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潮

利 霜 雅

<p>关沧海横流,万马惊雷,那一道卧江白练由远及近,奔腾咆哮。海宁盐官观潮亭一带早已万头攒动,人们屏心静气等待着海潮到达的一刻。刹那间,白炼化作动力白墙,潮峰呼啸,闷雷不绝,其势如蛟龙脱锁,如猛虎下山,扑向高高的堤岸,飞雪卷天,碎雨沃地,汹涌澎湃,叹为观止。</p><p>“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其实,钱江秋涛,盛始于唐宋。在秦汉时,长江上波澜壮阔的广陵潮似乎更为有名,但随着地形地貌的改变,广陵潮已不复存在,而钱塘江因变化成喇叭状的独特地貌,加上历代坚固堤坝,使钱江潮有了“一线潮”、“丁字潮”、“回头潮”、“冲天潮”等多种变化,逐渐成为天下观潮的圣地。唐宋时的观潮最佳处还在杭州附近,明代以后海宁盐官成了揽胜场所,并有逐渐东移的趋势。河道淤积、围垦、造桥等都会对海潮有所影响,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也是自然报复人类的过程。</p> <p>钱江潮起落涨消每天有早晚两次,以朔望之日为大,而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因日、地、月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年之中的最大潮。这是观潮的节日,四方来宾汇聚一堂,听涛观潮,作诗赏月,为中秋佳节抹上浓重的一彩。古代中国很讲礼仪,有礼就要拜,当地人建起了潮神庙,用香火供拜潮神,选出的潮神叫伍子胥。春秋吴越争霸是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传奇,吴国和越国隔着钱塘江北南对峙,吴强越弱,但越人坚忍不屈,他们利用吴王的轻敌,重创吴军,吴王阖闾也因伤重去世。但吴越强弱悬殊,继任的吴王夫差大军压境,几乎灭了越国,越王勾践夫妇沦为奴隶。身陷吴宫的勾践忍人所之不能忍,蓬头垢面,破衣烂食,极尽侍奉吴王,甚至尝粪问疾,终于取信吴王得以回归。可勾践的所作所为逃不过伍子胥的眼睛,他看穿了勾践的野心,多次劝说夫差杀掉勾践。但越人买通了吴王身边的另一重臣伯嚭,他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吴王奸忠不分,赐剑让伍子胥自刎。伍子胥临死前要求把眼睛悬挂在东门,以便看到越人杀进吴都。他的尸首被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化作潮神,当潮水涌来时,潮头白浪分明是伍子胥的白袍白发,他朝暮驱马巡江观吴之败。农历八月十八那天,定为潮神的生日,供人瞻拜。有趣的是,越王勾践依靠文仲等人的谋划灭了吴国,但兔死狗烹,文仲也被赐死,钱江两岸的两个敌对功臣,都带着满腹怨恨,化作了滔滔巨浪。文仲也被封为潮神,这样,当海宁潮起时,前潮是伍子胥怒涛滚滚,后潮是文仲推波助澜,两潮交叉,又形成十字潮,起伏壮观,令人称奇。</p> <p>孙中山1916年曾赴海宁观潮,在磅礴的潮势中得到改天换地的力量。“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次年他发动护法运动,以武力反对倒行逆施的北洋军阀政府,中国开始了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虽然护法战争以失败告终,但南方的革命斗争从此如火如荼。1957年,毛泽东到海宁盐官观潮,但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于是转到镇郊的七星庙。在一睹潮容后赋得《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眼中的潮水激荡引发胸中的风云激荡,这是政治家和诗人合一的胸怀。</p> <p>名人观潮是美谈,苍生观潮是谈美,美是相同的。当人们惊叹于潮起的辉煌时,也不该忘记汐落的荣光,因为汐落是为了下一次的潮起,周始往返,无尽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