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民师,一个渐行渐远的记忆

秋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秋意渐凉,新学期开始,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不由勾起我对渐行渐远的民师历史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民办教师(简称“民师”),最早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应运而生,但大量出现却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是农村小学的主力军,他们与国家教员(公办教师)一同担负起普及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重担。以工作繁重艰苦和薪酬待遇极低的强烈反差且大多奋战在穷乡僻壤的山村,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毕生贡献的一群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题记</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span></p><p>70年代初期18岁的我成了一名代课老师,只身来到距家五里外的小山村当起了孩子王。全村100来号人,四周群山怀抱,全校只有8个孩子却有三个年级,最大的女同学只比我小三岁。三复式动静搭配教学没人指教,全靠自己摸索,一节课要花个把小时才把三个年级轮得过来,常常扯着嗓子喉咙冒烟。</p><p>校舍是村头生产队的大仓库隔出来的一小间,我的宿舍、厨房、教室全在这一间屋子里,一人身兼数职课程全包。</p><p>八个学生我也一样投入高涨的工作热情,周一到周六全部住校,白天给孩子上课,夜晚开设成人夜校,帮助孩子父母脱盲,受到全乡现场会的表彰。</p><p>尽管工作环境是那么简陋,生活是那样的艰苦,我没有丝毫抱怨懈怠。就在那一方小小的讲台上一站就是七个学期,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都奉献在那遥远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span></p><p class="ql-block">那些年,随着农村中小学的普及,教师奇缺,所以许多农民中的高、初中甚至于高小(小学高年级)毕业生就走上了讲台成为教师(民师)。因为这些教师的身份是农民,除了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后和周日还要参加农业劳动。当时公办教师属凤毛麟角称“铁饭碗”,一般都是在中心学校任教或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而条件艰苦边远山村的小学校大多是民办教师,一人一校教学任务还很艰巨,两三复式很常见,最多的还有五六复式,老师都像有十八般武艺似的样样都得上手。</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乡村学校一般都是设在祠堂、仓库、旧会堂和老民宅,房子古老破旧光线阴暗。白天一块黑板几支粉笔,数排课桌一群无邪的孩子,一到晚上四周清冷阴森孤寂,令人毛骨悚然。有太多有志青年的青春热血,有太多有为文人的风华正茂就这样伴随着贫瘠乡野的寡淡时光匆匆流逝……</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span></p><p>那年代山乡学校条件简陋,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民办教师待遇却很低,生活过得都很清贫,微博的工资负担不起成家立业的重担。每年面临文化考试优胜劣汰的沉重压力,也因学历普遍不达标,需要不断自费参加各种函授进修,培训学习,大多老师生活拮据,如履薄冰。</p><p>有的老师跟生产队一样记工分参加年终分红,也有的老师当地民众集资一学期多少斤粮食。我开始两年每月领15元工资由生产队筹集,后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民办教师每月21元工资,还是财政12.5元每月发,乡政府8.5元一学期发一次。</p><p>许多年轻气盛,踌躇满志的年轻男教师耐不住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低廉的收入,迷茫中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无奈痛别讲台放弃了教师身份另谋出路。有些家庭负担重的顶梁柱迫于生活压力挥泪弃教归田。更有许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民办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就在边远山区学校兜兜转转扎根乡村,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把毕生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span></p><p>那时候,乡村基本没有通电,老师夜晚备课研学,批改作业,各种学习都是得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工作,几个小时下来眼睛发痛,鼻孔冒黑烟是常有的事。冬天的夜晚寒风瑟瑟,静谧的山村万籁俱寂,只有老师窗前的灯光闪烁着光芒,照耀着农村教育的前景和未来!</p><p>民办教师普遍工作责任心强,肯吃苦耐劳,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心扑在教学上。与村民家长联系紧密,常常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弃学,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家访动员。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常常掏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替困难学生垫付学杂费。他们是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一群播撒知识的人,一群奋斗不止的人。他们是实施义务教育,特别是山区和普及初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少年的坚守,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奉献了青春和激情;几度春秋的耕耘,花了双眼,驼了脊背,付出了汗水和泪水……</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到了80年代,终于迎来了民办教师的春天,八十年代初国家出台政策:年轻有实力的民办教师可以参加统一考试进入师范院校深造学习,毕业后身份转为公办教师;教龄较长年龄大且综合素质优秀者可参加推荐考试择优录用直接转正为公办教师。多种途径让许多民办教师跨入了国家在编正式教员(公办教师)的行列。我是幸运行列的一员,在85年属较早批推荐转正为公办教师。尔后经过大约10多年时间,一批批民办教师经过考试考核好中选优进入到公办教师队伍,我们全省九十年代后民办教师转正工作便成为历史记忆。许多民办教师转正后有的成长为学校的领导,有的择优录用调入城区规模学校成教学骨干,还有许多跨行转岗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民办教师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三尺讲台写尽人生,终于熬过了艰苦岁月等来了人生的好运来……</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span></p><p>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党和人民,感恩美好的时代。如今当年的民办教师把教育当作毕生事业的坚持到底的都享受着光荣退休工资待遇的红利,都享受着颐养天年怡儿弄孙天伦之乐的幸福,都享受着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的美好时光!</p><p>曾经的民办教师再也不会有,当年接受过民办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代代群英荟萃。新时代教育不断深入发展,教育教学条件越来越好,教育的未来更加辉煌灿烂。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民办教师在那艰苦岁月砥砺前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永远珍藏那些渐行渐远的时代记忆。如今这群人都已都到了退休年龄,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仍然永远是乡间文明的灯塔!</p><p>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衷心祈祷祝福同曾经是民办教师的老哥弟老姐妹们节日快乐……</p>