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文学的又一颗明珠

作家张宁

<p> 黄土地文学的又一颗明珠</p><p> 《土匠》读后感</p><p> 王凤华</p> <p>  读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读完陈忠实的《白鹿原》,读完贾平凹的《天狗》,再拿起张宁的长篇小说《土匠》,感觉这部作品沉甸甸的,发人深省。</p> <p class="ql-block"> 《土匠》同样是一部描写西北黄土高原的小说,作者与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一样,都有黄土地情结。可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都是陕西人,而张宁是甘肃人。张宁的故乡在甘肃的庆阳,是陇东人,可能这陇东人和陕西人一步近邻。因为同在西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张宁把黄土高原的人情世故也写得韵味十足。</p> <p>  一段时日,我把这几部作品一一读来,更感觉到《土匠》和以上三部作品是姊妹篇,拿在手里就放不下了,总想一口气读完。</p><p> 《土匠》描写的同样是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村,可它反映的视野和角度大为不同。</p> <p class="ql-block">  它把一个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跃然纸上,随着故事情节的延伸,使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现实中,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同时融合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之中。</p><p class="ql-block"> 社会地位的变化决定了人物思想的行为、命运的变化。生在不同时代的人,他们就会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命运。这是小说中的一个观点。</p> <p>  《土匠》全文大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写起,到“四人帮”被粉碎。</p><p> 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点带面,条理清晰地阐述了文化大革命给农村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第二个大背景是写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新变化。使人们看到了国家好,人民才真的好。</p><p> 作者这样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p> <p>  《土匠》全文分三部:第一部描写主人公狗娃青少年时期。狗娃的父亲虽然是共和国的娇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土高原研究院工作。他常年从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地质地貌调查研究,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回家。微薄的工资根本就解决不了全家人的吃饭问题。</p> <p>  狗娃的母亲年轻时痛失长子,悲伤过度使她落下终身疾病,不能干重体力活。狗娃有四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年级尚幼,不能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家里劳动力少,挣不到公分,分不到粮食,全家人缺吃少穿,吃糠咽菜是可想而知的。</p> <p>  这一部分章节,为农村土地承包,解决农民吃粮问题埋下了伏笔,映射了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紧迫性。</p><p> 那时,狗娃年仅十七岁,半大不小,家庭别无选择,只能让他承担起养活全家的重任,肩负起本不该属于他那个年龄的重担,这是一段让人伤痛的时代所造就的。</p> <p>  那时候的黄土高原,席卷着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人们的生活受到文化大革命地冲击和西北偏远地区自然环境的限制,农民的生活非常艰苦。严重缺水,靠天吃饭,是西北偏远山区的现实。好多农村人一辈子都没洗过澡。懵懂少年狗娃饥一顿饱一顿,遍尝人间的辛酸苦辣。</p> <p>  为了生存,他小小年纪拜师学艺,随师做土活挣钱换粮,养活全家。</p><p> 小说更具讽刺意义的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狗娃还受到队长张有理和文革干将战奎、张雕、李凤仙等人的迫害。使他全家的生活雪上加霜。</p><p> 狗娃心底善良,同情“五类分子”,为二爸抱打不平。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他,说了句公道话,由此受到牵连,被关了禁闭。</p> <p>  出来后被队长贬为羊倌。可坏事竟然变成了好事。他无忧无虑地放羊,找到了弥足珍贵的一眼泉水。他放着羊,饿着肚子修路,想为全村人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最终因个人能力有限难以完成,只修了一条蚯蚓一样的小路,使这个伟大的计划夭折。</p> <p>  师傅带他出去做土活,他因饥饿给师傅丢脸,让师傅颜面扫地,被师傅斥责。</p><p> 这个情节既让人心酸,又充满诙谐幽默,说到底,这是对贫穷落后社会现实的一种嘲讽。</p> <p>  小说第二部,着重写狗娃青年到中年时期。</p><p> 他出徒了,掌握了土匠所有的手艺,他逃避文化大革命的现实,偷偷进山干土活。</p><p> 在自己一家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好乐善施地帮衬着死了丈夫的孤儿寡母巧巧一家,还经常接济一贫如洗的“五类分子”张世文。连张世文的子女都不愿管他,怕受牵连和张世文划清界限,人性泯灭,视而不见任其自生自灭。</p> <p>  可悲的是为了自身利益亲娘老子都不要了,此乃文革时期的产物啊!这同时展示了狗娃心底善良的本质。 </p><p> 他忠于爱情,一生只爱一人,不再爱第二人。可爱情的道路也是曲折可悲的。</p><p> 他把秀秀爱得死去活来。可秀秀因长得漂亮,而遭到了好色成性战奎的奸污,痛苦地嫁给了战奎。面对心爱之人远去,他苦闷彷徨,心如刀割。</p> <p>  狗娃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文化大革命不仅束缚着人们的言论、精神,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冤假错案层出不穷。</p><p> “四人帮”的流毒肆虐泛滥,跳梁小丑为所欲为,严重浸蚀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扭曲了人们的是非观念。</p> <p>  像张有理、战奎这类人,以践踏他人的人格、尊严为快乐。公报私仇,将狗娃拉去劳教;把像张世德这样新中国的知识分子逼疯、去放羊,剥夺了研究者工作的权利,很奇葩,太具有讽刺味儿了;错划狗娃的二爸为“五类分子”。</p> <p>  残暴成性的战奎,因食堂丢了馒头,怀疑张世文,把张世文的腿打断。引人深思,学生不上课;农民守着土地饿肚子;科研人员不搞科研;到处是混斗。农村及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是混乱的,固步自封,停止不前。</p><p> 作者张宁以小见大,一针见血地揭示了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桎梏,致使国家命运令人堪忧,必须要根除,改革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p> <p> 小说第三部,主要写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大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民从大锅饭中解脱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p><p> 狗娃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适时组建了工程队,开办了面粉加工厂,是时代的弄潮儿。从此,解决了温饱,生活走上了自给自足的道路。</p> <p>  可人生的道路总不会一路坦途,狗娃也是命运多舛。</p><p> 妻子山枣难产身亡。在修大坝时,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买了四辆破车,改装成翻斗车,摇摇晃晃地拉土,小挣了一笔钱,修了庄子,很是自得,于是头脑发热。在刘生财地鼓动下,卖掉做土活的设备、磨面机,又是借钱,又是贷款,四处奔波借款买车,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完全没有安全意识的狗娃,一心只为挣钱,营运私家车发生事故,赔了个底朝天,欠了一屁股债。</p> <p>  为躲债,狗娃只得背井离乡外出打工。</p><p> 狗娃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低谷。秀秀伸手帮扶,狗娃历经艰辛,还完欠账,又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p><p> 他爱这片土地,他的根在这里,这里有他的牵绊,有他的爱情,有她的梦。</p><p> 有情人终成眷属,狗娃与秀秀喜结良缘,同舟共济,重整家业,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这个结局也算圆满。</p><p><br></p> <p>  《土匠》这部作品,故事情节起伏跌宕,读完满是震撼,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p><p> 这个思考不仅仅是来自人生的思考,也来自于对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思考。</p><p> 我相信这部作品和《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天狗》一样,是黄土地文学宝塔上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p><p> 二0二0 年七月于西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