所谓“内圣而外王”!要念兹在兹,希望你去了文礼书院,继续接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智慧熏陶,让你的生命在光明的护佑中饱满地成长,这样才能对得起你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先,对得起这一路陪伴你成长给你慧命的老师们!王教授曾说过:“一个坚持读诵经典的孩子是有能量,有大智慧的,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指引师,为孩子种下经典的种子,十年之后,这些种子将会成为参天大树。”爸爸妈妈希望你去了文礼书院以后,能够沉静下来,把对于背过的经典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句每一字都解好,这样你就具备了相当的进修能力,然后再研读古今中外所有学术的代表著作,这样你就对人类的学术了然于胸,你就可以纵观全局,格局广大,不至于孤陋寡闻,成为一个真正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梓翔在千人行书院读经都快四年了,迄今,梓翔已包本背诵三十万字中英文经典,现特申请入读文礼书院,敬请先生接纳。</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千人行吴院长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感恩季谦先生创办了文礼书院!</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此致</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敬礼!</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覃梓翔父母 覃勇强(父)</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陈依莎(母)</div>敬上<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6月20日</div></div><p></p> <p></p><p></p><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p></p><p></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礼书院院长致新生函</div><br>各位即将进入文礼书院的学员:<br> 恭喜你经审核通过,录取为文礼书院学员。<br> 我所理想的文礼书院,是一个真正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以高尚品德为根宗,以博通学问为辅佐。只有立志要让自己成为人才的人,才需要进这个书院。<br> 人才,是需要长期刻苦的淬炼,才能有一点希望的。如果没有坚贞的志气,或不堪艰苦,或不能持久,是不能成就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诸君或约十五之龄,或已超过十五,宜是立志之时。有志者,应是可以自勉自励自修自学的。故本书院唯提供治学之方法与读书之环境,由学员自勉自励自修自学。诸君必先平日能自励自修,乃能长期与同学相观以善,相摩有得。若未能自勉自学,遇难即退,尚需人鞭策督察者,则不得谓之有志,请止勿来。<br> 吾人推广读经,有读经班,有私塾,有假期密集班等各种形式。在私塾与密集班,其读书时间多而休息时间少,已经有人讥为监狱,今者文礼书院之要求,尤其严苛,起居与学习,皆须谨慎勤奋,不容稍有放纵颓惰,神情与态度,皆须宽厚和祥,不容稍有克伐怠傲,否则,即请退学。<br> 性情刚狠者,其外在似坚强,实因内在干枯,故好辩好斗,争强争胜,书院无需此等人也。<br> 性情执拗者,其外在似隐重,实因内在滞塞,故坚持己见,既骄且吝,书院无需此等人也。<br> 性情怯弱者,其外在似谦和,实因内在惶惑,故忧郁自怜,患得患失,书院无需此等人也。<br> 自天纵圣人以下,人固非生知安行者,故若有性情之偏,习气之杂,不畏也,唯畏其不自觉尔不改过尔。书院之轨范与学习,即欲人人自勉于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变化气质,明澈性灵,跻乎中正平和也。<br> 诸生有幸数载读经,积诵数之功夫,具进修之潜力,此皆父母师长所赐,恩德之大,山高海深,方今将进书院,宜向父母师长表达感激之意,并立不退必成之志,以慰其切盼之深心也。<br> 吾愿书院之同学,既来之后,师友一堂,相互挟持,皆能乐观进取,志学向道,温恭达礼,与人为善,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日不足而月有余,月不足而年有余,数年之后,纵不成大才,亦居家孝弟之好子弟,处世忠信之好国民也。<br> 谨祝愿之。<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文礼书院 院长 王财贵白</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二五六七年八月三十日</div></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