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孩儿山,海拔1380米,位于河北涞水县五道沟村附近,地图上与国家5 A景区野三坡景区的直线距离不到1km , 在野三坡的正北,<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在此交汇,地处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雄踞紫荆关深断裂带北端之上,多起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造就了此区域内容丰富、类型齐全、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地理位置与孩儿山相邻的,除了野三坡景区,孩儿山的西面是只有一沟之隔的的裸心峪、对子坨。野三坡属于开发后的景区,无论人气和知名度,孩儿山自然无法相比。与同类型未开发野山——裸心峪、对子坨相比,孩儿山人迹罕至,而裸心峪、对子坨却是驴友们频繁光顾的热门线路,六只脚上线路的预览量超过80多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六只脚上孩儿山的轨迹很少,时间最近的几条轨迹也是一年前驴友走短线小环穿。我们是强驴,想走大环线,好不容易只找到了几年前的一两条很凌乱的轨迹来参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网上孩儿山只有为数不多的游记,从游记中了解到 ,孩儿山的风景优美,但路线却很不好走,线路上有不少的断崖或悬崖横切,凶险万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孩儿山的山名萌萌的,山名有什么出处或美丽的传说吗?出行前特意花时间在网上查了半天,找不到关于山名来源的任何资料。</p><p><br></p> <p> 2020年8月29日,报名参加廊坊山水户外组织的孩儿山环穿户外活动,参加 A队大环线穿越。</p><p> 作为老驴,北京附近十大夺命路线我基本上都走完了 ,自信满满。为此,尽管事先知道此线路不好走而且有断崖,仍然没引起我的重视,对此线的凶险预判严重不足,出行时连登山绳都没准备。</p><p> 山水户外的大巴车开到距离五道沟谷口最近的位置,直到实在无法再前行。</p> <p> 昨夜暴雨,今天刚好<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雨后初晴,空气清新。山里的</span>花草树木,<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山色</span>空濛,云蒸雾萃。走在山谷内,流泉潺潺,蝉噪林静,鸟鸣谷幽。</p> <p> 今天报名山水户外孩儿山线路大环线的强驴云集,领队怕强驴们撒开脚丫就没影了,要求一进五道沟谷口就合影留念。</p> <p> 沿着五道沟山谷进山,逆山谷而上,道路越发难行。谷内密不透风,山谷两侧山势<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奇特峻峭,无法逾越。谷内有溪水,沿山谷爬升,溯溪而上。沿路</span>乱石峥嵘,<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蹊径逶迤,巨石叠出,怪石嶙峋。星罗棋布的岩石,</span>时而<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突兀而起,时而横倒竖卧</span>,石上<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多有苔藓,湿滑无比。驴</span>友需要不断地爬高攀低,手脚并用,四驱前行,左切右绕,故行进速度非常缓慢。</p> <p> 发现一窝鸡蛋大小的蛋形化石,排列整齐有序,可能是远古时期恐龙蛋化石,亦或一种大型鸟类化石。</p> <p> 不远处还有一窝更大的蛋形化石。既然不知道具体是哪种远古生物的化石,那就叫做蛋形化石吧,总不会错。化石是远古生命的见证,尤其是恐龙蛋化石,能保存下来,非常的珍贵。</p> <p> 我在化石旁驻足,凝望,致以我最高的关切。这是千亿年前的生命呵,依然鲜活如初,排列整齐。保持着孵化前破壳待出的模样。有一场可怕而猛烈的地震吗?大地突然隆起又塌陷?将它们深深的掩埋?生命信念不灭,它们成为化石。</p><p> 当岁月和洪水,冲刷掉岩石和泥土,已经是过去了上亿年时光。山谷中的化石,它们依然倔强,保持着即将孵化出壳前的模样。它们是在的等待吗?等待那未曾开始的生命乐章,重启和敲响。</p><p> 这里人迹罕至,很少会有人停下脚步,倾听它们的诉说和衷肠。谁能读懂它们对生命的渴望?谁能同情它们的遗憾和痛惘?谁能理解它们毅然决然的守望?谁能尊重它们的坚韧与希望?</p><p> 如果生命可以永恒,却不能拥有思想;如果岁月静好,却不能拥有激情和热爱;那永恒有何意义?何需永恒!岁月是静止,而不是静好。</p><p> 蛋形化石渴望而得不到的,是像你我这样,虽然短暂,却热烈如火的生命。这是上苍给予我们的恩赐,我会倍加珍惜。</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如果说前面的五道沟河谷路不好走,那后边的线路可以说已经不是好走不好的问题了 ,而是有没有路可走的问题了 。 道路的高危和险峻,让人几近崩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孩儿山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道路,似有还无,有时镶在崖边,无时藏身草丛;时断时续,断时,无路可走,续时,要么坡陡难攀,要么直崖无援。无论是遇到直崖还是崖边横切,都让人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但若不走又无他路,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p><p><br></p> <p> 这些悬崖直拔和横切的照片只是一部分悬崖的照片 ,记得路上至少还有几处更危险的悬崖横切,很遗憾没有留下照片 。群里问了其他驴友,大家也都没有拍照 。</p><p> 原来大家也都很害怕,注意力都不在照相了,而是如何安全的越过断崖。</p><p> 我基本走过北京附近的大部分的夺命路线 ,攀越过的凶险断崖不少,其实只要小心 ,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只有孩儿山的断崖是真正的凶险,每个断崖都是要命的节奏。回想起来,如果昨天没有下大暴雨 ,应该会好一些 ,当时悬崖边上的石头都有积水 ,经验丰富的驴友都知道,岩石上有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登山鞋会打滑。一旦失手 ,便万劫不复 。</p><p> </p> <p> 经过九死一生、艰苦卓绝的爬涉,总算到达孩儿山的山脊 。</p><p> 这里有一片平缓的高山草甸,大家迫不及待地停下来 休整 和调整状态 ,放松一下心情,舒缓一下紧张的肌肉,让紧张的心也慢慢的平静下来 。</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站在孩儿山的山巅,眼前分明是一副如梦如幻、撼人心魄的风景画卷。远看,横亘而绵延不绝的太行山脉雄浑而巍峨,千峰竞秀,万壑争奇,莽莽大山,苍凝深邃;俯瞰,植被茂密、青翠层染、秀峦叠嶂、山影旖旎、风光无限;仰视,奇峰耸立、壁立千仞、险峻</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嵯峨</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刀削斧劈、气势磅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昨天的暴雨,使得山里的湿气很重,可以欣赏到孩儿山美丽的云海。薄雾缭绕,</span>让人如临仙境。突然发现,孩儿山是一位仙女,变化缥缈的云雾,是她轻柔的纱衣,山风微佛,仙女婀娜的身姿,随风而动,婆娑起舞,轻盈飘逸,让人如醉如痴。</p><p> 我去过三山五岳,确实很美,让我惊叹不已。但孩儿山集<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雄、奇、险、幽、秀、美于一体,</span>毫不逊色于三山五岳。</p><p> 祖国幅员辽阔,江山如画,还有很多很多的美景藏着深山,只是因为交通不便,道路险绝,游客无法到达,因此才默默无闻而已。与其人云亦云,不如去探索、去发现、去经历,每一次的驴行,我都有发现和惊喜,果然,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p> <p> 别说是景区和野山来比较,就是野山和野山来比较,孩儿山的凶险远远大于北京地区的任何一条十大夺命线路,该列榜首,却因为敢来的驴友少,而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以至于让我严重低估了这条线路的危险。</p> <p> 已经是中午1点了,我们还没走到7公里,不到全程的一半 ,大家体力消耗很大,暂时先不管后半程的里程多长,先吃中餐。</p> <p> 匆匆吃个简餐,告别短线的 B队,A队继续前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手机里只有一两条几年前的轨迹可参考,参考轨迹凌乱不堪,往返交叉重迭,现在我们总算知道原因了,因为地形非常复杂,需要不停的探路而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需要不停的看轨迹,并且依据实际的地形做分析和判识 。每前进走一步路 都要付出艰巨的代价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不断的走错路 ,发现走错路时,只能调头返回并核对轨迹,又发现摆在眼前的是一条几乎难以上升或无法下降的陡坡断崖。</p><p> 为了加快探路效率,我们使用大招 ,强驴分成几组,同时探路,谁的路可以走且判断和轨迹基本一致 ,就立即用对讲机立即召唤队友奔袭过去,如此这般,队伍总算可以保持缓慢的速度前进。 </p><p> 重复不停的走错路 ,重复不停的走到无路可走,重复不停的身陷绝境,重复的返回探路,如此循环往复。</p><p> 现在回想起来,最开始觉得很难走的河谷路段是全程中最好走的一段路。后面的路线无路可走,虽然需不停的断崖攀爬,虽然险象环生艰险无比,但狭路相逢勇者胜,至少可以战胜,至少还有惊魂后的欣喜;后半程的路却像走在地狱 。</p><p> 几十次走错路 ,几十次重新修正行进路线,不停的探路找路 ,这是多么大的打击,这是多么深的奔溃和绝望!</p><p> 更糟糕的是,昨天的雨下得太透,地面泥泞难行,松软湿滑。登山杖扎进地面,一大截扎进土里了,拔出来都很费劲。一步一步踩稳慢走,一不留神就摔跤,身上全是稀泥,狼狈不堪。</p><p> 前半程的行进速度已经很慢了,后半程队伍的行进速度更慢。</p> <p> 都下午6点了,队伍还没走到裸心峪那个山谷,而且又走错路了,需原路折返一段行程。</p><p> 天已经快黑了 ,队伍里只有两个头灯,现在我们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部分队员已后悔了,真不该走 A队。我也有同感,下次再也不来这条线路了,虽然风景很美,但太虐人了。</p><p> 裸心峪那个山谷是我们的出山轨迹,越接近裸心峪山谷,陡坡下切越多,参考轨迹就是这样向下直切,这样的轨迹,根本无法行走,很多次我们停下来,怀疑路又走错了。</p><p> 当我抓一颗手臂那么粗的大树陡坡下降时,没料到是一颗枯树,树干突然从根部断了,我瞬间摔下陡峭的山坡,滑落过程非常无助和绝望,直到左腿膝盖重重的撞上一颗树才停下来,深透骨髓的痛提醒我,安全呢,你还活着。忘记了痛,心里一下子开心起来,运气不错。但很快又担忧起来,天快黑了,膝盖又受伤了,这样会拖累队员,让大家陷入极端危险中。</p> <p> 很快我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户外驴友大家在山水行走之间,已结下生死相依的情谊,不放弃不抛弃,是驴友根深蒂固的信条 。</p><p> 摸黑前行,总算走到了裸心峪这个山谷里面了。因为我受伤的原因,队伍里仅有的两个头灯,都聚焦在我的脚下,在队友的照顾下,我拖着受伤的左腿前行,痛,但心里很温暖。</p><p> 黑夜里,头灯的光亮毕竟微弱,河谷里小断崖不断,而石头又很滑,期间又一次滑到山涧里,幸好水不深,只是脚全湿了。</p><p> 队友们都在拼命赶路,我已筋疲力尽,只能拼尽自己残存的最后一丝体力,咬牙坚持前行。</p><p> 体力透支到极限,感觉自己如同行尸走肉,身体不受控制,只是机械的走着。在黑夜里,看不到尽头,看不到希望。</p><p> 在最绝望奔溃的时刻,遇到山水领队派出来接应我们的三位队友,他们带来了全队最亮的头灯。得知还有半小时就能走到终点,精神总算得到一点振奋。</p><p> 晚上九点,终于走到终点。我又回到人间。</p> <p> 谁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p><p> 中国的名山大川举不胜数,孩儿山只是太行山中一座名不经传的山峰,其海拔没有三山五岳中的任何一座山高。但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却成为我登山史上最困难的一次攀越, 让我刻骨铭心。昨天在朋友圈说,这条线以后再不敢来了,可第二天醒来,第一件事却是盼望,能否在深秋时节再来次孩儿山?相信,这个时节,我的孩儿山更美。</p><p> 惊叹孩儿山的“险”,其攀爬的凶险程度远超五岳和各大所谓的“夺命路线”,还惊叹其无以伦比的“雄、奇、峻、幽、秀”。在我心中,孩儿山也是岳。特赋诗一首,唱出我对孩儿山赞美,我心中的歌。</p><p> 太行孩儿山</p><p> ——陈平</p><p>河谷深幽危石密,险艰难越路不通。</p><p>立崖直拔心寒怯,峭壁横移臂力穷。</p><p>云缭雾盘仙境地,太行竞秀鬼神工。</p><p>黄山归旅还看岳,此岳更赢五岳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