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 清胃热,解溪与内庭

中医艾灸理疗(洪燕)

<p>  现在的人十人九胃,就是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脾胃不好,很多疾病都是前期脾胃虚弱导致,还有很多疾病都是因为脾胃虚弱而康复的很慢。</p><p> 消化系统里有一类人很难调→胃热。</p><p>有的人嗓子老是发炎,咽喉老是肿痛,大多数都是胃热上逆,而导致整个咽喉的发炎,怎样清胃热?</p><p> 内庭是清胃热的,为什么有的人用了效果不好?</p><p> 舌体肥大,苔厚,有的舌体不肥大,但舌苔厚,比较湿滑,经常胃有热。把内庭换成解溪10',胃热就减轻了。</p><p>内庭和解溪的区别:</p><p> 1.学中医要注意一个思想,每个穴位针对某类疾病的调理。</p><p> 2.身体的这个疾病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p><p> 比如胃热,导致胃热的因素很多。</p><p><br></p><p>有的人胃热,燥。</p><p> 1.舌体正常,舌苔厚,燥。</p><p> 2.舌体没有苔,舌面很光,湿滑,舌体很红。</p><p> 3.苔厚,而且湿滑,比较水。</p><p> 这都是胃有热,胃阴虚,但他们导致胃热的因素不同。</p><p> 比如第一种: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或经常熬夜伤阴,导致内有热:用内庭。</p><p> 第二种:舌面不管是苔厚,还是苔薄,还是没有苔,只要有胃热,只要舌面湿滑,说明中焦不运化水湿,水湿内停导致痰湿瘀阻中焦不运化,胃生热了,这类人要行气利水,把中焦的水湿化解掉,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p><p> 内庭:对体内有燥热,阴虚导致的内热,用内庭,清胃热效果好。</p><p> 解溪:对中焦脾胃不运化水湿,而导致水湿不运化,导致体内积热的胃热,用解溪效果好。</p><p> 胃热重的人容易胃反酸,胃反酸的人长久的话,也会导致胃热。</p><p> 泻热的穴位很多,合谷、曲池、少海、小海、太冲、行间、至阴、太白、大椎……这么多的泄热穴位,他们的功效在哪里?区别在哪里?每个穴位的侧重点在哪里?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p><p> 比如内庭,可以泄胃热,但它对哪一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胃热有效。</p><p> 我们学辩证,就是要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一种疾病的发生,然后每个穴位的侧重点在哪里。</p><p> 比如胃胀,导致胃胀的原因很多,治疗胃胀的穴位也很多,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胃胀?每个穴治疗胃胀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我们选穴也就不同。</p><p> 这就是中医的灵魂,中医的根本,临床的精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