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宜兴市保利大剧院

贺小洪

<p>2020年9月3日晚上7点钟走进了宜兴大剧院,观看了一场有中国国家京剧院于魁智,李胜素领衔主演的京剧《龙凤呈祥》。看了让人叹为观止。京剧我从小就喜欢,记得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唱革命样板戏,也上过几次舞台。后来由于诸多因素,就失去了上舞台的机会,慢慢地把它忘记了,不过现在我还能唱几段革命样板戏。我是第一次进保利大剧院看戏,也许是在家乡看戏,是情有独钟,也非常兴奋,在看戏时,多拍几张照片,录几个视频,回到家里查找相关资料,把这次看戏的所见所闻做成美篇,与朋友们分享。</p><p>宜兴保利剧院是宜兴东氿之畔“永不落幕的舞台”,造型似莲花正在盛开的花瓣。据了解,自2015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以来,预计每年演出活动超过100场,所上演的剧目在宜兴演出市场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歌剧厅与音乐厅共设有1880个座位,设有中、高档化妆间31间,并拥有3个贵宾厅及贵宾包厢休息室。</p><p>保利剧院舞台为国际标准的“品”字型舞台,建筑台口宽18米,高12米,主舞台宽18米,进深43米,栅顶高度31米,乐池面积约62平方米;</p><p>主舞台设有4块主升降台,2块辅助升降台,1块后转台,左右各配备4块车台,主舞台上方配备5道灯杆,54道景杆,后舞台配备10道灯景两用杆。</p><p>舞台灯光音响采用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系统,主要设备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音响系统配备德国Kling&amp;Freitag音箱,采用AVID的Venue Profile数字调音台和Midas Verona 480的模拟调音台;灯光系统配备两台ETC ION 2048 常规灯控台、两台MA2电脑灯控台,调光回路共672路、直通384路;利用剧场的侧台、后台上部空间设置了配套的大排练厅。排练厅地坪设隔声地坪,达到隔声效果。</p><p> 宜兴保利剧院拥有先进完备的舞台设备及专业技术水准,一直秉承“专业水平高、管理标准高、服务品位高、经营水平高、社会形象高”的经营管理理念,成为宜兴市独具特色的高雅艺术殿堂。</p> <p>宜兴保利大剧院外形像是花瓣中最艳丽的那片。随风摇曳,潋滟波光。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而它本身的美,却给人真真切切的视觉冲击。简洁柔韧的线条与宜兴的城市气质相辅相成,流线型玻璃幕墙的整体立面和东氿之水刚柔并济,阳光下的低调与夜晚的璀璨更是彰显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正门像演出时慢慢拉开的大幕的造型,隐喻宜兴大剧院是一座“永不落幕的舞台”。2013年5月23日,宜兴市委市政府与保利剧院院线牵手,宜兴文化拥有了链接世界的舞台。一流的专业水平,一流的管理标准,一流的服务品位,一流的经营理念,一流的社会形象,将让宜兴保利大剧院,走的更远,飞的最高。高贵不贵,文化亲民。</p> <p>来到保利大剧院的广场,广场宽阔平坦,设计匠心独运,中央有一座喷泉,喷泉四周环绕着色彩缤纷的雏菊和娇艳的一串红,秋风徐来,香味扑鼻,四周绿色植被高低错落,把保利大剧院这颗明珠映衬得更加楚楚动人!</p> <p>进入大门,是一个偌大的大厅。墙面与地面都由大理石装饰而成,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右墙面上各有一幅用小彩陶拼成的图画,上面记载着宜兴的人文历史,惟妙惟肖!仰望头顶,只见屋顶中间有一个酷似眼睛的图形,人们称它为“智慧之眼”。</p> <p>顺着阶梯上了二楼,站在东侧大型落地玻璃窗前,可以看见雨中的东氿烟波荡漾,像披着婚纱的美丽女子,含羞待放,欲语还休……二楼两侧分别是音乐厅、歌剧厅。</p><p>宜兴保利大剧院就像一位曼妙的佳人,又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还像一首变幻的诗,一幅壮丽的画……引领宜兴人走进瑰丽的艺术殿堂。</p> <p>二楼右边是歌剧厅</p> <p>二楼左边为音乐厅</p> <p>剧院共享大厅总面积约5400㎡,宽敞通透无遮挡。大厅高27m,约180m宽的弧形玻璃幕墙,将东氿的山水美景与城市新貌尽收眼底。波浪造型的穹顶舒展恢弘,大厅地面和墙面均采用大理石装饰,厅内设有咖啡休闲区、艺术精品展示区、观众休息区。能满足汽车、艺术品、奢侈品展览和文化沙龙或主题派对活动。</p> <p>中国国家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剧院。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任京剧院的首任院长。全国近百家京剧艺术团体在进行对外交流演出时,都把自己称为中国京剧院,造成名称和概念的混淆,因此中国京剧院此次更名进一步明确了剧院的国家属性,全面树立起国家剧院的形象。</p><p>当地时间2017年11月4日,中国国家京剧院携《白蛇传》来到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为当地民众献上了一场京剧盛宴。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国家京剧院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p> <p>自建院以来,剧院不断吸收各京剧流派的表演艺术家和著名的剧作家、导演、作曲家、舞台美术家等,组成了精英荟萃、实力雄厚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其中表演艺术大师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著名导演阿甲,著名剧作家翁偶虹、范钧宏等,享誉海内外。</p><p>半个世纪以来,剧院继承、创编、上演了590多部不同题材、体裁的优秀传统和现代剧目,逐渐形成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革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以及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严谨、舞台清新、流派纷呈、阵容齐整的艺术风格。代表剧目有《野猪林》《三打祝家庄》《三岔口》《白蛇传》《九江口》《孙安动本》《谢瑶环》《穆桂英挂帅》《大闹天宫》《满江红》《杨门女将》《红灯记》《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春草闯堂》《蝶恋花》《汉宫惊魂》《瘦马御史》《江姐》《图兰朵公主》《泸水彝山》《文成公主》等,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p><p>在多年艺术创作和国际、国内的演出评比中,剧院有四十余个剧目、百余人次荣获各种奖项。近年来,在“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梅兰芳金奖”、“梅花奖”、“中国京剧节金奖”等国内重要评奖中,中国京剧院均榜上有名。剧院担负着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任务,不断派出艺术团组到世界各地及港、澳、台地区演出。曾先后出访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五大洲,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 <p>中国京剧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曾改称中国京剧团。粉碎“四人帮”后,全面恢复了中国京剧院的建制、名称和机构。四十七年来,剧院继承了延安平剧院光荣的革命传统,吸收了各解放区及其它进步京剧团体的艺术革新经验,并不断吸收各流派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和社会知名作家、导演家、作曲家、舞台美术家,组成精英荟萃的京剧舞台表演艺术创作群体。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形成了剧院的艺术风格,为京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不断作出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p><p>2007年11月28日,中国京剧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p> <p>六十年来,剧院继承、创编、上演了500多部不同题材、体裁的优秀传统、新编历史剧和现代京剧,基本形成了善于继承,精于借鉴,勇于创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精神,以及思想内容丰富、艺术严谨、舞台清新、流派纷呈、阵容齐整的艺术风格。常演代表剧目有《野猪林》《三打祝家庄》《吕布与貂蝉》《白蛇传》《柳荫记》《九江口》《谢瑶环》《三岔口》《穆桂英挂帅》《大闹天宫》《满江红》《杨门女将》《红灯记》《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春草闯堂》《蝶恋花》《江姐》《文成公主》等,具有广泛影响,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p> <p>四十多年来,中国国家京剧院成就了三代艺术家。第一代,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李和曾、叶盛章、张云溪、张春华、云燕铭、李宗义、雪艳琴、黄玉华、侯玉兰、孙盛武、李洪春、李盛藻、王玉让、景荣庆、李金泉、李慧芳、江新蓉、高玉倩、阎世善、李金鸿和以阿甲、马少波、李紫贵、郑亦秋、范钧宏、翁偶虹、吕瑞明、王颉竹、景孤血、樊放、戴英禄、邹忆青、刘吉典、关雅浓、张健民、赵金声、郭大有等为中坚力量的著名编导、艺术家、音乐、舞台美术专家等开创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风格。</p><p>第二代,以五、六十年代中国戏曲学校优秀毕业生为骨干,刘秀荣、杨秋玲、孙岳、刘长瑜、冯志孝、钱浩梁、李光、李维康、王晶华、吴钰璋、张曼玲、郭锦华、刘琪、寇春华、李欣、俞大陆、耿其昌、高牧坤、李岩、陈真治等与八十年代吸收的李世济、杨春霞、齐啸云等汇合成新的艺术力量,继续发扬剧院的优良传统,在创造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象方面,进一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p><p>第三代,选拔引进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生及其他社会优秀人材,于魁智、李胜素、刁丽、张建国、张火丁、耿巧云、陈淑芳、李海燕、江其虎、赵永伟、李文林、袁慧琴、邓敏、宋小川等,都是一代京剧名家,是中国京剧事业的中坚力量。</p><p>新生代主要力量包括:王璐、黄佳、郝仕鹏、徐孟珂、李博、张佳春、马力、孙亮、黄桦、张兰、潘月娇、刘魁魁、王立波、唐禾香、谭晓令、刘佳、徐莹、张浩洋、宋奕萱、陈静、郭瑶瑶、李阳鸣、周婧、高琛、杨磊、张兵、田永刚、马阿龙、王好强、王珏、金星、郭霄、付佳、吕耀瑶、胡滨、宋云飞、郭凡嘉、巩丽娟、王浩等。</p> <p>四十多年来,剧院有17个优秀传统戏、32人次在国际艺术竞赛中获得表演金、银奖。在国内获文化部和中国剧协颁发优秀奖的剧目共有26个;“文华新剧目奖”2个;有113人次获优秀编剧奖;9人次获优秀导演奖;2人分获“文华音乐创作奖”和音乐设计奖;3人分获舞台美术奖、服装设计奖和“文华舞美设计奖”;62人次获优秀表演奖、“梅兰芳金奖”和“梅花奖”等。共43个剧目、129人次获国际、国内各种奖励。中国国家京剧院还负担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任务,曾先后赴前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印度、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英国、芬兰、瑞典、希腊、挪威、丹麦、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埃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足迹遍及五大洲,满足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增加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p> <p>晚上7点15分钟进入歌剧厅。歌剧厅与音乐厅共设有1880个座位,设有中、高档化妆间31间,并拥有3个贵宾厅及贵宾包厢休息室。</p> 观众在等待演出 演出7点30分钟准时开始 <p>京剧剧目《龙凤呈祥》取材于《三国演义》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是由于魁智,李胜素,张静,郭晓磊等艺术家将原有的折子戏〈美人计〉〈甘露寺〉〈回荆州〉〈芦花荡〉组合改编而成。</p> <p>于魁智,在剧中饰演刘备。回族,1961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沈阳,著名京剧演员,工老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p><p>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正局级),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党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p><p>1987年荣获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p><p>1989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p><p>1991年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p><p>2003获中国金唱片奖;</p><p>2004年推出专辑《于魁智老生唱腔》。</p><p>2004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国粹之声,开创了中国京剧艺术的先河。</p><p>2008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p><p>2010年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p><p>2010年荣获华鼎奖暨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评选(戏剧类)第一名。</p><p>2015年11月10日至26日,于魁智携《杨门女将》和全本《霸王别姬》两部经典剧作赴英国的利物浦和伦敦进行了9场演出。 </p><p>2015年8月28日,于魁智、李胜素与福田区政府在福田会堂签署合作备忘录,成为福田区“文体名人引进计划”签约的首对京剧“拍档”。10月,于魁智、李胜素联袂出演《西安事变》。</p> <p>1972年考入沈阳京剧院学员班,1978年毕业,同年9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京剧院工作至今。</p><p>2001年至2010年,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p><p>2010年3月至2018年11月任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p><p>2018年2月起任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正局级)。</p><p>先后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多项殊荣。</p><p>于魁智10岁时开始学唱戏,1972年4月被沈阳京剧院学员班选入开始学习京剧,接受杨元咏、黄云鹏等名师的精心培育。</p><p>13岁在沈阳的现代京戏《大橹歌》中担任主角,连演百余场,在沈阳获得“戏剧神童”称号。学老生的于魁智也拜了名武生黄云鹏学了6年武功。</p><p>大学期间,到练功房,他总比别人早;一般人毕业时只学会10多部戏,他却学会了20多部 。由于努力,他到中国京剧一团后,得到了众多名家的提携。</p><p>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于魁智回学院入“京剧研究生班”继续深造。他的《打金砖》、《响马传》、《野猪林》、《满江红》深受观众喜爱。</p> <p>1978年7月,16岁的于魁智毅然放弃沈阳京剧院的工资待遇,在火车上站立了十多个小时,到北京投考中国戏曲学院,由于举目无亲,盘缠有限,只能夜宿火车站。最终于魁智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 。同年9月于魁智以优异成绩成为中国戏曲学院当年为表演系面向全国仅招收的两名老生学员之一。进学院后他得到了叶蓬、李世霖、王世续、孔雁、何金海、刘福生等教授的亲传,在学习杨派(杨宝森)剧目为主的同时,兼学了多出文武老生传统戏。</p><p>1982年,于魁智以各门功课全优成绩毕业,并同时被中国京剧院一团选入。他先后得到过袁世海、杜近芳、李世济、孙岳、冯志孝、刘长瑜、杨春霞等前辈艺术家的提携合作,更得到李鸣盛、茹元俊、曹韵清、祝元昆等名师传授杨派、李派(李少春)剧目《奇冤报》、《响马传》、《野猪林》等。</p><p>1987年5月2日,于魁智首演《乌盆记》;1988年3月,首次赴香港演出;1989年11月,在北京举办专场演出;1991年1月,首次赴上海演出。1998年,进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00年9月30日,复排《满江红》。</p><p>2001年2月25日,于魁智在北京签售《打金砖》VCD。2001年至2010年,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 </p><p>2002年—2004年三次参加央视春晚,参演戏曲《联欢竞唱“马字令”》、《梨园闹新春》、《红色娘子军》。</p><p>2004年11月29日,于魁智、李胜素在上海举办《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李胜素梅派唱腔专辑》首发新闻发布会。12月5日,于魁智、李胜素在上海签售《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李胜素梅派唱腔专辑》。</p><p>2005年,于魁智任重新组建的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2009年10月拜戏曲教育家叶蓬先生为师。</p><p>2010年3月,担任中国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兼副院长。2015年7月,当选第八届中国剧协副主席。</p><p>2006年—2015年,于魁智9次参加央视春晚,表演戏曲联唱《新五女拜寿》、《天上人间共和谐》等。</p><p>2013年11月,于魁智受聘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 </p><p>2016年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p><p>于魁智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数次率团赴港澳台地区演出,并多次出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国家,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p> <p>李胜素,在剧中饰演孙尚香。1966年2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现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该团领衔主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p><p>1987年首届CCTV全国青京赛获优秀表演奖。1991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得主。1996年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997年获古巴第十四届“杰出青年艺术家”称号。师承齐兰秋、刘元彤、姜凤山、刘秀荣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p><p>1998年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2001年以研究生学历毕业,同年调入国家京剧院。曾任梅兰芳青年团团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青联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不仅在内地剧坛叫响,在香港、台湾等地区也受到欢迎,多次率团在国内外演出。</p><p>2004年,她作为中国京剧第一人,首次将美妙的京剧旋律唱响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开历史之先河,她那清亮含蓄、华丽温婉的嗓音,征服了海内外观众,为京剧艺术的传播与弘扬做出了卓越贡献。2017年12月29日,李胜素以《交响京剧——杨门女将》获得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最佳演员奖。</p> <p>李胜素10岁时,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豫剧团魏胜良老师特招进入戏班开始学戏,成为戏班中最小也是最可爱豫剧弟子,自此,走出了进入戏剧事业的第一步。</p><p>13岁时,因河北艺校招收京剧学员,后改唱京剧 ,在河北省艺校教师齐兰秋的教导下,悉心学习青衣、花旦。1986年毕业,分配到邯郸京剧团,由于她唱腔优美,擅长表现个性色彩,懂得用“心”演戏,赢得家乡观众的好评。</p><p>1987年,李胜素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为师,在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学戏就崇拜梅派戏大方和深厚内涵的李胜素,于1988年正式入梅派,随梅葆玖老师学戏,《贵妃醉酒》、《宇宙锋》、《凤还巢》都是梅老师一遍一遍亲自教,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李胜素渐渐把握了梅派内在的神韵与内涵,经常随老师参加国内外梅派大汇演更奠定了李胜素扎实的表演忒功力。</p><p>1991年李胜素调到山西省京剧院成为主演,任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2001年正式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此外还师从齐兰秋、刘元彤、何君英等著名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戏的同时,李胜素和老师一起大胆进行创新,将旦角的各种表演技艺融为一体,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给老戏注入新的活力。除了在艺术上严格要求,李胜素还不倦求学,在中国戏曲学院“首届全国京剧优秀演员研究生班”的三年学习,她系统掌握了戏曲表演的专业理论。除了在新戏《弹剑记》、《满江红》中任主角,李胜素还在火爆京城的京剧版《宰相刘罗锅》中扮演三格格。2010年9月18日,就任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p> <p>1987年11月14日,农历丁卯年九月廿三日: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闭幕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剧协、北京电视台、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闭幕。共评出25名最佳表演奖、26名优秀表演奖。</p><p>2018年2月15日,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李胜素与孟广禄、王越、方旭、杨婷娜、李旭丹、陈俐、廖聪、金不换、徐福先、杨赤、张馨月、姜亦珊、刘京、马佳、李军、张建峰、杜喆、马冠博、李博等表演戏曲《盛世梨园美》。</p> <p>李胜素擅演的剧目有:《大保国》、《二进宫》、《宇宙锋》、《红鬃烈马》、《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生死恨》、《廉锦枫》、《白蛇传》、《四郎探母》、《凤还巢》、《穆桂英挂帅》、《谢瑶环》、《红线盗盒》,《野猪林》等传统戏,同时她还排演了《精卫填海》、《孟丽君》、《海誓》、《金谷园》等新剧目。</p><p>从1999年开始和艺术搭档于魁智合演新编剧目《弹剑记》、《兵圣孙武》、《大唐贵妃》、《晋德裕》、《梅兰芳》、《袁崇焕》、《赤壁》、《满江红》、《杨门女将》、《知音》、《太真外传》等。</p> <p>李胜素所获奖项:1987年以《廉锦枫》荣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1991年以《红线盗盒》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2年参加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以《孟丽君》一剧荣获优秀演员表演奖;1996年荣获第十三届戏剧梅花奖;2001年荣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荣誉奖。同时,她还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誉为“三八红旗手”、“先进文艺工作者”、“省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并多次到国外出访,1997年参加古巴第十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杰出青年艺术家”称号。 </p><p>2017年12月29日,李胜素以《交响京剧——杨门女将》获得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最佳演员奖。</p><p>李胜素扮相俊俏,秀丽动人,音色圆润优美,唱腔甘醇有味,行腔舒展自然,表演洒脱,功底深厚,有大家风范,颇得梅派神韵。</p><p>把李胜素视为梅派后学者中之翘楚,应是当之无愧。就可塑性而言,同辈的京剧演员中达到她水准的屈指可数。从骨子老戏,到新编剧目,她都能驾轻就熟。</p> <p>张静,在剧中饰演吴国太。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当今实力派老旦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是活跃在京剧舞台上老旦演员中的佼佼者。</p><p>张静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专攻老旦。以嗓音甜美,声音高亢,扮相俊美和极富激情的表演著称。师从著名教育家王玉敏先生,孔燕先生。十几岁就开始跟随王玉敏先生学戏,得到王玉敏先生的亲传,从中受益匪浅。</p><p>张静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国家京剧院后,又得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晶华、李鸣岩、张岚等亲授。现在是国家京剧院一团有实力的看家老旦。</p><p>2007年一团先后复排了红色经典现代戏《红灯记》和《平原作战》,因在戏中成功地塑造了李奶奶和张大娘这些光辉形象而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和广大戏迷票友的认可。这两部戏都在十一频道空中剧院栏目中播放。</p> <p>2011年为了参加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一团又恢复排演了《杨门女将》阵容强大,班底整齐。穆桂英由李胜素饰演,佘太君由张静饰演,寇准由朱强饰演,宋王由于魁智饰演。演出盛况空前反响强烈。而张静也因在戏中成功地塑造了佘太君这一主要角色而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个人优秀表演奖。这部戏也在2011年被拍成大型交响音乐数字电影版的《杨门女将》,并受到了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多年来张静先后多次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刘秀荣、杨春霞、李维康、冯志孝、寇春华、于魁智、李胜素等合作演出。并多次随国家京剧院一团出访美国,英国,港澳台等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深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广大戏迷票友的喜爱。</p><p>张静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杨门女将》《红灯记》《平原作战》《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李逵探母》《龙凤呈祥》《钓金龟》《岳母刺字》《目莲僧救母》等。</p><p>1994年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戏歌大赛银奖。</p><p>1998年因在新编历史剧《宝马圆情》中饰演李母,而荣获第五届京剧节优秀表演奖。</p><p>2011年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中,因在《杨门女将》中饰演佘太君,而荣获个人优秀表演奖。</p> <p>刘备年过半百,中年丧妻,昼夜烦恼。东吴为了索取荆州,有周瑜设计,用吴候之妹孙尚香嫁刘备,以美人计逼迫刘备交还荆州。谁知诸葛亮将计就计,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p><p>刘备过江,来到东吴,心中不安,自知此行生死难料,但为了汉室江山,权衡利弊,只能孤注一掷。</p> <p>甘露寺招亲:东吴周瑜根本不打算让刘备迎娶吴候之妹,其目的是想把刘备骗到东吴,逼迫他交还东吴。在诸葛亮的运筹下,东吴百姓家喻户晓。消息传到吴国太那里,国太大惊,破口大骂周瑜。</p> <p>东吴乔国老劝国太“事已至此,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不如真个招他为婿,免得出丑”。孙权说“年纪恐不相当”。乔国老说“刘皇叔乃当世豪杰,如招得这个女婿,也不辱了令妹”。国太说“我不认得刘皇叔,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如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孙权乃大孝之人,见母亲如此言语,随即答应。分咐来日甘露寺设宴,说国太要见刘备。</p> <p>次日刘备内披细铠,外穿锦袍,从人背剑紧随,上马投甘露寺来。赵云全副武装,引领五百军随行。来到寺前下马,先见孙权。权见刘备仪表非凡,心中有畏惧之意,然后面见国太。国太见了刘备,大喜,与乔国老说“真吾婿也”。国老说“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也”。就这样吴氏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p> <p>数日之内,大办宴席,孙夫人与刘备结亲。至晚客散,两行红炬,接引刘备入房。灯光之下,但见刀枪林立,侍女都佩剑悬刀,立于两旁。吓得刘备魂不附体,不敢进洞房。管家婆说“贵人不必惊恐,夫人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俾击剑为乐,故尔如此。”刘备说“非夫人所观之事,吾甚心寒,可命撤去”。管家告知孙夫人“房中摆列兵器,娇客不安,今且去之。”孙夫人笑道“厮杀半生,尚惧兵器乎!”命尽撤去。自此连日饮酒,国太十分爱敬。</p> <p>郭晓磊饰演赵云。</p> <p>赵云肩负着保护刘备的重任,在东吴时刻注意刘备的安全。他与五百军在东府前住,终日无事,只去城外射箭走马。看看年终,猛然想起“孔明吩咐三个锦囊与我,教我一到南徐,开第一个,住到年终,开第二个,到危急无路之时,开第三个。于内有神出鬼没之计,可保主公回家。此时岁已将终,主公贪恋女色,并不见面,何不拆开第二个锦囊,看计而行?”随即拆开看之。原来如此神策。</p> <p>赵云即日到府上面见刘备,说“主公深居画堂,不想回荆州耶?”刘备说“有甚事如此惊怪?”赵云“今早孔明使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鏖战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甚是危急,请主公便回。”刘备曰“必须与夫人商议。”赵云曰“与夫人商议,必不肯叫主公回。不如不说,今晚便好启程,迟则误事!”刘备曰“你且暂退,我自有道理。赵云故意催逼数番而去。”</p> <p>刘备入见孙夫人,暗自落泪。孙夫人说“丈夫何故烦恼?”刘备曰“念备一身飘荡异乡,生不能侍奉二亲,又不能祭祀祖宗,乃大不孝也。今岁末在即,使备闷闷不乐。”孙夫人曰“你休瞒我,我已听知了也,方才赵子龙报说荆州危急,你欲还乡,故推此意。”刘备跪而告知“夫人既知,备安敢相瞒,备欲不去,使荆州有失,被天下人耻笑,备欲去,又舍不得夫人,因此烦恼。”孙夫人曰“我已事君,任君所之,我当相随。”刘备曰“夫人之心,虽则如此,怎奈国太与吴候安肯容夫人去?夫人可怜刘备,暂时辞别。”言毕,泪如雨下。孙夫人劝曰“丈夫休得烦恼,我当苦告母亲,必放我与君同去。”刘备曰“纵然国太同意,吴候必然阻挡。”</p> <p>孙夫人曰“我与君正旦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如何?”刘备跪谢曰“如此生死难忘!切勿漏泄。”两人面见国太,孙夫人曰“夫君想父母祖宗坟墓,俱在琢郡,昼夜伤感不已。今欲往江边,望北祭拜,须告母亲得知。”国太曰“此孝道也,岂有不从?你虽然不识舅姑,可同你夫请去祭拜,也见为妇之礼。”两人拜谢而出。</p> <p>刘备与孙夫人慌忙启程,来到柴桑界首。望见后面尘头大起,人报有追兵赶到,刘备问赵云“追兵既至,如之奈何?”赵云曰“主公先行,某愿当后。”又行至一程,前面又有追兵拦住去路,刘备与赵云曰“前有拦截之兵,后有追赶之兵,前后无路,如之奈何?”赵云曰“主公休慌,军师有三条妙计,多在锦囊之中。已拆开两个,并都应准。今尚有第三个在此,吩咐为难之时,方可拆开看。今日危急,当拆观之。”便将锦囊拆开,献与刘备。刘备看了,急来车前告知孙夫人曰“备有心腹之言,至此尽当实诉。”孙夫人怒曰“吾兄既不以我为亲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见乎!今日之危,我当自解。”于是叫从人推车直出卷起车帘,亲喝徐盛、丁奉曰“你二人欲造反耶?”徐、丁二人慌忙下马,弃了兵器,来到车前曰“安敢造反,为奉周都督将令,屯兵在此专候刘备。”孙夫人怒曰“周瑜匹夫,我东吴不曾亏待你,刘备乃大汉皇叔,是我丈夫。我已经对母亲、哥哥说知回荆州去。今你两个于山脚去处,引着军马拦截道路,意欲夺我夫妻财物耶?”二将连声说“不敢。请夫人息怒。这不干我等之事,乃周瑜将令。”孙夫人曰“你只怕周瑜,独不怕我。周瑜杀得你,我岂杀不得周瑜?”把周瑜大骂一场,喝令推车前行了。二将自思“我等是下人,安敢与夫人违抗。”又见赵云十分怒气,只得把军喝住,放他们通过。</p> <p>江琪虎在剧中饰演周瑜。</p> <p>行了不久,后面又有追兵赶到,是陈武、潘璋二将,见到徐盛、丁奉说“我们是奉吴候之命,特来捉他们回去的。”于是四人一起赶来。四员将见了孙夫人,只得下马,叉手而立,孙夫人曰“你们来此何干?”二将曰“奉主公之命,请夫人,玄德回去。”夫人正色喝道“都是你这伙匹夫,离间我兄妹感情,我已嫁他人,今日回去,须不是与人私奔。我奉母亲之命,令我夫妇回荆州。便是我哥哥来,也须以礼而行。你二人依仗兵威,欲待杀害我耶?”骂得四人面面相觑,各自寻思:“他一万年也只是兄妹,更兼国太作主,吴候乃大孝之人,怎敢违背母言?明日翻过脸来,只是我等不是,不如做个人情。”军中又不见刘备,但见赵云怒目圆睁,只待厮杀。因此四人连声而退。在四人犹豫不决时,见一军旋风而来,乃蒋钦、周泰,二将问“你们曾见刘备否?”四人曰“早已过去,已半日也。”蒋钦曰“为何不拿下?”四人各言孙夫人发话之事,蒋钦曰“便是吴候怕道如此,封一口剑在此,教先杀他妹,后杀刘备。违者立斩!四将曰“去之已远,怎生奈何?””蒋钦曰“他终是步军,急行不上。徐、丁二将军可飞报都督,教水路快穿追赶。我四人在岸上追赶,无问水旱之路,赶上杀了,休听他言语。”他们四个领兵沿江赶来。</p> <p>刘备令赵云望前寻找船只,见后面尘土飞扬,刘备登高望之,但见军马铺天盖地而来,叹曰“连日奔走,人困马乏,追兵又到,死无地也!”喊声渐近。正慌忙间,只见江岸边一字儿抛着拖篷船二十余只。赵云曰“幸好有船在此!何不速下,划过对岸,再作打算!”刘备与孙夫人便奔上船。赵云引五百军也都上船。只见船舱中一人纶巾道服,大笑而出,曰“主公大喜!诸葛亮在此等候多时。”船中扮作客人的,皆是荆州水军,刘备大喜。不多时,四将赶到。诸葛亮笑指岸上人言曰“吾已算定多时,你等回去传示周瑜,教休再使美人计手段。”岸上乱箭射来,船已开远了。蒋钦等四将,只好呆看。就这样跨江招亲,在诸葛亮的精心设计下,使刘备有惊无险,带着孙夫人顺利地回到荆州。使周瑜的美人计以失败而告终,留下了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动人故事。</p> 回荆州 <p>张飞有胡滨饰演</p> <p>张飞在芦花荡大战周公瑾</p> <p>演出结束</p> 观众上台献花 <p>最后于魁智,李胜素为答谢宜兴的戏迷朋友们演唱一段京剧(四郎探母)。</p> <p>这次有幸来到宜兴市保利大剧院,观看中国国际京剧院演出的《龙凤呈祥》。以前只知道有这本戏,不知道这本戏的具体内容,这次看了,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收获颇丰。其一;宜兴保利大剧院正像盛开莲花花瓣中最艳丽的那片。随风摇曳,潋滟波光。是宜兴市标志性建筑,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而它本身的美,却给人真真切切的视觉冲击。简洁柔韧的线条与宜兴的城市气质相辅相成,流线型玻璃幕墙的整体立面和东氿之水刚柔并济,阳光下的低调与夜晚的璀璨更是彰显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正门像演出时慢慢拉开的大幕的造型,隐喻宜兴大剧院是一座“永不落幕的舞台”。进入大剧院内眼前一亮,心灵震撼,精美的装饰,金碧辉煌。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流光溢彩。 </p><p>其二;在这样高档次的剧院内观看中国国家京剧院著名演员的演出,也真是三生有幸。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它那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各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京剧又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能走近京剧,感受京剧真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这次京剧院演员阵容强大,无论是唱腔,唱段,灯光还是服饰,音乐伴奏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里为他们的精彩演出点个赞,您们不愧为中国京剧的佼佼者。</p><p>其三;一曲京调,唱尽悲欢离合;一袭长袍,漫卷俗世红尘。脸谱生涯,唱的是情,演的是魂。那一张张红艳的脸,在辉煌的灯光下,已然闪耀了将近千年。</p><p>京剧,这一中华民族孕育而出的国粹,恰似一朵绽放在华夏大地上的玉簪花,以它那独特的美,惊艳世人。</p><p>京剧的美,美在她的形。当锣鼓声响彻在明亮的戏台周围时,戏剧演员们便伴随着锣声一个个粉墨登场。气质清秀的小生,形如镜花水月的小旦,浓墨重彩的红净,黑眼白脸的方巾丑……形态各异,众美云集。而其中,我更加偏爱的,便是那花旦。不因别的,只因她那传情的眉目楚楚动人。举止如娴花映水、弱柳扶风,恰似那宛在水中央的佳人,让你不觉怦然心动。她在高台之上挥舞着清白的衣襟,是如此的优雅,如此的凄美,将古代闺秀的娴静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形将内外之美结合于一体,触动着人的心弦,带给人美好的意境。啊,好一个国色天香!真是妙哉!京剧的美,美在她的神。一双似乎会说话的眼睛,道尽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想当年梅兰芳拜师学艺,就是因为双眼无神而被拒之门外。从此以后,梅兰芳便每天盯着水中的游鱼和天上的飞鸟看,终于练得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后来,他刻苦练习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戏剧大师。由此可见,神韵在戏剧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京剧的神尤为突出。不同的角色的神色在戏剧家的身上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牵动着万千观众的心。也许就有那么一秒钟,你的思绪会被一个回眸定格,会被一双精神硕累的眸子打动,但无论是深情还是惊艳,那一瞬间的神韵便会带给你永恒的回味,如同一块馍,看似平常,却愈嚼愈甜。啊,真可谓巧夺天工!</p><p>京剧的美,美在她的声。国粹生香,余音绕梁,婉转动听的曲调连绵不绝。京剧以她那独有的声调,结合汉调与徽剧的精髓,时而慷锵有力,时而宛转悠扬,时而雄浑端厚,时而清脆高昂。配合着形与神,声音唱出了京剧的魂魄。儿时看着老人们听戏,他们的神情是那般的陶醉,有时还跟着哼上几句,心中大有不解,如今看来,醉的就是那声音吧。京剧的声音似乎是越听越有味儿,它唱出了古老的中国风,唱出了先辈们的智慧,更唱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听到《霸王别姬》,就不禁潸然泪下;听到《穆桂英挂帅》;现在又听到了《龙凤呈祥》,就不禁精神抖擞。这就是京剧之声的美,这就是京剧之魅力。啊,这就是中国范儿!</p><p>京剧,我们的国粹。她将传达着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与憧憬,永远地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的艺术文化舞台上显现出她那独有的耀眼光辉。整场演出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京剧我喜欢,它给我充实了生活的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