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7-10. 安徽宣城亲心谷度假区,龙泉洞,孔灵村汪家大院,绩溪龙川村,宣城敬亭山,

christina

<p>走进安徽宣城水东镇-亲心谷度假区,这是山屿海的基地度假区,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p> <p>走进这座大门,就进入了度假区了</p> <p>这是度假区的大酒店,</p> <p>酒店里大堂,宽敞明亮,餐厅好几个,都很大,不错的,</p> <p>酒店的窗外就是游泳池,</p> <p>度假区的景区内,</p> <p>这酒店位于两山的峡谷中的尽头,空气质量定是非常优良哦,</p> <p>我们团队分两组,这是我们的10人小组共进午餐,</p> <p>亲心谷度假区餐厅的菜肴,菜肴味道不错,量多,</p> <p>度假区附近是水东镇,我们去了附近的龙泉洞游览,</p> <p>有点像江苏的善卷洞哦,</p> <p>第二天我们去了绩溪的古孔灵村汪家大院,汪家大院景区是汪华公第75世汪遵所居,浧坡别墅,民国十七年孟夏,胡适题之。绩溪民居瑰宝,宋赐江南第一家----古孔灵汪家大院浧坡别墅(地主庄园),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依山傍水,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p> <p>古孔灵汪家大院(浧坡别墅地主庄园)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孔灵村中央,绩溪民居瑰宝。徽州伟人---汪华公第75世汪遵所居,浧坡别墅,民国十七年孟夏,胡适题之。它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依山傍水,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浓绿与黑的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依照路标的指示牌,开始了古孔灵地主庄园之旅。峻德堂、南屏读书、临书别院、屏幽阁、紫瑞阁、忠烈庙、亲睦堂、活水开池、八角玄井、花厅戏台,叶里古庙。</p> <p>孔灵村始建于西晋,至今有1800年的历史,</p> <p>旧式的农家各种用具,</p> <p>我们又来到绩溪龙川村,胡锦涛的祖居,龙川村,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下辖行政村,位于绩溪县城东11千米,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为21.5平方千米。</p> <p>绩溪龙川建村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出过两位大大的名人而被世人知晓,一位是明代的抗倭名将胡宗宪胡中堂大人,另一位是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主席。保存完好的胡氏宗祠至今已有600多年,整个村子呈两头尖中间宽的船型,一条澄源河自北向南蜿蜒流淌,而龙川村就像一艘龙舟,溯流而上。</p> <p>胡锦涛的爷爷的故居,</p> <p>龙川村-上高桥,</p> <p>去果园采摘葡萄🍇的路上,这条路真美啊,采摘新鲜葡萄🍇,每个人送五斤了哦,哈哈😄😄</p> <p>亲心谷度假区附近的水东老街,</p> <p>  古镇水东,位于宣城市区东南30公里处,面积108.4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是现存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因其对岸有村名为水西,故名此镇为水东。水东镇始建于隋唐时代,是一个具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镇,是经国家认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水东老街,则是安徽最古朴的十大老街之一。 </p> <p>走在水东老街的石板路上,感受穿透宁东寺古老建筑缝隙的秋风带来的禅意,仿佛也就真的穿透了时光,</p> <p>沿着“十八踏”的石阶缓缓而下,你能品味出一个台阶居然也能叫出这么优雅的名字么?踏在上面,仿佛正踏在诗人遗落的诗句上。在一起一落间诗意盎然。顺阶而下,便到了方石井。两只怪兽一千年来一直默默守护在井边,我想,它们要看护的并不是水井,而是人心。方石井更像是一处泉,汩汩的泉水不曾干涸,和水阳江的水一样滋养了水东老街的一代代。</p> <p>十八踏”是一个古老的石阶,一共有十八个台阶。相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水东,走过十八个台阶,来到井边,品尝井水,清冽甘甜,遂脱口而出说到:“此水真比得上杭州西湖里的玉泉水。”并赐名为“十八踏御井。</p> <p>为什么古人要把水井砌成方形,除了要叫老街人做人要方方正正,这水阳江的一横和方井的口,加上口里涌出的一注清泉,正好是一个“旦”字。这是寓意水东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永不衰竭。</p><p>十八踏是老街五道石井第一道,井下两只石狮护卫的是青石砌成的方形古井,十八蹋蓄水池,水由地下浸出,清澈甘冽,终年不涸。以前是该镇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五道井”经历了百年沧桑,虽然古镇现在有了自来水,但这里的人们依旧使用着她,古镇的人们都说,还是井水甜!</p> <p>老街的“十八踏”和“五道井”,是两处极有特色的历史遗留。“十八踏”上又建一幢二层牌楼,古朴典雅,与老街风貌浑然一体。电影《剑归》《梅姐》《邮缘》,电视剧《太白仙踪》《枣姑》等都在这里实景拍摄。</p> <p>老街一隅伫立着的哥特式教堂水东圣母堂,是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水东圣母堂与上海佘山圣母堂齐名,在东南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p><p>“圣母天主教堂”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870年由法国传教士金式玉主持建造。</p><p>现在已经是本村的养老院了,</p> <p>上了年纪的老手艺人,还在继续纯手工制作枣木梳,简单的工具,虔诚的态度,低廉的价格,一切与商业气息似乎都不相关。水东镇是有名的枣乡,于是枣木梳就成了小镇的特有新产品,不少都是现场制作,枣木梳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高级梳妆用品,具有保健功能。</p> <p>老街里有住户手工制作的各式竹编农用品,都是曾经用过的好熟悉的,</p> <p>敬亭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系宣城文化魂之所在,位于中国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翠云峰(“一峰”),海拔324.1</p> <p>大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于敬亭山南麓建广教寺,广教寺兴盛于宋元时期(960—1368年)。</p> <p>石涛与梅青,石涛纪念馆,</p><p>李白曾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名句。</p><p>自南齐谢朓《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继谢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宋代苏东坡、梅尧臣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清朝画僧石涛更是驻锡于敬亭山脚下的广教寺,以敬亭风光为背景,留下名作《石涛罗汉百开册页》。</p> <p>敬亭山虽不高,但在此丘陵地带拔地而起,远看满目清翠,云漫雾绕,犹如猛虎卧伏;近观林壑幽深,泉水淙淙,显得格外灵秀。</p> <p>太白楼坐落在山顶⛰️,</p> <p>太白独坐楼,南齐(479年—502年)谢脁作《游敬亭山》和唐朝(618年—907年)李白作《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p> <p>当时李白的居所,</p> <p>2018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在宣城敬亭山拍摄外景,</p> <p>江南诗山,</p> <p>太白楼里的古诗词,</p> <p>皇姑泉又名相思泉,</p> <p>玉真公主塑像位于敬亭山南麓竹林中,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692年—762年),武则天的孙女。公主塑像梳着唐式发髻,一手持书,一手持团扇。竹林里除立有这座2.6米净高的玉真公主聚脂塑像外,还立有一座玉真公主墓和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碑高1.75米,宽0.71米,厚0.075米。</p> <p>敬亭山每年三月杜鹃花开得最盛,满山遍野皆是。李白也曾为此景所折服,写下了《宣城见杜鹃花》,诗曰“蜀国曾闻子规啼,宣城又见杜鹃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