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以梦为马,学习趁年华。我相信我们有多努力,孩子们就有多认真,老师若站在了高处,学生们必定随后就到,相信积累有多厚,舞台就有多大,让我们厚积薄发,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p> 梳理教学目标的分析 <p> ①教学目标分类:地理课程目标、地理单元目标、地理课时目标<br></p><p> ②教学目标的功能:导教、导学、导评</p><p> ③<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教学目标的编制程序:</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分析课标</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教材和课标对应关系)、</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确定知识点</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建立思维导图)、</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确定目标层次</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对应三维目标划分不同层次,给出可观测的行为)、</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形成目标二维表</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以适用为基准,不必面面俱到)。</span></p><p> 我们已经对教学目标已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不仅需要科学的分析,还有赖于正确的表述。</p><p> </p> 正确的表述教学目标 常见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模式有,三因素法(主体、条件、效果),三因素法美国学者马杰博士提出。 四因素法(主体、条件、行为、程度,即ABCD模式)。是我国学者在三因素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探索性的目标编写模式。 ABCD目标的表述方法主要是反映学生行为变化的,称为“<font color="#ed2308">结果性目标</font>”或“<font color="#ed2308">行为目标</font>”,新课改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之后,英国把教学目标中的“<font color="#ed230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font>,可以看出学生的表现性目标已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课程目标的细化程度不同使得教学目标会有一定的差异,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基本内容都应包含其中。 科学的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强调学生做什么,应该分类分层表述明确、具体,便于观察、测量、评价,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下面是我在百度上随意搜索到的一节教学目标的设计,你能看出其要改进的地方吗?<br> 教学目标表述过程中容易出现表述不当的问题。 目标表述存在问题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节,学会把地理知识和身边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目标就<font color="#ed2308">过于笼统</font>。<font color="#39b54a">没有指出具体运用什么知识,并且联系生产生活的什么现象也不明确。</font><div> 《地球和地球仪》一节,<font color="#ed2308">使学生</font>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赤道及两级。<font color="#ed2308">行为主体错位</font>。<font color="#39b54a">使学生怎么做,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font></div><div> 《气候的形成及变化》一节,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font color="#ed2308">要求过低。</font><font color="#39b54a">学生不仅要了解还需要掌握和运用。</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复杂多样的地形》一节,</font><font color="#ed2308">理解</font><font color="#333333">地形、山脉等概念,</font><font color="#ed2308">认识并知道</font><font color="#333333">不同走向的山脉。</font><font color="#ed2308">预期行为不可见。</font><font color="#39b54a">怎么理解,什么是认识并知道,目标不够明确,预期不够外显化,在教学中很难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目标划分的</font><font color="#ed2308">不够具体细致</font><font color="#39b54a">,例如</font><font color="#ed2308">说出、画出、指明、认出</font><font color="#39b54a">等,这样目标才有可操作性。</font></div><div> 《气候的形成及变化》一节,学会利用比较法区分天气和气候。<font color="#39b54a">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层次,而教师将其归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层次,这将导致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失去针对性,教学容易出现随意性。<br></font></div><div> 上述是编写教学目标常见的问题,要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呢?要检测自己表述的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可以对照其表述语法。<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 要求老师具体分析课标,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真正发挥其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教学小插曲 <p> 看视频只是粗略的让学生看效果不好,能否把视频中有价值的东西提取出来要点,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来,学生带着问题来看视频,学生就不在盲目,看过收获颇丰。以青藏地区为例,这个《青藏高原歌曲》这个视频学习过“高寒”的自然环境之后,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果只是让学生欣赏没什么效果,学生也不知道观察什么,看什么。所一我就设计了几个小问题:①建造帐房的材料是什么?这与青藏地区的哪种农业生产部门有关?②视频中歌者的服饰穿法有什么变化?③藏红花和油菜的生活习性与当地气候有何关系?</p><p>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想,多尝试,也许小改变会有大收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